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北海森林城市规划(滨州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

见习记者 王梦媛

12月7日,滨州市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有关情况。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增永,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曲秀峰,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骥夫,党组成员、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主任王建波,党组成员、副局长丁海廷,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全出席发布会,介绍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滨州北海森林城市规划(滨州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1)

这十年,坚持规划引领,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并实施了《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等多项总体规划,科学论证滨州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范围,划定“三区三线”,高质量开展《滨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构筑起城市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编制《滨沾博惠同城化国土空间规划》,搭建滨博沾惠“人字型”空间发展结构,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4 2”组群城市格局。强化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的规划与引导,高质量推动科创、高铁等五大功能片区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东、西城均衡发展。

这十年,坚持“国之大者”,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有效补充重大项目等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管控,对重大能源、交通、民生工程不可避让占用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补划到位。在全省率先建立全市域县乡村三级“田长制”,设立田长5420名,推进“高点视频监控 田长制App”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全市全覆盖,实现了耕地实时全覆盖监测。持续加强土地卫片执法,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大棚房”清理等专项工作,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全市新增建设用地违法占用耕地比例逐年下降,土地管理秩序持续向好。

这十年,坚持集约高效,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2012年以来落实年度新增计划指标25.63万亩,批复建设用地总面积29.23万亩,累计供应土地32.11万亩,有力保障了全市重要能源、交通、水利、民生事项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建设用地增量安排与存量盘活挂钩机制,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存量挖潜,积极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等闲置低效用地,多渠道、全方位释放存量土地潜能,2019年以来累计盘活省自然资源厅下达闲置土地任务7889亩,在全省率先推行“标准地”改革,实现园区“标准地出让”全覆盖,出让标准地294宗、2.19万亩,建设标准厂房589万平方米,助推高质量发展。

这十年,坚持守护绿水青山,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以“林水会战”为抓手,实施了沿海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特色经济林等林业生态工程,科学开展绿化,新增合格造林99万亩、新建绿色通道2533公里,完成水系绿化1916公里,新建完善农田林网90万亩,共建设沿海防护林9.35万亩。建成省级森林乡镇8个、省级森林村居90个,11月2日,滨州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市再添一张靓丽名片。现有湿地27491.89公顷,列全省第4位,湿地保护率达50%。林业产业稳步壮大。与中国经济林协会共建“冬枣产业示范区”“红枣产业示范县”“冬枣产业名镇”,沾化冬枣、阳信鸭梨和无棣金丝小枣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这十年,坚持夯实自然资源基础,以数字赋能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构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高质量完成滨州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掌握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等资源状况,形成自然资源“一张底图”。不动产由过去多部门分散登记实现了统一登记,登记机构、登记依据、登记簿册和信息平台“四统一”,“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套流程,网上联办”,累计办理不动产登记78.55万件,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26.5万本,不动产登记证明37.6万本。全面完成了“数字滨州”地理空间框架市县一体化建设,开展全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联动更新(滨州),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获省自然资源厅“五星级”好评。“智慧滨州时空大数据平台”国家试点和“智慧无棣时空大数据平台”省级试点通过验收,城市“数字化”“智慧化”管理迈上新台阶。

这十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力攻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开门听诉”、县级干部带队“进企业送服务”活动,倾听群众诉求,让企业第一时间获得惠企政策红利。实施建设用地“四个一日办结”,在全省首创“双清单 双承诺”用地规划服务模式,推行“专班推动 容缺受理 帮办代办”机制。持续开展“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打造了“就近办、交即办、自主办、坐等办、异地通办”的“滨州五办”模式。

下一步,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好国土空间体系建设,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解决好民生实事,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