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移活树移死典故(树挪死人挪活)

人移活树移死典故(树挪死人挪活)(1)

文/大民

搬家

那是一个金色的秋天。长山生产二队的两挂大马车把我们家,从喇叭茄子屯拉到了革拉屯。一路上大马蹄子声和大老板子的呦呵声把路边寻食的大雁都吓得飞了起来。

它们在空中盘旋了一周,我们马车跑过去了,它们又落到了原地。我大老远地眺望好似两只大雁带着一只小雁。

我们家要往北山里搬家了,那时候革拉屯有个革志火车站。革拉屯老杨我大爷和老杨我老爷,骑着自行车来到火车站来送我们家来了。

我爸爸起完了票,又把一口大缸也要邮到山沟里。那成想这口大缸还邮丢了,铁路部门到现在也没找到。

人移活树移死典故(树挪死人挪活)(2)

火车都叫闷罐车,这个闷罐车有六到七节。每节车厢都是不相通的,在哪节坐着就不能走动了。

在每节车厢里都有个厕所,四周是木头做的长条凳子,中间有一个大铁炉子。每节车厢都有一个列车员坐在门口,列车长检票就得等到车站了,下车到另外一节车厢去检票。

我们家庭成员有我的太爷、爸爸和妈妈、三姑、姐姐、我、二妹和老妹我们坐的这趟车上都没有座,我们就坐在自己的行李上了。我们又到齐齐哈尔车站蹲的是票房子,第二天倒车全都有座位了。

经过三天两夜的颠簸,我们的火车到达了北山里的龙镇火车站。

人移活树移死典故(树挪死人挪活)(3)

我们在龙镇火车站下的车。龙镇火车站离我们去的正阳山公社的生产小队很近。我们好像是半夜下的火车,第二天生产小队又赶来了两辆马车来接我们家来了。

十一生产小队没有赤脚医生对父亲和我们家都非常好,大夫在这个山沟里也是挺受欢迎的。正阳山公社干部是个武装部长和大队长还有十一队小队长都来迎接我们家来了。

武装部长是大个子穿着军装戴着军帽和爸爸握了握手。他说;我们山里就缺大夫,崔大夫能到我们山沟里来,我们是热烈欢迎,欢迎欢迎啊。

住房

人移活树移死典故(树挪死人挪活)(4)

山沟里的房子是石头和木头和泥巴磊成的房子。说成是简易房却是不那么简单,每家每户都是一墙之隔,也就是隔壁。

我们家被十一小队安排在了学校的隔壁,隔着一道木头墙,在学校里能听到脚步声。

这趟房子前面是个空场子,前低后高的地势。一到雨季就成了小河沟子了,为了行走方便就横上了一根大木头。树皮也没扒还长出了几朵白色的树蘑菇。

从喇嘛茄子搬到了北山里,就能吃上白面馒头了。我们家吃粗茶淡饭惯了,吃面还有点儿不大习惯。母亲发的面粉就发稀了,稀到什么程度棉被窝里全是面了。

二盆(是黑土泥烧成的陶器)里面放入面粉和上水,上面盖上棉被醒一宿,第二天就发好了。

人移活树移死典故(树挪死人挪活)(5)

妈妈第一次发面水加多点了,也是不知所措,整条棉被粘满了发好的面粉。父亲把母亲好个埋怨。你看你这点活儿干的,发点儿面发的满炕都是这可咋办?母亲振振有词地说,怎么办?咋办也不能扔啊?收拾收拾就吃呗?

这个开花的大馒头是我这一生中吃过的最好吃的馒头。发稀的面粉充分吸收棉被上的精华和营养就跟肥料一样,发酵过程中不断地增涨。

蒸出的馒头跟面包可有一比,酸酸甜甜的感觉,拿在手中一捏一个扁,放开就是个大馒头,我们戏称,开花大馒头。

人移活树移死典故(树挪死人挪活)(6)

那是个冬天的早晨,山沟里的冬天我们起来得很晚。太阳光刚刚爬上了山头,太阳艰难地爬过了东面的大山,把十一小队照耀得银光闪闪的。家家户户的炊烟在山沟上空升腾与山中的云雾相连,似云似雾又似风。

母亲一边做饭一边围着两个锅台转。我大姐在一旁还不断地催着,上学要不赶趟了,妈你能不能快点做。母亲说就一墙之隔,怎么能不赶趟呢?跨过门就是学校有什么不赶趟的,母女俩的说话声,把我和妹妹在睡梦中都给吵醒了。

未完待续

人移活树移死典故(树挪死人挪活)(7)

作者:大民 ,原名 :崔大民 酷爱文学创作。大庆市民协会会员,曾在媒体做记者十余年。新闻,故事,小说、诗歌等在国内各大媒体发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