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徽州文化的意义(徽州文化复兴对宣城文化振兴的启示)
徽州文化和宣城文化均是历史的产物。徽州文化随其所依附的徽州商人集团的衰落,200多年间徽州文化和如今的宣城文化一样,“书写在古籍里”,不为人们所知。20 世纪80年代以来, 徽州文化尤其是徽商研究得到中外明清史家的高度重视,徽州文化逐渐成为国内“三大显学”之一,受到学术界的追捧,而与之紧邻的宣城及宣城文化历史更悠久、文化底蕴也更深厚,因为缺少研究,沦为隐学,少有人知。学习借鉴徽州文化复兴之路,对弘扬和振兴宣城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徽州是从古宣城母体析分出去的,宣城的历史比徽州悠久;宣城是徽州中原文化启蒙地,宣城文化也比徽州文化底蕴更深厚;宣城人应像徽州人那样,对自己生活的土地上祖先创造的文化充满自信,不要张口闭口就是徽州文化,绝口不提自己本土祖先创造的宣城文化,要以宣城文化的自信推动宣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徽州人对自己祖先创造的文化充满自信。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休宁县。休宁县仅清代出了两名文状元,却将自己打造成全国状元县,建有状元博物馆、出版有《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 一书。而列入休宁县第一个状元的却是学术界公认的南宋宣城籍状元吴潜,反观宣城市宣州区,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曾有南唐丘旭、南宋吴潜、明代沈懋学三名状元。2010年7月,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宣城考察调研时还指出:宣城文化底蕴深厚,有2200多年建城史,人文荟萃,古迹众多,为徽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宣城文化因缺少研究和普及,不少宣城人根据的自己认知甚至怀疑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吾江南文学礼仪之邦,推宣城为最” ,雍正朝大学士张廷玉“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 等对宣城文化的赞誉不可信。许多人根据字面推测以为治在宣城存续时间750年的宁国府,是在今宁国市。只是因为1987年12月原徽州地区的绩溪县划归宣城管辖,现在很多宣城人以自己是徽文化核心区为荣,张口闭口就是徽文化,而绝口不提自己的宣城文化。
历史上,宣城与徽州虽然同处皖南,但由于山岭阻断、交通隔绝,彼此间相互影响并不多。胡适1961年12月13日在与友人谈起家乡往事时,还曾说:“绩溪是吃浙盐,旌德是吃淮盐。浙盐白,淮盐黑。在旌德用白盐,就是私盐了。”
宣城,公元前323年即为楚国在今长江以南的商贸城市,城中设有水关,驻有税官。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在此设丹阳郡,管辖今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约60个县市区5.97万多平公里的土地。后先后从丹阳郡母体中析分出今省会城市——南京,今省辖市——黄山、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城市的前身。公元30年,东汉开国将领、中水侯李忠来宣城出任丹阳郡太守,“起学校,习礼容”, 传播中原文明,普及中原文化,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通晓儒学的人才。《重修江宁府学碑记》载:“金陵古荒服地,东汉建武中,中水侯李忠为丹阳太守,始起学校,习礼容易,革其旧俗。”宣城是包括南京和徽州在内的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原文化的启蒙地。
西晋太康二年(281),丹阳郡由宣城迁至今南京,分丹阳郡南部11个县在宣城设立宣城郡。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胡人入侵中原引发的“永嘉南渡”,宣城地近东晋帝城——建康,属京畿之地,是中原移民侨居江南除帝都之外的首选地。南京大学教授胡阿详认为:从低估计,西晋末年至南朝后期,宣城境内的北方移民及其后裔的人数,应该在10万左右。致使境内商贸日盛,邑人“竞商贩,不为田业。” 自此,宣城则为江南奥区与腹地,每当北方战乱,大量的江淮之间乃至黄河流域的世家大族与文人雅士多迁至宣城,促成了宣城文化的转型、经济的开发、民俗的新貌。
徽州,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公元208年吴王孙权镇抚丹阳郡南部山越叛乱后,设立的新都郡,郡治浙江淳安 。新都郡,疆域大体包括明清时期的徽州府和严州府,晋代更名新安郡。隋开皇九年(589)灭陈后,分新安郡西部休宁县、歙县、黟县(西晋改黝县名黟县)3县置歙州,古徽州疆域第一次出现雏形。唐永泰二年(766),绩溪和祁门县相继设立,徽州府一府六县格局确立。宣和三年(1121),方腊起义被镇压后,更名为徽州。
从文化底蕴来看,宣城,东晋就产生了第一个文化世家——宣城桓氏家族,其中的桓冲、桓玄等7人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66篇(首);同时期的徽州,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忠认为,徽州地境虽间有中原移民迁入,但依然诗是“深林远薮”的蛮荒之地,居民中“椎髻鸟语”之人占绝大多数。有学者依据《晋书•五行志》中司马晞所听到的“新安人歌舞离别之辞”的记载,认为徽商起源于东晋。安徽省博物馆刘和惠考证《晋书•五行志》中记载的“新安”,应是秦代在今洛阳西部设置的新安县,与徽州前身——新安郡无关,王振忠认为是对史料的误读。现在,徽商起源于东晋之说为大多数史学界包括徽商研究者抛弃,起源于南宋得到公认, 也有学者认为徽商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
南朝宋,宣城人纪义著有今安徽境内最早的地记《宣城记》;元嘉九年(432),宣城太守范晔于任内著就《后汉书》;南朝齐建武二年(495),宣城太守谢朓受宣城山水美景启发,创作的山水诗摆脱了玄言诗的束缚,后世公认他是整个南朝最有成就、最为杰出的山水诗家。南朝宋时,徽州曾在新安王刘子鸾、萧昭文等教化引导下,风俗有所改变;南朝梁时,萧幾任新安太守,也曾撰有《新安山水记》,但从《隋书•地理地》记载来看,徽州当时仍然属于偏僻落后的山区郡。
《隋书•地理地》载:隋代宣城社会“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风俗澄清,道教隆洽”;徽州风俗“往往畜蛊,其法以以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载,唐代,宣城不仅盛唐时期产生了以刘处约、刘太冲、刘太真、释正原、费冠卿、汪全铭、刘长卿、罗立言等人为代表的第一个本土诗人群体;唐末五代时期又产生了以许棠、汪遵、张惟俭、李咸用、梅远、江全铭、邵拙、高远矩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个本土诗人群体。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唐代诗人占藉考》载,唐代宣州存诗667首14句;歙州存诗14首2句。郁贤皓《唐刺史考》载,《新唐书》《旧唐书》为宣州地方长官立传34人,徽州14人。广州大学曾大兴教授依据谭正壁《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考证,隋唐五代全国844名文学家,有籍贯可考者699人,安徽21人,宣州13人 。吴培玉《我国历代人才地理分布与流向》考证:唐代全国进士988人,宣州进士33人,徽州5人。
《弘治徽州府志》卷一《风俗》载:“(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于此,民风因之益尚文雅”,而徽州民风真正发生变化则是“朱熹而后,士子多明义理之学,彬彬为东南邹鲁”。同时,山越文化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原文化之中,使之趋于刚健 。
北宋时期,徽州文化依然无法与宣城文化相提并论,南宋及其后徽州人受朱熹理学的影响,热衷求学,宣城在皖南文化中心地位受到挑战;元代不足百年,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相比仍保持领先地位;明清时期,徽州文化在徽州商帮的滋养下,异军突起,宣城文化紧随其后,仅次于徽州和安庆,在安徽稳居第三。
很多研究徽州文化的专家学者,一方面公开坦承自己对宣城的历史不了解,没有研究过宣城文化,一方面又忽视历史上和当代名家对宣城文化的评价,凭直觉认为宣城文化是受徽州文化的辐射,是隶属于徽州文化的子文化。
以山水相连、人文相近的旌德和绩溪两县为例,包括旌德文史爱好者在内的绝大多数均认为旌德文化受绩溪文化影响,是隶属于绩溪的子文化。文献记载最有说服力,以清代为例,《清史稿》载旌德列传人物4人,绩溪2人,旌德是绩溪的2倍;《清朝进士题名录》载旌德文进士32名,绩溪15名,旌德是绩溪的2倍多;以清代旌德商人和绩溪商人为例,清浙江海盐人朱锦琮《治经堂诗集》载:“当今之时,惟山右独擅其能,次则徽宁之休、歙、泾、旌。其地皆鲜山泽土壤之利,不得不出而为商,而又累世相承,其居奇之货、兼并之利、权子母之术,有非寻常意计所能及者。虽其地无所出,而合四方之财归于其地。故山右之富甲天下,休、歙、泾、旌之富甲江南。”文中将宁国府之泾县、旌德和徽州府之休宁、歙县四县商人作为皖南商人的核心群体,与富可敌国的晋商相提并论,称雄华夏。由此可知,绩溪商人的经济实力远不如旌德商人。
徽州文化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这是徽州文化研究者的共识。苏州大学历史学系吴建华教授指出:苏州主要靠本地的进士赢得科举人才之乡的盛名,而徽州科举人才声望总挂着外迁的徽州人进士。寄籍或久迁他乡的徽州士子考中状元、进士的人数多,成为徽州科举人才的一大特色。这一点在清代发展至极点,也是徽州进士等科举人才分布的显著特点,与苏州进士等科举人才分布差别最大的地方。
以歙县为例,清代歙县296个进士中,有167个是寄籍者,超过了总数的一半。为此,康熙《徽州府志》痛陈:“今则徽之富尽家于仪、扬、苏、松、淮安、芜湖、杭、湖诸郡,以及江西之南昌,湖广之汉口,远如北京,亦复挈其家属而去。甚且与其祖父骸骨葬于他乡,不稍顾惜。而徽之本土仅贫窭而不能出者耳”。即有本事的都出去了,留在徽州的都是贫穷的。王世贞也认为:“大抵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积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宣城文化发轫于东汉,崛起于东晋,鼎盛于唐宋,延续至明清。宣城文化是生活在宣城本土人创造的,这是与徽州文化最大之不同。
即使徽州文化鼎盛时期的明清,在当时的文化名家、官员和普通百姓心目中,仍有很多人认为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相差无几,可能还略胜一筹。
(1)文化名家如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大学士张廷玉、桐城三祖”之一姚鼐、“乾隆三大家”的袁枚等文化大家都极力称赞宣城文化。
(2)官员如光绪安徽巡抚冯煦,其在《采访皖省遗书以存国粹折》奏折称:“矧皖省襟带江淮,苞络灊霍,夙为人文渊薮。国朝右文,皖才尤盛。性理若宣城施闰章、婺源汪黻,考据若婺源江永、休宁戴震、凌廷堪、绩溪胡培翬、黟俞正燮、当涂徐文靖,词章若桐城方苞、姚鼐、泾朱珔、包世臣,算术若宣城梅文鼎暨其孙瑴成、歙汪耒。” 上述15人中,徽州府7人、宁国府5人,安庆府2人、太平府1人。
(3)普通百姓如名叫“季福”的徽州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为其子教育之事写给亲家的信中,认为徽州、宣城均是人间佳处,并以徽州文化终于略胜宣城文化而自豪。当代,广州大学曾大兴在其《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一书中亦指出:有清一代,宁国、安庆的文化成就,亦不在徽州之下。
所以,宣城人不必张口闭口就是徽州文化,强调自己是徽州文化的核心区,说起来是底气不足,别人听了也一头雾水(徽州文化核心区怎么跑到宣城去了),徽州人听了更是一肚子怨气,要敢于理直气壮第弘扬自己的宣城文化,以宣城文化自信推动宣城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作者系宣城市史志办副主任,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制作:童达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