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八座桥(韶关人都该知道)

广东韶关八座桥(韶关人都该知道)(1)

广东韶关八座桥(韶关人都该知道)(2)

韶城素有“桥城”美誉,自上世纪30年代首座跨江桥——曲江桥问世至今,韶城已有大大小小几十座桥梁。不仅构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且作用之大也无法估量。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饱经沧桑的桥梁目前现状如何?相关部门怎样排查桥梁安全隐患?当桥梁出现“病害”问题时,相关部门如何加以维护?请看本期新闻调查。

现状:桥梁桥龄较长 “病害”陆续显现

桥梁作为连接我市城区三江六岸的重要交通枢纽,一直在城市交通网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与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负责桥梁日常维护的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总工程师曹文华告诉记者,近几年,该中心管辖桥梁数量逐年增加。眼下,管辖市区范围内共有47座桥梁,包括百旺大桥、北江大桥、曲江桥、西河桥、武江桥等10座跨江大桥;韶关大道立交桥、西河立交桥、金康桥等3座城市立交桥;韶南大道跨线桥、森林公园跨线桥、良村跨线桥等3座跨铁路桥;韶关大道中桥、沿江路小桥等31座中小桥。

值得解释的是,在人们的视野中,仅能看到跨江大桥、立交桥、跨线桥等,却难觅一些中小桥的踪影。原因是,随着城市迅速发展,城区内高楼拔地而起,一些城区主要道路扩宽加长,多数中小桥已经与路面融为一体,肉眼无法辨识。以林桥坑为例,整条河涌上有十几座小桥,但都被附近路面所掩盖。事实上,这些桥梁的检测与维护,关乎整条道路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市的桥梁具有跨度大、桥型多、桥跨结构复杂等特点,维护存在一定难度。而且,市区桥梁桥龄一般较长,30年以上就有5座,包括西河大桥、北江大桥、风采大桥、十里亭大桥、曲江旧桥,其中曲江旧桥建于上世纪30年代,桥龄80年左右,最年轻的桥梁是帽峰大桥,建于2011年。

据了解,市区桥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按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桥梁共分5类:“完好”、“良好”、“合格”、“不合格”和“危桥”。目前,管养的桥梁技术状况等级除风采大桥、五里亭大桥、沿江路小桥3座不合格、曲江旧桥1座危桥外,其余桥梁为合格以上状态等级。该中心对桥梁加大日常巡查,尽量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而不合格以下状况的桥梁已计划进行维修,或采取保护性措施。

原因:内外因素叠加导致桥梁“受伤”

日前,西河立交桥因桥面铺装层出现破损,车辆驶过时,容易上下颠簸,存在安全隐患且影响桥面美观,近期进行夜间维修。其实,西河立交桥只是我市众多桥梁受到不同程度“病害”的一个缩影,市区部分桥梁之前都进行了维修,有的进行围闭大修。

久居韶城的市民应该知道,近几年,市区桥梁小修小补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上个月,风采大桥进行了桥面维护。再往前推,2013年,北江大桥更是采用单边围闭大修,耗时数月方才完工。

那么,市区桥梁出现病害问题的根源在哪呢?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说,从内在原因上讲,市区多数桥梁桥龄较长,30年以上就有5座,多数也有10年至20年桥龄,时间一长,桥梁本身会出现材料老化和疲劳,导致结构和系统的损伤积累和抗力衰减。桥梁犹如一架机器,常年累月运作,出现“病害”总是难免。据了解,多数桥梁表现为桥身出现裂缝、桥面出现混凝土脱落,桥梁的整体结构发生细微变化,承载能力随之减弱。

另外一个内在原因是,桥梁修建时,受当时条件限制,设计及施工存在缺陷。以风采大桥为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时国内钢筋水泥等物资缺乏,较多桥梁采用节省钢材的双曲拱构造,该桥梁跨度大、外形美观,但荷载低,整体性较差,风采大桥便是该桥型。随着时间推移,其缺点逐渐显现,长期重载影响下,拱圈整体状况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

对桥梁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外在原因。首先,桥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有些成分,不断侵蚀桥身,进而影响桥梁质量。其次,韶关地处华南地区,每年4月至10月汛期来临,雨水偏多,桥身长期遭受雨水冲刷,甚至遭遇洪水等自然灾害,随之引发混凝土老化损伤现象。最后,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机动车不断碾压桥面,加之一些大型超重车辆晚间肆意上桥,桥梁长期处于循环荷载甚至超重循环荷载的作用下,给桥面带来较大负荷,以致影响桥身,甚至破坏桥梁整体结构,带来安全隐患。

困难:管线交织加上超载货车增大安全隐患

桥梁检测有一套流程,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但近年来,部分桥梁桥跨下作为商业或仓库类用途,造成无法检测判断桥梁的安全技术状况,桥梁出现细微“病害”很难被及时发现,不便于及时维护。而且,桥梁跨下作为商业或仓库之后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增大桥梁不安全系数。

不仅如此,部分跨江大桥悬挂较多的管线,诸如通信电缆、燃气管线等,这些管线交织在一起,周边并无防范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市区只有部分桥梁设置了限高、限宽,其余桥梁依然难逃超重车辆碾压的命运,这些超重车辆轻则几十吨,重则上百吨,对桥梁整体结构损伤较为严重。最主要的是,这些车辆一般晚间上路,监管起来难度较大,所以超重车辆过往桥梁的现象频发。

桥梁管养部门呼吁,相关执法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超重超载车辆和桥跨下的空间使用执法管理力度,从而减缓重负荷对桥梁造成的损坏程度,消除安全隐患,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虽然我市近几年投入的桥梁养护资金逐年增多,但离所需费用尚有一定差距,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桥梁资金投入,让桥梁管理部门有米下锅,让每一座桥梁得到及时维修和养护。

措施:加强日常养护 及时进行维修

近年来,我市注重桥梁的养护,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每年桥梁维护资金1000万元左右,保障桥梁病害得到及时维护。

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为确保桥梁“病害”第一时间被发现,将桥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桥梁维护手段采取三步走。其一,每天安排12人组成的巡查队,负责巡查市区所有桥梁,每到一处,巡查人员详细观察桥梁的外观,认真记录桥梁的细小变化,对发现有裂缝、混凝土脱落等现象,立即记录在案。其二,每周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巡检,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从桥梁的结构及病害的程度,对桥梁病害加以评估。其三,该中心每年委托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桥梁检测,并作出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对发现和检测出的桥梁病害,该中心及时进行维护,制定桥梁专项维修计划。

同时,我市还建立“一桥一档”的桥梁档案管理与桥梁信息管理系统,桥梁档案内放置桥梁的建设、维修、质量状况等信息,每次检测后,均可对比往日数据,及时分析桥梁质量走势,以保障桥梁安全运营。

除桥梁日常养护维修工作外,桥梁维护注重对症下药,及时针对桥梁病害做出维修专项计划并组织力量落实。如原为不合格状态桥梁的北江大桥以及韶南大道跨线桥现已完成大修。市区桥梁维修除考虑稳固美观外,还要考虑交通疏导压力下的快速施工,所以在制定维修专项技术方案时,需结合维修新材料、新工艺,如北江大桥采用环氧注浆、粘贴钢板工艺和新型栏杆,目前正在维修的西河立交桥面采用环氧路面破损快速修复材料和工艺,能在晚上进行修复破损桥面施工,第二天开放交通,在修复完破损桥面后,再铺筑一层5mm的金刚砂环氧类超薄层,完工后桥面达到美观和行车舒适的效果。

此外,为减轻设计荷载偏低桥梁的负荷压力,保障桥梁安全运行,我市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比如十里亭大桥,由于设计荷载偏低,而过往超重车辆较多,现已设置限宽墩限载通行。而风采大桥,因难以承受重载压力,现设置龙门架对过往该大桥的车辆实行限载通行,以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曲江旧桥2008年被鉴定为危桥,现该桥作为非机动车道并设置限宽桩保护性措施限载通行。风采大桥、曲江旧桥已纳入今年维修计划。

期盼:新型养护方法逐渐被使用

记者在日前的采访中获悉,我市已对市区的桥梁进行了重新油漆,此类油漆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腐蚀作用,可减缓桥梁受腐蚀速度,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相关技术人员表示,桥梁似人,有病害也有寿命,常年的小修小补和阶段性的大修,可以助其消除病害,而想延长它的寿命,必须要有好的养护方法。近年来,国内桥梁维护的新工艺、新材料,我市都在积极引用,如上述防腐油漆都是新材料的一类。

除新材料、新工艺外,我市还注重引进新的桥梁监控系统。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说,该监控系统是指,在桥梁入口的附近路段,安装一个地面感应系统,一旦发现超重超限车辆路过,该感应系统立即抓拍和记录,并实时传输信息,该感应系统连接信息系统,监控人员只需在办公室,便可获知信息,且监控系统也可自动记录车辆相关信息,该信息可报给其他执法管理部门,及时对该车辆进行查处,起到了部门联动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种方法,能避免桥梁遭受超重车辆碾压,对桥身起到保护作用。目前,该系统在十里亭大桥试行,并准备在其他桥梁推广。

严查超重车辆延长桥梁寿命

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桥梁数量骤增明显。然而,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市区各座桥梁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及时养护维修就成了较迫切的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我市高度重视桥梁养护,尤其最近几年,桥梁养护资金逐年增大,养护力度不断加强。但当下,大型超重车辆夜间上桥一事最为棘手,大型超重车辆加大桥面压力,为桥身结构带来巨大隐患,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记者认为,各执法部门要加强联动,严查市区主要出入口,从源头杜绝大型超重车辆进入市区。同时,加大对大型超重车辆的处罚力度,对超重上路的车辆施行重罚。如此一来,才能使桥梁“减负”,真正延长桥梁使用寿命,让其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相关链接:市区主要桥梁盘点

曲江桥:始建1920年,1932年竣工,次年通车,高12米,宽6.92米。第一次较大规模扩建:1958年11月动工,1959年7月14日竣工,宽增至10米。第二次较大规模扩建:1990年6月动工,1991年11月15日竣工,总长425.16米,主桥311.6米,引道113.6米,宽21.50米。

东河铁路桥:1913年动工,1933年1月1日竣工,长237.84米,1980年在旧桥以北约50米处建设新桥,1986年竣工,长277.45米。

西河大桥:1964年动工,1966年5月1日竣工,长946米,宽14米,桥身253米。

十里亭大桥:1971年动工,1973年7月1日竣工,长314米,桥面宽12.5米。

风采大桥:1975年5月筹建,1979年1月建成通车,长315米,宽12米。北江大桥:1978年动工,1983年12月通车,长1100米,宽20米,高19米。

武江大桥:1985年2月3日动工,1988年10月1日通车,桥身255米,宽14米。

百旺大桥:1999年动工,2004年10月竣工,长786米,宽28米。

五里亭大桥:2000年1月动工,2004年10月竣工,长525米,宽33米。良村桥东引桥:2003年7月2日动工,2007年12月28日竣工,长266米,宽24米。

黄金村大桥:2005年7月29日动工,2006年9月竣工,宽32.5米。

帽峰大桥:2009年3月12日动工,2011年12月29日竣工,桥身长340米,宽30米。

广东韶关八座桥(韶关人都该知道)(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