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妙做直播被发现(林妙妙想当主播无心学习)
前阵子,每晚等小样睡着,我都会追一下当时热播的《少年派》。有几集真是看得惊心动魄。
剧里的高中生林妙妙自从当上主播后,就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后来被父母发现,严厉的妈妈王胜男拖关系把直播间给封了,这让妙妙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她每天都很消极,不和父母说话,在学校也不听课,后来甚至赌气要跳楼。要不是怀孕的妈妈被吓得晕了过去,真不知道后果会怎么样。
看到这几集剧情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担心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不听话,不愿意好好学习怎么办。
虽说像林妙妙这么极端的例子,生活中还比较少见。但青春期和爸妈消极抵抗的孩子还是挺多的。
小样妈曾在节目里看到一个高中男生,每天放学回到家就是埋头玩手机。父母苦口婆心地劝他好好学习,注意休息,男孩连头都不抬一下,掏出耳机塞进耳朵里,来表达对父母的抗议。
作为父母,这种被孩子无视的感觉是很不好受的。
一方面,我们很替孩子着急,怕他耽误了学习,影响将来的前途。另一方面,感觉又完全使不上力,说什么孩子都不肯听,越劝,和孩子的关系越紧张。
到底怎么做,才能让青春期的孩子敞开心门,愿意和我们好好沟通呢?
小样妈今天就来分享一下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再给出几个有效沟通的建议。就算你家孩子还小,这些方法也一样用得上。
01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叛逆?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期,回忆一下当时的自己,是不是和下面的描述很像?
1、爱争论
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会和父母争论,用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方式证明自己是对的。
比如剧里的林妙妙想要放弃高考,通过做主播来赚钱。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孩子觉得自己学习不行,玩游戏却很有天赋,还不如把游戏当成工作。
在坚持自己的做法时,他们会举例子,说谁谁谁通过这种方式赚到了钱,比大人辛苦干一辈子挣得都多。
还会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反正高考也是为了拿文凭,找工作,我现在已经有能力赚钱了,为什么还要高考呢。
2、理想主义
虽然青春期的孩子很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找事实、摆证据,来证明自己很有道理,但他们往往把事情想得过于理想,没有办法全面、长远地考虑问题。
当理想主义的青春期孩子碰上现实主义的父母,就很容易产生分歧,觉得父母的想法已经过时了,自己才是对的。
3、优柔寡断
青春期的孩子想法很多,思维很活跃,但因为缺乏有效的策略,所以常常在各种选择前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4、觉得大家都在关注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会以为别人都和自己一样,在思考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自己。
比如上课时被老师批评,或者穿了一件自认为不好看的衣服,他们就会非常沮丧,觉得“大家肯定都在看我的笑话,在背后议论我”。
心理学家艾尔金德把这种自我意识称为“假想观众”。也就是说,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把自己想象成舞台上的演员,其他人就像台下的观众,始终在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而事实上,身边的人也都在关注他们自己。
5、认为自己是特别的
比如林妙妙做主播这件事,虽然周围的人都告诉她这件事不会长远,很多人都没赚到钱,但林妙妙还是会认为,其他人可能不会成功,但她一定是个例外。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在尝试毒品、飙车、做冒险的事时,也都会觉得自己是个例外,别人或许会成瘾,会发生事故,但自己一定不会。
艾尔金德把这种信念称为“个人神话”。正是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和高估,使得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不顾规则和成人的忠告,冒险去做危险的尝试。
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会有上面这些心理特点,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过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
但就像刚学走路的宝宝容易摔跤一样,青春期的孩子对这种思维方式感到陌生,没办法很好地驾驭,所以会出现各种不成熟的表现。
02 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他们才听得进去?青春期的孩子好争辩,总觉得自己是特别的,又过分理想化,理解不了父母看问题的角度,所以跟他们讲大道理,反复地唠叨,基本没什么效果。
我们可以利用孩子大脑发育的特点,还有作为人的基本需求,来和他们沟通。下面给大家分享3点建议。
1、注重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共情
孩子小的时候,情绪控制能力差,我们说过要学会和孩子共情,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个办法同样有效。
因为仅管这一时期,孩子和小时候相比大脑已经成熟多了,但负责理智的部分,也就是大脑额叶依旧没有发育成熟,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和2、3岁时一样,还是很情绪化的。
多说一句,负责计划、推理、判断、情绪管理,还有控制冲动的大脑额叶要到25岁左右才会完全发育成熟。在这之前,孩子会更倾向于用本能和情绪来做出反应。
回过头来,怎么和孩子共情呢?简单来说,就是认同孩子的感受。
拿林妙妙的例子来说,虽说她沉迷直播,严重影响了学习,这个行为是不妥的,但想要她听我们的建议,就得先理解她的感受,和她站到一边。
做直播的时候,有那么多人关注你,你一定觉得很开心吧。
短短的时间里就赚到了那么多钱,是不是觉得特有成就感?
高三学习紧张,是不是觉得很有压力,担心自己努力了也考不好。
看到以前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现在都跑到前面去了,是不是觉得沮丧?
把孩子的感受不带批判地说出来,理解她,和她感同身受,也许以前孩子什么都不愿跟你说,现在就会慢慢打开心扉,对你倾诉了。
2、找到孩子的需求
谈完了感受,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就要谈需求了。
在中科院上课时,关梅林老师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孩子的需求没有错,错的是实现需求的途径。
就拿林妙妙来说,她做主播,耽误了学习,牺牲了健康,这个做法是不恰当的,但背后的需求——渴望被认同,寻找成就感——却没有错。
如果我们能换一种途径,满足孩子的这种需求,他就不会跟我们那么敌对了。
很多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其实也是在真实的世界里缺少关爱,或者没有成就感,所以才到虚拟的世界里找满足。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多鼓励孩子,看到他的优点,给他提供资源和支持,帮助他发挥优点,获得认可,建立自信。
千万别说孩子身上没优点,领导力专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大堆缺点,但如果把焦点放在优势上的话,劣势对我们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就连林妙妙做主播这件事,也能反应出她身上的很多优点。
比如她愿意牺牲睡眠,坚持把直播做下去,说明她很有毅力,做事不会半途而废。每天都要直播不同的内容吸引粉丝,说明她很有创意。
如果能够加以引导,把这些优势发挥到学习上,一定会取得不错的进步。最怕就是因为一件错事,把孩子的人格完全否定了,这样只会把他往错误的路上越推越远。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帮助孩子设定小目标,通过逐步达成目标来建立自信。还可以培养成长型思维,让他知道人的能力是可以改变的,不要放弃努力。
如果孩子能在现实生活中满足自己被认可的需求,就不会对直播、游戏这么着迷了。
3、重新看待学习这件事
前面提到青春期的孩子爱争辩,怎样才能争赢他呢?一个办法就是跳到更高的认知层次去和孩子沟通,让他出其不意。
比如电视剧里,林妙妙和爸爸林大为的一次谈话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经过跳楼事件后,妙妙担心考不上大学,但林大为从更高的层次去看待高考这件事。
首先,不管能不能考上,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
后面的事实也证明了,也许拼劲全力,妙妙的成绩还是没办法恢复到状态最好的时候,但她的名次一直在提升。我们不能用能不能考上大学、考上重点,这样单一的标准去否定努力的意义。
其次,学习的最终目标肯定不是为了上大学,找工作,而是为了和书里的圣贤交往,让自己拥有分辨能力和思考能力,那样的话,将来不管做什么,都会与众不同。
林大为还告诉妙妙,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言,古人早就说过更精辟的话了。
比如“有钱任性”,古人说的是“家有千金,行止由心”。“我真是跪了”,古人说“膝行而前,以头抢地”,立刻就引起了妙妙的兴趣。
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看到学习真正的意义和作用,让他向伟人而不是分数看齐,不因为考砸了就否定孩子的努力,他是不是会更愿意好好学习呢?
今天分享了3个方法,和孩子共情,换种方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从更高的层次看待学习这件事。
尽管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波动,思维不够成熟,但只要我们真诚地和他沟通,用好上面的方法,相信孩子一定能顺利渡过这一时期。
暑假到了,想陪陪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和他玩?都说6岁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怎么做才能抓住这个时期,帮孩子开发智力?如果你有这些困惑,欢迎加入我的早教游戏圈,陪你一起省心带好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