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

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江苏省一共有23个A 级别的学科,所谓“A 级别”指的是全国第一或全国并列第一的水平!在这23个A 学科里,南京农业大学就有4个,占比17.39%,在江苏省,南京农业大学全国第一的学科总数比南京大学还要多,仅次于东南大学,由此可见,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科建设非常好。

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1)

南京农业大学校徽

超强的学科建设离不开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部属211、“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0年,南京农业大学就获批建立了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起步早、质量高。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平台和质量高的专业领域内知名人才,所以,该校的学科建设才会这么好。南京农业大学有全职两院院士两位,还有众多国家级人才,在科研平台建设上,该校建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全称是“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学科上,南农也走在全国前列,该校有4个一级国重学科!

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2)

南京农业大学校区全景

如前文所说,南农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见,该校在“作物遗传”领域内的研究是有社会口碑的,为了加强该领域的优势地位,该校近日正式引进了万建民院士,不过,这次的引进方式不是全日制引进,而是通过“双聘院士”的方式引入的。

虽然没有全职院士含金量高,但是,“双聘院士”的到来也能起到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可以给该校的科研工作带来新的“增长极”。

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3)

聘用仪式现场

万建民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南京农业大学的校友,万建民院士的本科和硕士学位证、毕业证都是在南京农业大学拿到的,博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科研实力非常强!万建民院士曾经在Nature、PNAS、Science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在新品种培育、专利授权、国家级科学研究技术奖励等方面的成就也可圈可点。

其实,万建民院士也曾经在南京农业大学工作过,他曾经担任过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的院长一职,再次受聘于南农,也是热爱母校、关心母校、帮助母校发展的正义之举。

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4)

万建民院士作报告

万建民院士为师生们做了一场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关于“近20年以来水稻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回顾和展望”,作为“水稻优异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研究”方面的大师,万建民院士的报告含金量非常高,与会学者都拍手称赞。

在报告现场,万建民院士还简述了自己团队在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万建民先生报告结束之后,各方学者和大师均一一进行了相关性发言,如下图所示:

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5)

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先生

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6)

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曹卫星

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7)

南京大学胡金波先生

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8)

东南大学左惟先生

本次聘任仪式的规格是非常高的,所以,本次聘任大会也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先生,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兄弟院校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南京农业大学本校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人员,场面宏大,各方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举。

为了欢迎大家的到来,南京农业大学陈利根先生代表学校做了简单的发言:

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9)

南京农业大学陈利根先生发言

陈利根先生首先衷心感谢了各位学者和相关负责人的到来,正由于各方知名学者的到来,本次会议才显得非常有价值;此外,陈利根先生着重感谢了万建民院士对母校发展的关心和帮助,作为南农培养出来的优秀校友,万建民院士在南京农业大学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征程上给予了很多高质量的帮助!

作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万建民院士在行业内的研究声誉有口皆碑,作为部属的“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京农业大学也能为万建民院士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平台。

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10)

各方人士合影留念

如上图所示,参加本次会议的人有很多,这也行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了这场会议的质量。当前,首轮“双一流”终期考核即将来临,根据“动态调整、有进有退”的调整机制,南京农业大学也有一定压力,为了顺利通过教育部的“双一流”考核,南京农业大学也在努力整合各方资源,争取高质量地完成教育部的“双一流”终期考核,也为学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水稻专家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再增一位院士)(11)

南京农业大学美景

南京农业大学在自己的领域内一直做得都很好,万建民院士的到来,可以给该校“遗传育种”领域内的研究带来新的动力和资源,作为部属“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该校“下车”的概率并不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