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人均收入40万还需要帮扶(寿光新春走基层)

寿光人均收入40万还需要帮扶(寿光新春走基层)(1)

寒冬时节,冷气逼人。当许多人待在室内享受温暖时,有一群人却身着工作服,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紧赶时间将热腾腾的快餐送到市民手中,他们就是在寒风中坚守岗位的外卖小哥。

1月18日,记者见到“90后”外卖小哥李成龙时,恰是中午送餐高峰期,他正匆匆从正阳路一家餐饮店取餐出来。“冬天食物保温能力差,顾客都想吃热乎饭,我得快点送过去!”李成龙边说边打着包。不到十分钟,一份冒着热气的饭菜便送到了顾客手中。“跑得多了,就知道哪条路最近、怎样送餐更节省时间。”俨然一幅寿光“活地图”的李成龙其实并不是寿光人,能如此熟悉寿光,他归功于这几年的“用心坚守”。

2015年,李成龙跟随妻子来到寿光打工,后来听说干外卖时间相对自由又高薪,便辞职转行。“当时我刚买了房,经济压力比较大,急需多赚钱。再说这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职业,由系统智能派单,只要努力,肯定多劳多得。”可现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刚开始送餐时,由于不熟悉路线,他经常被商家、客户打电话催促。尤其是雨雪天,路上坏车、打滑摔倒是最糟心的,不仅送餐的路难走,而且时刻面临送餐误点被投诉的风险。“有一次下大雨,我的车子被泡坏了,为了不耽误送餐,我直接骑着哈罗单车去送的餐。”凭着这份热爱,李成龙硬是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6年。

当被问及当外卖小哥的感受时,李成龙告诉记者,送外卖多年,他经常碰到一些暖心事,也感受着寿光人的热情。“最难忘的一次是去鸿基花园送餐,那天很热,爬到五楼时出了一身汗,顾客见我大汗淋漓,非要送我两支雪糕让我消暑降温。那一刻,我感觉特别暖心,一点都不累。”还有一次,也是三伏天,李成龙接了一单外卖,上面备注着“送给外卖小哥的饮料,老板别忘提醒哟”。原来,顾客点了餐品后又点了一份绿豆汤,是专门送给他的。“当时我真的感动极了!”李成龙说道。

如今,李成龙不但外卖送得快,对餐饮行业也愈加熟悉。“哪些商家出餐快点,哪些出餐慢点,我心里都有底儿,取餐的路线和送餐的路线都会提前规划好。”由于工作认真又负责任,前段时间,李成龙还被选为美团外卖大队长。给队员排班、审查数据、处理异常订单、与其他队长协调送餐事宜……当上大队长后,李成龙比之前更加忙碌了,但他丝毫没有懈怠,依然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事。

“李队长很负责任,上次意外事故多亏他帮忙解决。”小亮是李成龙队内的一名骑手,每每谈起大队长,他都会竖起大拇指。原来,就在不久前,小亮在送餐途中与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不慎倒地受伤。接到小亮的求助电话后,李成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将小亮送往医院,并帮其完成事故处理及送餐事宜。

不仅如此,李成龙还是许多队员的“心理辅导员”。外卖小哥偶尔会遇到脾气差或不讲理的顾客,被埋怨后感觉很委屈,经常会找他“诉苦”。这时,李成龙都会耐心劝解,帮其疏导,“我也是从那时候一步步走过来的,可以说是感同身受,所以特别理解他们的不易。”

“这个春节怎么过?”面对记者提问,朴实的李成龙说,他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为广大市民送上一份份热乎乎的美味佳肴。“春节期间外卖订单多,收入也可观,所以我们都会在岗。我的父母平时就在身边,可以说天天都是‘团圆年’,等忙完春节假期,我会好好陪陪他们。”说完,李成龙看了一眼手机刚收到的订单信息,与记者挥挥手后,骑车匆匆赶往下一站……(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增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