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宋代的王安石拼音(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登飞来峰宋代的王安石拼音?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登飞来峰宋代的王安石拼音(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登飞来峰宋代的王安石拼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 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有应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王安石(1021-1086),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3. 缘:因为。

内容主旨

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译文

在飞来峰上有一座高千尺的宝塔,听说在鸡叫时能见到旭日东升。不怕天空中的浮云遮挡住我的视线,只因为我身在最高层。

赏析

1.前两句:

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塔高。

2.后两句:

借景抒情,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运用比喻的修辞,道出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