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书法的气势(书法气)

“气”是个形而上的概念,属意识形态的范畴相对于“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文人书法的气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文人书法的气势(书法气)

文人书法的气势

“气”是个形而上的概念,属意识形态的范畴。相对于“形”。

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其层次不俗,因为大多人谈起书法还仅仅停留在“形”的层面,谈“法”论“技”,不亦乐乎!

然则,历代书论倒是对如何写字谈之甚少,好像总是云里雾里卖弄风骚,使读者却步。

古之书论是讲给解决了基本技法的人听的。是谓“技进乎道也”①。这个层次是不用谈“技”的,不是不屑,若是不屑的态度只能说明有意故弄玄虚。因为纯粹的谈书论道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不宜书学的传播。也只有建立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去论述更容易讲清楚。这里想表达的是要回答好所谓“气”的问题,不能不论道,而完全不接地气的论道,好像也不能尽言。

气乃势也

势即势能。起笔写某一笔画前要先造势,势愈足,气愈满。每一画的起笔造势,每一画的转折造势,画与画之间造势,字与字之间造势,甚至正文与款跋间也要造势。势是无形的,但它无处不在,它总处在每个变调之前。有道是“笔是将军”②,要有种迟重感,不能如“屋漏痕”③,随遇而安。

势乃圆劲

气在浑圆、饱满方得劲健。但这与中锋用笔并不是一回事。笔笔中锋并不是圆劲的表现。关于这一点不少人陷入误区不能自拔。倘若笔笔中锋,绝对写不好字。即便是看似浑圆的篆书也不是笔笔中锋。这里面利用侧锋的比重要大于中锋。但若不会用气,什么用笔都无法写出铁画银钩的字。④

气乃神用笔⑤

用笔之法,唯“气”贯耳。古今之书论浩瀚如云烟。其中诸如“神用笔”,印印泥、折钗投等理论让后人更加迷茫,不知所措。笔者认为不要刻意解析其意。它们的意义本不明确,不是定义,不能概念化的理解。它只是书家的感悟,这种感悟因人而异,不可强加。并且可以类比的事物实在太多。况且,有些问题是不能类比的,引喻失意,贻误后学,其罪大焉。

如锥画沙⑥

若是以上用笔类比之谈不足挂齿的话,笔者却想重要说一说“如锥画沙”。这倒是比较贴切,容易理解。除了字面描述之外,还是指“气”。气要悬浮,役笔如奴,不可甚歁,更可以自流。充分利用笔锋,始终保持笔尖的游走自如,且有来龙更有去脉。败笔生处往往是在使转不明,使转不明即是气断魂销。“如锥画沙”笔者给它换一种说法叫“使软如硬”。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总惦记着手里的笔是软的,应该认为它是一把锋利的锥子。可以臆想纸是软的,是一滩松软的沙滩,弹性转嫁到入沙之深浅,而神韵自见矣。说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拿它去理解甲骨文。不少人写甲骨文倒是反向思维起来,其实应该深入探索它的弹性,若能看出甲骨文弹性十足的感觉来,它就不再是表面看起来像硬笔字一样。

气在提按之间

气若游丝,一息尚存即是生命体征。使软如硬,气聚锋尖,游不离纸,离必有方。欲转而提,方直则按。这里笔者还要着重说明的是“顿笔”,这应该是个危害极大的说法。笔者认为本不存在顿笔,因为顿是死的。这种提法会误导人陷入死结。“按”字虽然也有顿的意思,但可以理解为按下即反弹的意味,这正是气的作用。

由势生形

写字固然要注意间架结构。然而应该思考的应是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这个形成的过程即是“势”。结构只是结果,碑帖给人的仅是个结果,所谓临摹苦用功,若不从“势”上找方法,死盯着每个点画的角度,终究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综上所述,“气”是书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发现气,运用气,气定神闲,挥洒自如也。

(本文只代表笔者个人观点,如有悖论,愿听方家指正)

注:

①出自魏源"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意思是,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即天地规律。

②正汉丞相萧何,是中国书法史上把兵法引入书法的第一人。他在《论书势》中说:"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

③书法术语。比喻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故名。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载: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法,怀素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颜真卿谓:"何如屋漏痕?"怀素起而握公手曰:"得之矣!"又,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屋漏痕者,欲其无起止之迹。"

④唐·欧阳询《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⑤印印泥最早出自褚遂良之口这个笔法被称为“神用笔”。

⑥成语释义 象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 宋·姜夔《续书谱·用笔》:“用笔……如锥画沙……欲其匀面藏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