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知历史武则天(历史上的独一号大女主-武则天)

混知历史武则天(历史上的独一号大女主-武则天)(1)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乘风破浪搞事业的姐姐有很多,西汉吕雉、辽国萧太后、北宋刘娥、清朝慈禧等等。

但真正达到权力巅峰又能独揽大权的只有一个--武则天,她以身示范演绎了一部真正的大女主爽剧。

二进宫,嫁给自己的儿子

武则天武则天出身商人之家,父亲武士彟在李渊打基业过程中有功,受赐,官至工部尚书。后父亲死在任上,自己和母亲没了依靠,在家受到同族虐待,在外遭时人看不起。

637年,刚死掉皇后的李世民听说武则天长的不错,召14岁的武则天入宫,赐号“武媚”。显然此时武则天入宫,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家族,都有可能赢得一个有力的依靠。

混知历史武则天(历史上的独一号大女主-武则天)(2)

李世民驾崩,妃嫔依例入感业寺为尼。高宗李治入寺吊唁先皇,与武则天再次相遇,勾起了两人在先皇病榻前暗生的情愫,两人惺惺相惜、互诉衷肠。

此事被王皇后知道后,暗喜,她命武则天蓄发准备入宫,以打击宠冠后宫的萧淑妃,此时也正中武则天下怀。

650年武则天再次入宫,不负厚望,除掉萧淑妃,被册封为昭仪,获得皇帝专宠。

这次二进宫,武则天本为棋子,后来却反转为下棋人,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所以,武则天第一次入宫是因为有美貌,是为了生存;第二次入宫是因为有手段,是为了自由和权力。可能还有一丝爱情,毕竟高宗李治的十二个孩子,后六个都是武则天生的。

武则天先入李世民的后宫,而后又入了李治的后宫,也跟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密不可分。

混知历史武则天(历史上的独一号大女主-武则天)(3)

因为唐朝是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唐王朝的统治者就有浓厚的鲜卑血统,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不如中原的一些世家大族那么严格。

所以,社会风气比较宽容,对中原文化也是比较包容。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样,读书,玩耍,做官,打仗,思想开放,服装开放,婚姻关系也更自由。

试想如果武则天生在其他朝代,就根本没有再入李治后宫的可能性了。

上位而残杀亲生女儿的真相

获得李治专宠后,武则天并不满意止步于此,她要继续向后位、向更高的权力发起冲击。

654年,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在皇后之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成为武则天打开成功大门的一把钥匙,她就是武则天那个刚出生就要面临死亡的大女儿--安定公主。

世人眼中,武则天的确是一位工于心计、不择手段的女人,但她真的舍得或者说有必要为上位而残杀亲生女吗?

混知历史武则天(历史上的独一号大女主-武则天)(4)

“武则天杀女”一事起初只是《旧唐书》中的一句简单“注解”,并没有记载在正文中。

到后来的《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记载逐渐变得详细,都认定武则天有杀女之举。

骆宾王在《讨武曌檄》中列举武则天各大罪状时,甚至有“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之类的诬陷,但却没有提及武则天杀女一事。如果武则天真有杀女之举,哪怕是传闻,骆宾王会置之不理吗?

那么小公主是怎么死的呢?《唐会要》记载说,“昭仪所生女暴卒”,所谓“暴卒”就是得急病突然死亡。婴儿夭折在医学落后的古代非常常见,而小公主很有可能就是骤然夭亡。

小公主暴卒原本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却被武则天拿来诋毁王皇后,这也足以看出武则天为上位确实不择手段。

655年,李治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这场后宫之战终于落下帷幕。

王皇后一个人身后,是整个关陇贵族的利益集团。然而随着国家政权的稳定,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皇权不再需要建立在与豪权贵族的联姻基础上。

所以,所谓皇后之争,不过是事关无数人利益和命运的政治博弈。从这个角度来看,武则天也根本就没有必要残杀自己的亲生女儿去祭奠政治。

打下武周天下,最后还政李唐

混知历史武则天(历史上的独一号大女主-武则天)(5)

​登上后位的武则天,在掌权这条路上,是循序渐进的。当唐高宗李治卧病在床的时候,武则天成为实际的掌权者了,660年之后二十多年的时间被称作“二圣临朝”。

这期间,她积累经验,提高声望,排除政敌,影响力不断扩大,这让朝中一些大臣看到了武则天的实力。

武则天是一名政治家,伟大的政治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国泰民安。武则天也不例外。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九日,当武则天正式称帝。武则天独掌大权,诸宰相处理朝政,加上其他原因,虽经历了以周代唐的剧变,但社会始终比较安定,经济持续发展。

武则天花费了比其他帝王重得多的代价才攀登上权力的顶峰,将政治制度涂抹上女性色彩。但武周王朝仍然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男性主导的天下。

大势所趋之下,武则天最终还是决定立李氏子弟为继承人,将政权归还给李唐。

神龙元年(705年),风烛残年的武则天病势加重,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李显复辟,武则天被迫退位。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病逝于上阳宫,时年八十二岁。武则天被逼退位以后,儿子李显封尊号“则天大圣皇帝”,这也正是“武则天”这个名字的由来。

像我们熟知的“武媚娘、武昭仪、武才人”这些也只是她进宫后的身份而不是名字。

混知历史武则天(历史上的独一号大女主-武则天)(6)

直到武则天60多岁的时候,才给自己正式取了一个名字“武曌”--明月当空,千秋彪炳。神皇武氏用这个华丽、大气、厚重的文字,为自己重新作了命名。

后世的人们似乎习惯于用她日后的封号,称呼她武则天,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她一定更喜欢人们叫她武瞾。

因为这是她自己创造的文字,一如她更喜欢自己创造的命运一样,这个字承载了女皇武瞾辉煌而独特的一生,这个字也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时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