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人生的启示(小国如何在大国夹缝中生存)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孟子》第三篇《孟子·滕文公》,这一篇是《孟子》的第三篇,滕文公是战国时期腾国的国君,滕文公非常注重治国之道,他在出使楚国时,得知孟子在宋国,回国的时候途经宋国,曾经两次向孟子请教治国道理。

孟子对人生的启示(小国如何在大国夹缝中生存)(1)

在第一篇《孟子·梁惠王》中,有一段就是孟子和滕文公的对话。滕文公问孟子:“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是应该投靠齐国呢,还是投靠楚国呢?”孟子告诉他,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与民守之”,也就是发动老百姓深挖护城河,筑牢城墙,和老百姓一起守卫国家。孟子说“与民守之”,其实也充分体现了孟子“民本主义”治国思想,人民才是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

而在这第三篇《滕文公》里面,也有几段滕文公和孟子的对话,也体现了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其中有一句话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是滕文公对孟子的印象,说的是孟子跟他谈论人性善良的道理的时候,句句都离不开尧、舜。

孟子对人生的启示(小国如何在大国夹缝中生存)(2)

另外,在这一篇里面,孟子还提出了著名的“井田论”,也就是“井田制”,就是把一块土地画成一个九宫格。孟子说,每一方里的土地定位一个井字,每一井田有九百亩地,中间一块是公田,其余八块是私田,分配给八个家庭,每家各有一百亩的私田,并且他们共同耕种公田。而且是公田的农事做完之后,然后才能做私田的事。其实“井田制”并不是孟子第一个提出来的,最早出现在商朝,到西周的时候已发展很成熟了。在西周时期,当时的井田属于周王所有,分配给平民使用。平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田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其实这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但到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逐渐被贵族所有。

而到了战国时期,孟子这个时候再一次提出恢复“井田制”,他也阐述了自己推行“井田制”的原因,孟子说,要施行“仁政”就一定要从划分田界开始,田界如果划分不正确,井田的面积不平均,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就不公平,这样暴君和贪官就会破坏田界。另外,百姓有了自己的固定土地资产,才能有坚定的心志,如果没有坚定的心志,就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那时候国家就不得不进行处罚,那这样社会就会不稳定,这不是国君希望看到的。

孟子对人生的启示(小国如何在大国夹缝中生存)(3)

用井田制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之后,接下来,就是改革教育制度,提升老百姓的教育水平,关于教育体制,孟子也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他效仿周朝,设立“痒、序、校、学”的来让老百姓获得教育。地方上的学校,夏朝称之为“校”;商朝称之为“序”;周朝称之为“痒”,所以“痒、序、校”实际上就是指地方的学校,而国家设立的学校称之为“学”。而且这些教育机构都要教导伦理关系,孟子认为,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人的伦理关系,在下位的百姓就会相亲相爱了。其实在儒家思想里面,构建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国家安定繁荣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每个人都各安其位,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是孟子推荐仁政治国,孔子推行德治的根本出发点。

其实,孟子的仁政思想并仅仅是一套土地分配制度和道德伦理体系,还包括一整套税收、财政、经济、教育政策。在孟子游历的这些国家里面,腾国的滕文公可能是最支持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君主了,无奈腾国是一个小国,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末期,长期处于周边的威胁之中,没办法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进一步推广和实施。在推广其“仁政无敌”的王道治国理念上,孟子可谓是生不逢时。

孟子对人生的启示(小国如何在大国夹缝中生存)(4)

但是这一套以“仁政”为核心治国思想,在社会分配的公平机制、以人为本的政治策略、全民教育的教育理念上,对今天的我们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说,今天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践行了孟子在当时的制度设计。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只有能得到人们支持和拥护的治国理念,才更具生命力。在战乱纷飞的春秋战国,虽然这套治国理念并没有得到推广,甚至孟子还被很多人耻笑,但孟子依然坚定自己理念的正确性,屡屡碰壁还坚持奔走游说,是非常了不起的。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下一期内容,我们继续分享《孟子》的精彩内容。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