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偏远地区的一封感谢信(一封来自大山深处感谢信的背后)

新华社武汉8月26日电(记者李伟)华中师范大学团委近日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这封信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寄来,手写来信的小伙子吴广文,是一名中山大学的新生。这封信背后的故事还要从5年多前说起。

写给偏远地区的一封感谢信(一封来自大山深处感谢信的背后)(1)

吴广文手写感谢华师团委的信。(受访者供图)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第17届研究生支教团恩施分队正服务于建始县七里坪中学。支教团成员窦瑜杉和韩浩注意到了当年还是初中生的吴广文,性格质朴,学习认真,曾在作业本上写下“向着华师进发”的宣言。当时,吴广文的家庭面临着经济困难,他的父母在广州打工,他和妹妹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在了解到吴广文的在校表现和家庭情况后,华师团委党支部决定将吴广文作为结对帮扶对象。

2016年5月,华师团委党支部赴七里坪中学结对帮扶并捐献爱心物资。团委的党员们为吴广文送去了棉被、衣物等爱心物资,并一次性提供了三个月的生活资助金。在之后的三年里,学校团委党支部依托研究生支教团持续关心吴广文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党支部的全体同志连续三年缴纳特殊党费对其资助。

初中时期的吴广文,在学校团委党支部和研究生支教团的关心和帮助下,心中那份要考上大学的决心愈加坚定。就在今年,吴广文在高考中取得了626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被中山大学录取。这个大山里的孩子,靠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成功实现了大学梦。

来信中,吴广文对团委党支部和研究生支教团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表达感谢。在信件的最后,他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学会回报华师,学会回报社会和国家,学会帮助和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窦瑜彬感慨,支教的一年时光就像是在播撒一粒粒金色的种子,如今看到曾经教过的学生吴广文学有所成,真心感到高兴,同时也真切感受到了支教事业的意义。一群人的坚持与爱心,不仅点亮了一个孩子的大学梦,更让感恩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一代代华师支教团成员走向大山,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了希望。帮助更多像吴广文一样的孩子实现目标与梦想,这是我们一直在做并将继续坚持下去的事业。”华中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麻旎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