四川云阳何氏何科才(来自浙江金华的)

他们都是南宋理学家何基的后裔,曾经在各个领域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誉为“文化巨人何炳松、史学名家何炳棣、爱国市长何德奎”。

四川云阳何氏何科才(来自浙江金华的)(1)

何炳松(1890-1946)

四川云阳何氏何科才(来自浙江金华的)(2)

何炳松,字柏丞,金华罗店镇后溪河村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中国新史学派奠基人”。

四川云阳何氏何科才(来自浙江金华的)(3)

何炳松曾考中过晚清的秀才,在金华府立中学堂就读过。1906年,他被保送入浙江高等学堂预备科就读,1912年顺利毕业。

当年,何炳松考取了公费留美生,曾就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威斯康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学习现代史学、经济学等,获得了学士、硕士学位。

1917年,何炳松回到国内,先后出任了浙江省长公署助理秘书、北大史学系教授、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新省立一中首任校长、武昌师范大学校长等职。他还进入过商务印书馆工作,主编了《中学史学丛书》、《教育杂志》等书。

1934年,何炳松当选为中华学艺社社长,后又出任了国立暨南大学校长、东南联合大学筹委会主任等职,抗战结束后,他被调任为国立英士大学校长,因病未能成行。

何炳松擅长西洋史研究,对于中国历史也有着深刻理解,可以说是学贯中西,博学多才。他的著述也有很多,《通史新义》、《新史学》、《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等对后世有着深远地影响。

1946年,何炳松因病在上海中华学艺社去世,享年56岁。

何炳棣(1917-2012)

四川云阳何氏何科才(来自浙江金华的)(4)

何炳棣,何炳松堂弟,祖籍浙江金华罗店镇后溪河村,出生于天津,中国近代知名历史学家。

何炳棣于1934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1938年毕业后,去往大后方,任职过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助教及教员。1944年,何炳棣考取公费留美生,后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学的是英国史以及西欧史。1952年,何炳棣获得英国史博士学位。

1963年,何炳棣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工作,后被聘任为汤普逊历史讲座教授。1966年,何炳棣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5年,何炳棣被推选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1979年,何炳棣被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

1987年,何炳棣正式退休。之后,他虽然有出任过加州大学鄂宛分校的历史社科杰出访问教授,于1990年再次退休。何炳棣除对西方史熟识外,对国史也颇有研究,他的知名著作有《明初已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明清社会史论》、《中国会馆史论》等。

2012年,何炳棣因病在加利福尼亚州去世,享年95岁。

何德奎(1896-1983)

四川云阳何氏何科才(来自浙江金华的)(5)

何德奎,字中流,何炳松、何炳棣堂侄,浙江金华罗店镇后溪河村人,知名爱国人士。

1917年,何德奎以教育部考试第一名成为公费留美生,他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哈佛大学就读过,分别获得过学士、硕士学位。1922年,何德奎曾被选为哈佛中国同学会会长,以中国留美学生驻京代表身份,监视当时中国主管部门是否有签署卖国条约的行为。

回国后,何德奎一度出任过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后又被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聘任为帮办,不久后,升任为副总办。作为工部局中极为稀有的华人高级职员,何德奎任职期间,着实为华人争取到了不少的利益。期间,还曾拯救过撤入公共租界的谢晋元团抗日士兵。

四川云阳何氏何科才(来自浙江金华的)(6)

抗战结束后,何德奎曾出任过三青团联合招待盟邦集中营侨民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房屋租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副市长等职,于1947年去职。

1949年后,何德奎去往国外游历,1958年,他回到香港,被聘任为苏浙公学首任校长。1974年,何德奎响应号召,回到上海,就此定居。1977年,何德奎还出任了上海市政协委员。

1983年,何德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是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与喜马拉雅历史类最佳主播大九丸携手精英有声制作团队萌音工作室联合打造的500集大型历史有声剧,3月28日起喜马拉雅有声在线,夜狼文史工作室图文同步。

《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有声在线收听「链接」

四川云阳何氏何科才(来自浙江金华的)(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