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百家讲坛,百川论道华佗

文 | 百川

华佗,男,汉族,约公元145年生,寿命约66岁。属相鸡,星座约为射手座,安徽亳州人。张仲景和华佗、董奉,并称“建安三神医”。虽然张仲景尊称“医圣”,但是显得没有华佗名气大,这是为什么呢?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字元化 ,沛国谯人也……晓养性之术,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华佗年轻的时候,到距家四百里外的徐州求学,熟读儒家《诗经》、《易经》等五经。

华佗百家讲坛,百川论道华佗(1)

魏晋时期的安徽省政府和国防部领导,推荐他上大学和当公务员,他都婉言谢绝了。华佗通晓养生之术,精通药方,他治疗疾病,只配制少量几幅汤药。分量和比例,根本不用上秤量,药到病除。

华佗的针灸治疗,也堪称一绝。再重的病,入针也就一两个穴位,绝对不会有第三个。下针时,对病人嘱咐:“针刺感应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到了时,应声起针,病痛痊愈。

华佗还发明了一种手术麻醉药,名曰“麻沸散。”有的病人吃药针灸,都没有效果时,体内郁结,必须开刀手术,华佗先给病人服用“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如醉死一般,毫无知觉。

华佗百家讲坛,百川论道华佗(2)

于是,开刀后取出病积物。如果病患在肠中,就割除肠子患病部位,清洗伤口及感染部位,缝合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好了,病人都没有感觉到疼痛。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江苏扬州市长陈登得了病,心中烦躁郁闷,脸色发红,不想吃饭。华佗为他切脉说:“您胃中有虫好几升,将在腹内形成毒疮,是吃生鱼、生肉造成的。”华佗马上做了二升药汤,先让陈登喝一升。

一会儿把药全部喝完。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吐出了约摸三升小虫,小虫赤红色的头都会动,病痛也就好了。华佗说:“这种病三年后复发,需良医救治。”结果不出所言,当时华佗不在,陈登不治身死。

华佗百家讲坛,百川论道华佗(3)

魏相曹操有头痛病,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曹操听说华佗医术高超,召请华佗,常守在自己的身边。华佗只要针刺膈俞穴,手到病除。

华佗医术高超,施法神奇,治愈的疑难病例,遍布各地。华佗本想作学者,没想到却在医术上建功立业。由于在封建社会,医生属于“方技”,被视为“贱业”,华佗有时候会感到懊悔。

再加上曹操,想把华佗变为自己的专用医生,华佗更加不适应了。他对曹操说:“这病难以治好,通过不断地进行治疗,可以延长一些寿命。”随后,华佗就借口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看看。

回到家乡后,华佗推托妻子有病,多次请求延长假期不回来。曹操屡次用书信召唤,又下诏令市县督促遣送。华佗觉得应该普救众生,厌恶吃专侍一人的饭,就是不上路。

华佗百家讲坛,百川论道华佗(4)

曹操很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他妻子确实生病,就赐赠4800斤小豆,放宽假期;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结果,华佗被逮捕,押到许昌监狱,拷问服罪。

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会缺这种狂妄的无能鼠辈吗?”最终,华佗在狱中被拷打致死。

华佗临死前,把自己一生心血编撰的医书给狱官,说:“此书可以救死扶伤。”可是,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没有勉强他,讨取火来,一下子把书烧掉了。

华佗百家讲坛,百川论道华佗(5)

华佗死了以后,曹操找了很多医生,头痛病却越医越重。但曹操还嘴硬地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拖延,不加根治,想借此抬高地位,如果我不杀他,他也不会为我断掉这病根的。”

直到后来,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冲生了重病,张榜天下,遍选良医,却无人能治。在曹冲病危的时候,曹操才感叹地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扬州人吴普、徐州人樊阿,都曾跟华佗学过医。吴普依照华佗的医术治病,许多人被治好救活了。华佗曾对吴普说:“人要经常锻炼,才能保证不生病,这种锻炼,要以不疲惫为宜。”

华佗认为,人吃五谷,充分消化,血脉才能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就像门窗的转轴,因转动而不会腐朽一样。因此古时的仙人常做气功之类的锻炼。

他们摹仿像熊悬挂树枝,鹞鹰转头顾盼,伸展腰部躯体,使各个关节活动,用来求得不易衰老。华佗发明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曰虎戏,二曰鹿戏,三曰熊戏,四曰猿戏,五曰鸟戏。

吴普坚持这种方法锻炼,年纪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牙齿完整而牢固。樊阿向华佗求取,对人体有益的保健品,华佗传授给他“漆叶青黏散”。

即漆叶的粉末一升,青黏的粉末十四两,按这个做比例,长期服用,对五脏有利,使身体轻便,头发不会变白。樊阿遵言而行,活到一百多岁。漆叶到处都有,青黏据说生长在江苏徐州一带。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释纷利俗”,直译为身怀绝技利世俗。华佗为什么名气大?是因为他的患者中,有曹操等名人。还有《三国演义》,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渲染,正史并无此记载。

朝天子·咏喇叭

(明) 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华佗百家讲坛,百川论道华佗(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