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字体楷书(五体千字文31调)

字源趣谈:调、阳

《说文解字》中说:调,和也。意思是以温和的言辞促进双方和谐。右面的周字有亲密的意思,亲密则和谐。

阳,高、明也。意思是高而且亮。甲骨文的阳字像太阳升到祭祀用的石桌上方。金文多了三撇表示阳光。后来左侧又加了“阜”字,意思是土山,从而表示太阳从山上升起。

千字文字体楷书(五体千字文31调)(1)

千字文字体楷书(五体千字文31调)(2)

千字文字体楷书(五体千字文31调)(3)

调字是左右结构,两部分基本等高。注意言字旁书写时前两笔,点不在横的中间而是偏右,使整个偏旁向中心靠拢,与右边的字紧密依靠。

阳字也是左右结构,左面的左耳旁注意竖画是垂露竖的写法。右面的易字上面两竖离得很近,呈瘦长型。下面的横折钩要在整个字的中心勾出,使整个字上下平稳端正。三笔撇画呈放射状排列。

千字文字体楷书(五体千字文31调)(4)

书论选录: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之三

昔宋翼((钟繇弟子)常作此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竖,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之坠石,每作一勾,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

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乃读之,依此法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注:一本“如足行之趣骤。”后作“状如惊龙之透水,激楚浪而成文。” )

释文:往昔宋翼常常写这种字(状如算子)。宋翼是钟繇(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弟子,钟繇就呵责他。翼三年不敢去见钟繇,就专心改变书迹。每写一波折的笔画,常常一波三折;每写竖画,常常藏锋起笔,每写一横画,像天上的云一样舒展,像布列的兵一样平直。每写戈钩,像百钧之弩力拔千钧;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浑厚有力;写折,钩等弯曲、转折的笔画,像弯折的钢钩一样钢劲;每写牵连的笔画,如万岁枯藤一样瘦劲;每作一钩笔,如足行一样迅疾势猛。

翼原来书法丑恶,晋太康年间有人在许昌掘开钟繇墓,于是获得《笔势论》,翼读了它,依照此法学习书法,名气于是大振。:要作楷书及行书,都要依照此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