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敌后战场英雄(定县抗日英雄传)

民族英雄在2018年7月20日的《中国民族报》上,有一篇《马凤舞:从战火中走出的民族工作者》的报道,其中有个小标题是“战场上的民族英雄”,内容如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抗日时期敌后战场英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抗日时期敌后战场英雄(定县抗日英雄传)

抗日时期敌后战场英雄

民族英雄

在2018年7月20日的《中国民族报》上,有一篇《马凤舞:从战火中走出的民族工作者》的报道,其中有个小标题是“战场上的民族英雄”,内容如下:

1937年,马凤舞同志参加八路军,跟随抗日英雄马本斋转战冀中平原与陕甘宁延安抗日战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38年7月,马凤舞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班长、排长、副大队长、政治指导员、政治副教导员、大队长等。

1943年11月14日,担任回民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的马凤舞,率所辖第4、5、6中队,在马本斋支队长的指挥下,从尚和、昆吾一带出发,经过两天两夜的隐蔽急行军,于16日夜到达八公桥附近,会同友邻部队一起包围了敌人的司令部。战士们奋勇冲进敌穴,伪军们猝不及防,敌参谋长甄纪邱和特务团长都做了俘虏,特务团大部缴械投降,击毙和俘虏敌军2100余人,缴获轻机枪17挺,步枪1600余枝,子弹4万余发,电台两部,战马百匹,粮食数百万斤及兵工厂一所。此战使敌伪军阵脚大乱,为我主力部队扫清了障碍,我主力很快扫清了八公桥外围据点,很快掌握了山东敌后战场的主动权。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回民支队终于迎来抗日胜利。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马凤舞率2大队先后参加所在的回民支队进行的大小战斗870次,毙伤俘日军13000余人,毙伤俘伪军、汉奸、特务23400余人,合计歼灭敌军36000余人,为冀中地区的抗日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衔“将军”

在《建国初期我军未被授予军衔的高级军官》一文中,马凤舞同志排在第十位。文章中没有说明马凤舞等人未被授衔的原因,虽然没有说明,但原因也很清楚。

对于马凤舞同志来说:其一,1953年3月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司副司长,1954年12月任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已经离开军界到地方工作,不符合授衔标准。其二,因病于1955年5月在北京逝世,因为逝世的早,没有等到授衔的那一天,不在授衔考虑的范围内。

抛开这些,我们做个假设,假设说马凤舞同志能够授衔,那么会授予什么军衔呢?笔者认为,马凤舞同志1952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政治委员、志愿军铁道兵第二师政治委员,授衔之时是师级将领,再参考一下他的履历和战功,授予大校是大概率的事件,然后在其后几年晋升为少将,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参考坐标是孟庆山同志,作为老红军、河北游击军的缔造者,统帅十万大军的高级将领,1955年才仅仅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当然,任何事情也有例外,比如皮定均将军,因“皮有功、少晋中”而破例。马凤舞同志如果运气好,也许会直接被授予少将,这是很有可能的假说啊。

无论授予什么样的军衔,马凤舞同志也是我军一位战功赫赫的抗日英雄、高级将领,同他在地方担任司局级高干的地位是相匹配的。可惜,天不假年,马凤舞同志英年早逝,回民支队的时代也就跟着落幕了……但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回民支队的大旗,以及马本斋、马凤舞等民族英雄的大名,仍旧在史册里熠熠生辉,永远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

附录:《硝烟战火中走出的民族英雄》

硝烟战火中走出的民族英雄

——记中共七大代表、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马凤舞

查找马凤舞同志的文献资料不容易,本地可参考的有限,只有简单的传略性质的东西。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笔者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关于马凤舞同志的回忆或怀念文章。其中有一篇,就是《硝烟战火中走出的民族英雄——记中共七大代表、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马凤舞》,作者马新芳同志(原西安市民委巡视员、陕西省伊协秘书长、陕西师范大学回族东干族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曾发表于2019年4月17日的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网站。下面,我们就以该文为主,来回忆一下民族英雄——马凤舞同志的光辉历程:

马凤舞同志是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硝烟战火的民族英雄。他是威震敌胆、享誉全国的马本斋回民支队第二任支队长,也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回民支队》主要原型之一;他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冒着美军飞机狂轰滥炸抢修铁道运输线,用鲜血和生命保障军用物资到达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政委。

马凤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代表,也是唯一的回族代表。他在七大上,坚决拥护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并在大会上发言,全面阐述了党的民族政策,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赏。他在党的民族工作战线上是一名卓越的理论家和领导者,他也为抗战时期、解放战争、解放初期党的民族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马凤舞同志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那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永远为后人所缅怀,对当今的人们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你无法把握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法国文学家托马斯﹒布朗爵士这段哲理名言,多少年来,引发了多少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英年早逝的马凤舞同志用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一生诠释了生命价值,大大地扩展了生命的宽度,丰富了其内涵,彰显了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回族人民优秀儿子的人生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