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良做木工(做木工几十年不用一颗钉)

2017-11-29 09:2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靖宁

说起陈汝良的名字,象珠镇木渠村里几乎无人不知。大家都说,他的木工活可是出奇的好,不论多不起眼的木材,经过他的打磨都能变成一件精巧漂亮的用具。

在陈汝良家不大院落里,摆放着马锯、斧子等木工工具,这些传统工具见证了一门手艺代代相传的过程,也见证了陈汝良的奋斗岁月。从十几岁开始学手艺起,69岁的陈汝良与木工结缘了大半辈子,是名副其实的老木匠。

时至今日,陈汝良仍然喜欢在闲暇时做些轻巧的木工活。由于陈汝良多年前患病导致双耳失聪,记者与他全靠纸笔交流。

陈汝良做木工(做木工几十年不用一颗钉)(1)

祖辈三代都是木匠人 几十年坚持不用钉子胶水

陈汝良祖辈三代都是木匠,因为自幼在刨花里摸爬滚打,陈汝良对祖辈的手艺可谓耳濡目染,十几岁时,陈汝良就开始跟随着家里的长辈走南闯北讨生活。“我从小就看着父辈们做木工,开始就会些简单木工的做法,所以可以一边学手艺,一边接些简单的活为自己填饱肚子,为家里省一份口粮。”陈汝良在纸上写道。

陈汝良好钻好学,每到一处做木工活,都会虚心向当地优秀的木工师傅学习,到当地人家里,也会观察有特点的木制家具,学习钻研木工技巧。为了使普通的木材有气韵,陈汝良对不同种类的木制家具的比例等都进行了详细地钻研。“什么东西都可以快,但是木工,就得慢工出细活。”陈汝良介绍,每一件精美耐用的木制家具都是在一层层的刨花、一声声地敲打中制作而成的,也只有这样做出来的家具经久耐用。

走南闯北多年,陈汝良的木工活越做越好、越做越扎实,经他打造的八仙桌、椅子、茶几等物件,一时间供不应求。慢慢地,陈汝良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名气也越来越大,不少人买到好木材,都会慕名来找他设计制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年来,陈汝良一直坚持使用榫卯工艺,他制作出来的任何一件木制器具,不会使用一枚铁钉,或是一点胶水,全靠他自己根据实木性质设计出合适的木榫头,但是其契合程度是任何螺丝和铁钉都无法比拟的。“钉子和胶水做的东西容易坏,我宁愿多花些时间,也不想坏了规矩。”陈汝良告诉记者,家具连接处应该用什么榫,有经验的老木匠一看就知道,如果依赖于机器,做出来的东西并不牢固,使用寿命也会缩短。

患病痊愈后仍坚持做些木工活 希望手艺得以传承

2000年,陈汝良被检查出患有了鼻咽癌,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化疗。由于化疗的副作用,导致他已经完成失聪,体力也大不如从前,因此,陈汝良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做木工活。2005年,他身体逐渐恢复后,因为放不下对于木工的热爱,又重新拾起了陪伴自己几十年的工具,而这一次,他的心境更加平和,做出来的木制家具也更加细腻,不为赚钱,只图个乐。

闲暇时候,陈汝良会回忆起过去的岁月,也愈发感叹道如今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学习这些传统的老手艺,“以前,盖新房、娶媳妇这些喜事是离不开新家具的,条件一般的人注重家具的实用性,一张桌子、一个柜子可能就是家具中的全部大件。条件好的人则更要求家具的品位,那些传承有序的大户人家,喜欢留给子孙的是经历了几世沧桑、仍焕发光泽的老家具,对于手艺的要求自然就特别高。”陈汝良介绍道。

陈汝良告诉记者,他如今最希望木工这项老手艺得以传承。“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不肯吃苦,认为木工是些脏活、累活,还赚不了大钱,也就没人愿意去做了。其实,木工就是一个得吃苦的技术,只要学得精,前途也是无可限量的”。陈汝良写道。

参赛过程中晕倒 清醒后坚持要完成作品

本月初,陈汝良得知我市将举办第七届“百工之星”技能大比武活动其中有木工这个项目,坚持让儿子陈木昌为自己报名参赛。“父亲做了一辈子的木匠活,也热爱了一辈子,他一定要来参加比赛,我们做儿女的就必须支持。”虽然陈汝良的身体有所好转,但放不下心的子女们还是全家出动,特地陪着老人一起来参加比赛。

12日,比赛正式在市五金城广场正式开始,陈汝良需要在6个小时之内,现场制作出一条符合要求的四尺凳。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陈汝良的神情也立马专注了起来,由于天冷,陈汝良不时得哈口气,搓搓满是老茧的双手。随着陈汝良手中刨子的来回移动,卷曲的刨花散落一地,散发出一股木头特有的清香。凿眼,开榫……陈汝良干练的手法引得围观市民啧啧称赞。

做木工是个体力活,比赛途中,陈汝良由于血压过低导致晕倒,大儿子陈康进立马将他背至空旷处,平躺在临时搭起的休息桌上。经过现场医生的急救,他恢复了意识。短暂休息后,陈汝良突然下地,抓起自己未完成的四尺凳就往比赛现场走。尽管在一旁陪伴的家人们、工作人员都极力劝阻,但陈汝良仍然坚持一定要完成比赛,经工作人员协调,陈汝良最终同意让儿子帮自己把一些费力的活干完。经过一番努力,看着自己的作品最终完成,陈汝良这才露出了笑容。活动组委会也为陈汝良颁发了“特别贡献奖”。

“大概心里面有一种情怀吧,对于木工就是热爱,所以让我付出一切,我都无怨无悔。”在纸上,陈汝良写下的字铿锵有力。

从小受父亲影响,我也对五金文化很感兴趣,自己也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一直以来,父亲都是我的榜样,父亲身上的工匠精神值得我永远学习!——大儿子 陈康振

人勤一世千川碌,牛奋四蹄万倾黄。我父亲属牛,有牛一样的坚韧,有执着的意志,有自强不息、百折不饶的精神。——二儿子 陈木昌

父亲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做事坚持到底的原则,一直激励着我们儿孙一代。我以我有一个这样的父亲为荣,祝福父亲身体健康,晚年生活幸福!——小儿子 陈木新

小时候爷爷做的小椅子我能向小伙伴们炫耀半天。如今说起我的爷爷,我还是一脸骄傲,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爷爷的工匠精神始终不变。——孙女 陈欣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