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从头4(哲学之我见4)

哲学之我见(4)青冬,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万物从头4?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万物从头4(哲学之我见4)

万物从头4

哲学之我见(4)

青冬

六、认识论

认识分三个阶段:即由客观事物到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认识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指认识的第三阶段。物质与意识,本来只在本体论中有第一性第二性之分,而在认识论上区分就没有任何意义。认识就是意识,就是思维,思维也是一种物质运动。在这里,唯物唯心走到了一起,二者的争论也失去了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能动的反映论 。能动性即指人的主观能动性,用于认识论就有了革命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论的发展与贡献。然而,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熟练地准确地驾驭认识论并非容易,由于客观与主观上的诸多原因,犯错误就在所难免。问题往往出在主观能动性上。从认识论讲,主观存在与客观存在毕竟是两回事,二者存在着差异,存在矛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只有完成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之后,二者才能得到统一。但人的认识过程,并非一次完成,往往是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循环往复多次才能完成。每一次认识过程,都存在着主客观的矛盾,如何使主客观矛盾变为统一,那就要看主观能动性了。“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经过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却因人而异。这里有很大的技巧,犹如烹调技巧全在掌握火候,欠火和过火都不成。在认识论上,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客观现实,出现片面性和绝对化倾向,甚至会滑向唯意志论陷阱。

到了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西方得到长足发展。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爱因斯坦,他不仅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而且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爱因斯坦揭示了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将二者统一起来,从而开辟了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波粒二象性的新时代。他的狭义相对论,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时间、空间是相对的,即在惯性系统内空间长度、时间快慢、质量大小,是随着物体的运动速度而变化的,从而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联系。他的广义相对论指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空间也非欧几里得空间,而是弯曲的;物质之间的引力,不过是空间曲率的一种表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的一致性与可变性,将四者辩证统一起来,不仅是物理学、宇宙学的一场革命,也是哲学的一场革命,从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真正的伟大的革命。

认识的局限性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阶级的局限性,地域的局限性,空间的局限性,时间的局限性,科技的局限性,实践的局限性等诸多因素。真理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人类永远也不会穷尽真理。

七 辩 证 法

对立与统一,寓于万物中。

对立是绝对,统一是永恒。

事物规定性,比较分伯仲。

过犹与不及,两弃取中庸。

个别到一般,个性寓共性。

先析后综合,结论自分明。

量变到质变,性变孕其中。

现象到本质,事物可定性。

否定之否定,事物始新生。

必然到自由,和谐百代宗。

知识终有限,辩证法显灵。

学会辩证法,傻瓜耳目聪。

熟识辩证法,昏君变英明。

八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在中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大传·系辞》)宋代张载注释为:“形而上者是指无形体者,形而下者是指有形体者。”由此可见,形而上是指超出器物之上的精神,或曰意识,认识,思维。

在西方,《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哲学著作。黑格尔为了说明他创建的辩证法的发展性质,于是将形而上学拿来作为对立概念加以驳斥,把以前那些静止的、孤立的、僵化的方法论称之为形而上学

其实,要思维就离不开形而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思维方式。由于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即有什么世界观就有什么相应的方法论,所以就有了唯物辩证法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区别。黑格尔的辩证法,归根到底是唯心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从客观实际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事物内在矛盾,着重事物的本质。唯心主义辩证法从主观想象出发,着重事物的逻辑形式。

然而,对辩证法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家,恰恰是唯心主义者,如西方的黑格尔,东方的孔子和孟子。这是值得深思的。中国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天人合一”观念与思维方式上走到了一起。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互相借鉴,日益趋同,但最终也不会趋于一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