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结尾都是意想不到的吗(如果34)

曾经我在一个访谈节目节目上看到杨天真女士是这样评价"人设"的,"这些所谓的标签在我看来只是媒体为了博得噱头,吸引人眼球而杜撰出来的,实际上明星本人可能都不清楚自己有这么个标签。"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标签确实让人容易记住,标签化的语言,标签化的人都容易让别人记住,但是"人设"本身真的有那么简单吗?要知道人是很复杂的生物,早在大约7亿年前,人类就开始创造出复杂的文化标记。此后划城分地,圈地为萌,开始发展自己的文明,作家是人类文明的倾听者,亦是创造者,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的作家欧·亨利,在一生创作的人物中,无不"人设分明",带着当时美国社会现实整体缩写的印痕。

欧亨利结尾都是意想不到的吗(如果34)(1)

欧·亨利

一、 欧·亨利笔下的骗子"人设"——反面人物背后的深刻意义

1、"成功的骗子"

一个强盗土匪、金融家的标签一定会有所区别的,强盗土匪多是"坑蒙拐骗""巧取豪夺"靠不义之举获得钱财,金融家则"聪明好学"多是才能兼备者,他们都赚取钱财,可是很显然金融家会被津津乐道为成功人士,而强盗土匪则人人喊打名声极坏,所举的例子也许毫不相干(因为这世上每个人都要赚取钱财,这点不以职业作划分),但我要说的是这两者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尔虞我诈"的"得意之徒"。

欧·亨利写过一部小说《高尚的骗子》,专门描写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骗子,此系列小说主人公杰弗·彼德斯和安贷是两个社会骗子,彼德斯是一个爱吹嘘其行骗本领和勾当的骗子,他有一套自己的行骗哲学和道德观念,"我从没有在辛辛苦苦干活的人身上弄过他们的来不易得小钱。我弄的钱都是傻瓜笨蛋口袋里装不安稳的多余的钱。"而欧亨利则认为,这社会上许许多多道貌岸然的大资产者不过是成功的骗子而已。在作品《黄雀在后》中,一个骗子、一个强盗、一个金融家,三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机遇偶然走到一起开"全国贪心汉大会",比赛自己骗人的本事,结果在强大的大资产者面前,骗子和强盗都自愧不如。类似的人物还有《我们选择的道路》中的鲨鱼多德森,《虎口拔牙》中的五金业巨商等。

欧亨利结尾都是意想不到的吗(如果34)(2)

欧·亨利作品《警察与赞美诗》

2、"技高一筹的骗子"

这类作品往往十分有趣,虽然它们也表现骗子,但这些骗子对大人物进行嘲讽,以骗对骗而技高一筹,使读者"泄恨解气",如《艺术良心》、《催眠家杰弗彼德斯》。人在许多不得已的情况下会做出与本性相悖的事情,当事者通常为了赦免自己内心罪恶感,会找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让自己“好过”一点,在作品《艺术良心》中,杰夫·彼得斯就是这样一位“盗亦有道”的人,他始终都为自己的欺骗找一个借口。而另一位人物安迪·塔克是一名职业骗子,他觉得这是一份可以轻松在短时间内获得不错收入的营生,内心没有负罪感。

杰夫认为自己和安迪不同,自己只偷值钱的东西,对那些不值钱的但又对失主很重要的东西,他会原封不动放回去的,他认为自己非常有职业道德,但是我们一致觉得这两个人的偷盗行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根源都是错误的,出发点也是不对的。欧·亨利的小说总是巧妙隐喻引人深思。金钱与良心真的如熊与鱼掌不可兼得吗?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与现实的无奈交错着,从罪恶中来又回到罪恶中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故事整体的灵动感,让每个人都鲜活了起来。这些小人物的骗术有时会比大人物的骗术高,欧·亨利一向善于讽刺,在这类人设中他又让读者“痛快”了一把。

3、"正义的骗子"

这类人设往往是描写的弱小者,贫困者他们的善意蒙骗实际上是助人为乐,乃至舍己为人,如:《提现木偶》《双料骗子》。"人设"有着对整体的理解,欧亨利通过骗子的人设和故事,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正如毛姆说的那句"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到美德。"所以没有两把"刷子"真的别轻易人设,人设不是片面,它往往是有创作者的理想和信念的。

欧·亨利的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在祖母和姑妈家寄宿,十五岁的时候到他叔叔的药店当学徒,由于工作太忙生病了,他身体不太好,他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健康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工作机会,他去到了美国西部的一个牧场工作,在那里他接触到了一种与以前不同的生活。在短暂的安逸后欧·亨利换过很多工作,会计员、新闻记者、土地办事员、银行出纳员等等,接触过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也感受到了各种人性和社会矛盾。也因此在他笔下很多小人物都活灵活现。

欧亨利结尾都是意想不到的吗(如果34)(3)

十九世纪清晨奔生活的人们

二、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人设"——反衬"大人物"的真实面目

1、"心灵美好的小人物"

美好心灵、仁慈善良、真挚深沉的爱情小人物,本该生活甜甜美美,但亨利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他们是如何命运坎坷、孤立无援、身无居所、苟延残喘,往往被社会无情的吞噬。正如在《最后一片叶子》中崇高的老画家贝尔曼,《爱的奉献》中相濡以沫的恩爱夫妻,还是《刎颈之交》中有着纯净真诚友谊的两名男子等小人物,欧·亨利深深地爱着他们,他用幽默描写着他们的不幸,在他们的悲剧人生中发掘真善美,捕捉不幸的人们灵魂上的亮点,让人性之花在夹缝中绽放。

2、"自由自在的小人物"

这类小人物相较上一类,别有一番模样。他们都生活在美国的西部,全身充满着活力与勇气,生活浪漫又自由自在,没有"都市文明"的压迫与腐蚀,没有阴暗与欺骗的龌龊,有的只是光明磊落、坦荡纯朴的心胸。比如在《活期贷款中》,汤姆只靠一句话,就从朋友的银行里筹到一万元活期贷款,没有任何抵押品,靠得就是他和朋友十多年的交情,这是一种西部牛汉子之间重承诺轻生死的人格精神。寓含了欧·亨利对健康人性的向往和追求。

欧亨利结尾都是意想不到的吗(如果34)(4)

捡废品为生的穷人

三、欧亨利借"人设"表现——人性之美与现实批判

不同的人设在不同的背景设定下都有着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他们无不在为一个整体寓意的呈现在付出。

1、表达对小人物真善美的赞美之情

欧·亨利曾经长期生活在底层,深谙下层人民的辛酸苦难生活,因此他作品中很少出现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的消遣,他总偏爱弱肉强食社会中的小人物,挖掘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人性之美,让人性之花在夹缝中绽放开来。他借小人物的生活圈子创造出自己理念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除了给予自己的同情与赞美外,也表达了自己的憎恨,对资本主义社会"大鱼吃小鱼"的现实的憎恨。

2、借小人物对资本的榨取进行揭露和批判

在动荡年代中的美国,贫富鸿沟越来越深,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资本的残忍无情和贪得无厌的榨取,扭曲和扼杀了人类原本美好的情感,比如那篇《警察与赞美诗》,主人公苏比不幸成为了一个流浪汉,他要找一个抵御寒冬的去处,"这些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监狱一直是苏比的避寒住所",于是他破坏商店玻璃、扰乱治安、冒领财务,可是无论他怎么胡作非为,警察还是不抓他,监狱对于苏比来说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最后苏比路过一个教堂被里面传出的阵阵赞美诗琴声所感动,这使他想起年少的纯真和做人的尊严,于是他决定改过自新,要活得像个汉子,他准备接下一个赶车的工作,但是就在他作为"正常人"去上班的时候,却被警察抓了起来,判了三个月拘留。这个故事作者想表达的是美国的法律是如此的混淆黑白,借以表达对黑白颠倒的世界的强烈抨击。

欧亨利结尾都是意想不到的吗(如果34)(5)

欧·亨利作品《最后一片叶子》插图

3、借小人物讽刺"大人物"光鲜亮丽外表下的丑恶面目

欧·亨利的著名作品《黄雀在后》,这个寓言式的故事非常巧妙的讽刺了金融家的阴险和狡猾,小说中,骗子、强盗、金融家都因"事业失利"而落魄逃走,在途中三人偶然相遇,发生了一系列的"行骗行为",大金融家比一般的强盗骗子更为狡猾险恶,把骗子强盗的钱全部吞掉。他们虽然不直接放火杀人,但往往逼得人走投无路,倾家荡产。他把鱼肉百姓的"得意之徒",社会上的强盗和骗子的灵魂,赤裸裸的摆在读者面前。

4、借小人物表达了"金钱异化"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往往会扭曲人们原本美好的性情,欧·亨利笔下"金钱至上的社会"背后实则丑恶黑暗,骄奢淫逸,人性畸变。在《财神与爱神》中,有一个已经退休了的非常富有的肥皂厂老板,他有个坚贞不渝的人生信条,始终相信钱能通神。他把百科全书翻了个遍,也没有发现有金钱办不到的事,他为了帮助儿子顺利向一位上流姑娘求婚,竟然花钱使整个纽约市在三分钟内发生了空前的交通堵塞,使商业和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在他的心中,当"财神"降临的时候,爱神也要甘拜下风,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爱情,在金钱的腐蚀下,也暗淡无光了。

在《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中,哈维麦克斯维尔,是纽约的一位经纪人,在纽约的一个交易所里,"他像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这是一个金融的世界,没有人情味,也没有大自然的一切。他的身边明明有一名速记员,却还是要再招一名,然而一天以后,他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更为滑稽可笑的是,他利用午餐的时间向昨天晚上已经在礼堂结了婚妻子求起婚来了,可笑之极,荒缪之极,天下有什么能比忘了自己已经结婚更荒诞不经的!是什么使他变得如此疯狂又忘得如此快呢,是金钱,他已经成为了金钱的机器和动物,丧失了人的感情。

欧亨利结尾都是意想不到的吗(如果34)(6)

欧·亨利

结语:欧·亨利年仅四十八岁,但他短暂的人生里一共创作了三百多部短篇小说,这个有着自然的天赋,独特的个性,开朗的胸襟却一生落在老鼠夹里中的作者,蘸着自己的心血,艰苦执着地进行创作。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人设,而没有从更大的背景去认识它,去剖析他,所以得到的东西,往往也比较浅薄。依我的薄见,明星们的所谓人设往往是大众期望的结果,或者是大众眼中想象的一个人。爱一个人太过,他稍微做出一点超出"人设"的举动,粉丝都会受不了,明星为了自己的演艺事业,很多时候会选择放弃话语权而迎合粉丝。作家刚刚相反,作家的勇敢,在于直面内心的恐惧。好的作品一定是击穿灵魂的,而击穿灵魂往往需要感同身受。对事物的了解不能简单停留在它表面的"人设",我们需要往深处探去,才有可能触到似星星月亮般永恒的美。

参考文献:

1、《外国文学史上册》

2、《批评的批评》

3、《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