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职业本科学校任重道远(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按照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要求,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全院教职员工,解放思想抓机遇,凝心聚力勇担当,问题导向补短板,对标竞进争一流,努力创建四川省“双高”院校,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高质量建设职业本科学校任重道远?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高质量建设职业本科学校任重道远(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质量建设职业本科学校任重道远

按照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要求,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全院教职员工,解放思想抓机遇,凝心聚力勇担当,问题导向补短板,对标竞进争一流,努力创建四川省“双高”院校,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走出巴山,找准标杆。2020年9月,学院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解放思想抓机遇,对标先进促提升”活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先后赴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20余所优质高校以及优秀知名企业考察学习达20余次。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学院把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对标竞进的标杆院校,使学院发展目标更加清晰、发展路径更加明确。

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怎么干?首先要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明确举措。学院以达州市开展的“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为契机,通过多种方式围绕“面对使命担当怎么做贡献”“面对激烈竞争怎么找出路”“面对双高要求怎么补短板”“面对师生期盼怎么去顺应”“面对繁重任务怎么去落实”等组织开展大讨论,并紧密结合制约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路径、举措等意见建议176条,形成一批质量好、价值高、用得上的研究成果文章60篇,为制定“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方案的具体举措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在学院形成解放思想抓机遇、对标竞进争一流的思想共识。在此基础上,学院先后印发《对标先进促提升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方案》,将活动与“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四川省“双高”院校建设有机融合,使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的着力点更加准确、发展举措更加务实。

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对标竞进,争创一流”要取得实效,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拼搏实干,必须凝聚全院教职工的力量。学院党委专题开展“党委做示范,支部当标杆”活动,党委班子在“政治坚定、担当作为、求真务实、团结协作、严于律己”五个方面做好示范,党支部在“政治建设、党建工作、教书育人、服务师生”四个方面当好标杆,着力打造绝对忠诚、本领高强、驾驭全局、担当实干、团结和谐、廉洁奉公的“六个模范班子”,争做对党忠诚、务实肯干、担当奋进、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五个优秀”干部,在学院建立起一支团结协作坚强有力的领导干部队伍。学院党委把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组织开展“我为学院献良策”活动,全面收集师生诉求及意见建议764条,分类建立教师诉求管理台账、学生诉求管理台账,着力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并创新开展“四直问效”活动,聚焦师生对学院的“急难愁盼”问题,当面直接点问题、刨根直接找原因、公开直接做承诺、师生直接给评定,切实回应化解师生难题,既调动了师生工作学习积极性,又开创了学院工作新局面。

成效明显,信心倍增。“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开展以来,学院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学院成功入选四川省“双高”院校培育单位,使全院师生对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倍增。在治理体系方面,党的领导全面加强,1个党总支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书记工作室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单位,达州市委、市政府在学院挂牌成立达州乡村振兴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今年以来,学院引进博士2名、硕士30名,送培博士5名,引进有企业经历的高级工程师5人,柔性引进校外专家3人,聘请客座教授19人。在专业建设方面,积极对接全省、全市重点产业结构布局,着力打造医疗卫生、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建筑工程、现代服务业、教育艺术等“六大专业群”,成功申报老年照护、建筑信息模型(BIM)、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网店运营与推广等9个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与华为等知名企业集中签约,在达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开办“全科医生基地班”,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破性发展。在以赛促教助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得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奖项51项。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全面深化职教改革创新,持续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努力建设四川省“双高”职业院校,为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大力量。

信息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