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起源于什么地方(东坡肉的来历)

东坡肉介绍“东坡肉”是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对诗文、书法有很深的造诣,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他自己会烹制菜肴,并十分擅长烧肉,在他的许多名诗中都有关于饮食方面的内容,如《食猪肉》、《老饕赋》、《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诗,都反映出他对饮食烹调的浓厚兴趣,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东坡肉起源于什么地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东坡肉起源于什么地方(东坡肉的来历)

东坡肉起源于什么地方

东坡肉介绍

“东坡肉”是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对诗文、书法有很深的造诣,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他自己会烹制菜肴,并十分擅长烧肉,在他的许多名诗中都有关于饮食方面的内容,如《食猪肉》、《老饕赋》、《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诗,都反映出他对饮食烹调的浓厚兴趣。

历史故事:东坡肉的来历

“东坡肉”起先是苏东坡在黄州制作的,那时他曾将烧肉之法写在《食猪肉》一诗中:“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但此菜当时并无名称,以其名字命名为“东坡肉”,是在他到杭州做太守的时候。当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组织民工铲除葑草,疏通湖巷,筑堤建桥,使西湖重新恢复了容貌,并增加了景点。

杭州城里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听说他平时最喜欢吃红烧肉,于是不少人不约而同地上门送猪肉。他收到许多猪肉后,便让家人将肉切成方块,加调味和酒,用他的烹调方法煨制成红烧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后,称赞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于是人们便以他的名字将此烧肉命名为“东坡肉”。后来此菜流传开来,并成为中外闻名的传统佳肴,一直盛名不衰。

故事一佛印禅师说

一天中午苏东坡有点发困,就在书房中想睡一会儿。睡着后,做起梦来。感觉自己在马路上,前面见一辆马车飞跑过来,经过苏东坡身边的时候,似乎一阵风把帘子掀了起来。苏东坡往里一看,呵,车里坐着一车美女,正嘻嘻哈哈地开玩笑。一见苏东坡,美女们使劲地招手,喊道:快上来呀,跟我们一起玩吧。苏东坡一迷糊,就跳上车,坐在了美女中间。车子继续往前走,跑进了一户人家,直奔后院,到了猪圈外,正好里面一头母猪要生产,车夫就把一车人都倒进了猪圈。等苏东坡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是一头嗷嗷待哺的小猪。这边家人等苏东坡一直不起来,进去一看,已经没气了,顿时家里乱成一团,老太太赶紧派人请佛印禅师查问因缘。

佛印大师入定观察,明白了苏东坡的糊涂事。按照定中指示,佛印大师找到那户人家,进到猪圈,冲着一群小猪喊道:苏东坡,苏东坡,出来!这时只见一只小猪颠颠地就跑出来,佛印给了主人点钱,抓起小猪就走。回寺后,大师把苏东坡度出了小猪,没多久,苏东坡在家里就缓过气来。过了几天,佛印大师派人请苏东坡吃饭,饭食正酣,佛印大师让人上了一道菜,大师笑着跟大家说,来,来,大家都尝尝东坡肉…… (此佛印禅师一说)

北宋时期,庐山归宗寺的佛印大师与苏东坡、黄庭坚乃莫逆之交,来往频繁,酬唱甚多。苏东坡常游庐山,在佛印之里一住就是半月。有一天,苏东坡正在书房改诗,忽然扑来一陈异香。东坡顺着“东坡肉”香味寻去远远地看见佛印端起肉正要进行品尝,猛然一把抓住他,这可把佛印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是苏东坡,才放下心来,并领着苏东坡进入卧室,痛痛快快地饮酒吃肉。苏东坡觉得佛印烧的肉特别可口,称赞不已,常找佛印烧肉吃。佛印就干脆把他的烧肉方法传给了苏东坡。后来苏东坡又能把这个方法公之于众,于是社会上都仿效起来,从而使得东坡肉成为流传广泛的一道名菜。(此佛印禅师二说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