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红色人物功绩(养儿一定先报国祖辈信念入血脉)

黄冈红色人物功绩(养儿一定先报国祖辈信念入血脉)(1)

全家福 图片由省妇联提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通讯员 王莉

“我今年20岁,已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今后,我一定向先辈学习,传承红色家风,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湖北黄冈武穴市余川镇干仕村的干羽西,是黄冈市“讲述红色家风 传承红色基因”的宣讲员。

他们家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家庭,一家三代有四名军人,五代人均有党员。她的外高祖为加入新四军被侵华日军杀害;她的外曾祖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她的外祖父退役后仍签下生死状,随时准备奔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她的母亲干小渝虽未参军,却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第一线;如今,她也成为一名年轻党员,时刻牢记为国为民。

新四军便衣队长惨遭日寇杀害

干羽西的外高祖干禹亭,曾任新四军黄广边区便衣队长、鄂东第二税务所主任等职。参加革命后,他常和家人说:“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翻身得解放,才能过上好日子。从今往后咱干家的子孙,只要国家需要,人人都到部队去,你们一代一代就走这条路。”

从此,“养儿一定先报国”,成了干家的家风。

1943年农历九月初一,干禹亭在黄梅二房湾驻扎时,被汉奸告密,一行8人全部落入敌手。

“日寇将他们带到孔垅据点,用铁丝穿过肩锁骨,将他们悬挂起来严刑拷打、电触、狗咬,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想从他们口里挖出党组织的秘密据点、名单,想逼他们交出税金。”干羽西说,一天、两天……连续七天的酷刑折磨,外高祖和他的战友们始终没有出卖组织。

最后,他们被日寇带到黄梅七里墩杀害,干禹亭牺牲时年仅37岁。

抗美援朝战士击毙21名敌军

“1950年,年仅16岁的外曾祖父干章华在外高祖影响下报名参军,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他们徒步进入朝鲜境内,子弹在头顶像蚊群一样飞过,炮弹跟雨点一样砸向前线,到处硝烟弥漫,天上是美军的飞机。”9月16日,说起当时的场景,干羽西的语气依然透露出紧张。

干章华是一名狙击手,他用72发子弹击毙21名敌军,荣获二等军功章,践行了报国家风和使命。

干章华妻子积极参与支前捐款捐物运动,在一个月内为志愿军赶做布鞋百余双,送往入朝作战志愿军手中。

1957年,干章华退役回家,在村中担任民兵连长。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只讲付出不讲回报。在他的带领下,民兵积极投身家乡建设,获得村民一致好评。后来,弟弟在他的鼓励下,也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

退役老兵写下请战生死状

1958年,干羽西的外祖父干保国出生。长辈希望他长大后参军,所以就给他取了“保国”这个名字。

1977年,干保国参军入伍,临行前父亲告诉他:“咱家革命家庭,你爷爷是为了革命牺牲的。到部队必须遵守纪律,不能给老干家脸上抹黑。”

在部队,干保国听从指挥,刻苦训练。1979年,干保国和他的战友作为后援部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他们写好请战书随时准备好牺牲的时候,前线传来对越反击战停战的消息。

退役后,干保国回村到村生产大队开拖拉机,他将部队的作风带回了生产队,常说:“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是不能丢掉军人该有的担当。”

“我从小就喜欢听老人讲述在部队中的故事,我没有穿上军装,虽有遗憾,但一心向党。”干羽西的妈妈干小渝说,自己一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工作。

2011年,干小渝在干仕村创办扶贫车间,带领本村及周边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丈夫是村支书,爱岗敬业,热心服务村民。女儿干羽西今年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我们这个家庭,祖辈的故事和精神信念已经融进血液了,养儿报国的家风都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干小渝说。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