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动化企业:我们公司请了个日本自动化专家

我们公司前两年请了个日本自动化专家,其实是搞机械设计的,姓什么六间房据说在松下,三星等等大厂搞了很多年第一年年薪3800万日元,第二年年薪5000万日元第三年年薪8000万日元吃在公司食堂,单独隔了一间,单独请了两位大厨伺候平时,只喝依云住要求五星级的,刚开始在九棵树那旮瘩,嫌太吵最后搬到了更吵的王府井大街了两个翻译,一个翻译兼媳妇是个东北娘们,搬家的时候是在如火的八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日本自动化企业:我们公司请了个日本自动化专家?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日本自动化企业:我们公司请了个日本自动化专家

日本自动化企业:我们公司请了个日本自动化专家

专家来了

我们公司前两年请了个日本自动化专家,其实是搞机械设计的,姓什么六间房。据说在松下,三星等等大厂搞了很多年。第一年年薪3800万日元,第二年年薪5000万日元。第三年年薪8000万日元。吃在公司食堂,单独隔了一间,单独请了两位大厨伺候。平时,只喝依云。住要求五星级的,刚开始在九棵树那旮瘩,嫌太吵。最后搬到了更吵的王府井大街了。两个翻译,一个翻译兼媳妇是个东北娘们,搬家的时候是在如火的八月。

行政派了十个人,五辆GL8去的。天太热了,搬家的哥们热的汗哗哗的往下淌,拧开卫生间的水龙头洗了把脸,被那娘们知道了,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狠批,整的同去的行政经理都听不下去了,上前解释。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更来劲,直接给这个专家叽里咕噜了一阵。这家伙更不好惹,情绪很激动,不到一米六的身高直接就跳起来了,手指到一米八的行政经理脸上,骂的啥一句没听懂。事后,还写了长长的邮件发给了老板。

老板自然不敢怠慢,把行政经理叫去又狠批了一顿。行政经理很委屈,把每天的消费清单拿给了老板看,其中一项是瓶装农夫山泉,每天一千瓶左右。干啥用这么多?据后来辞职的另一个翻译官说是天天泡澡用的。一个人泡?男的泡,还是女的泡,还是双人混合泡?翻译笑笑,没说。

专家开始工作了

又单独装修了两大间会议室,招了几个搞技术的一块,一个工艺工程师,一个机械设计,一个电气工程师,一个懂生产的。整天关着门,门上贴“自动化专家工作室,闲杂人等非请莫入”。

他们名义上归我们领导管。有一次我们开会,实在找不到地方了,看他们房间空着。领导没多想,就联系了翻译官,进到了他们房间开会。正当领导讲的唾沫星子乱飞的时候,专家进来了,看房间有人,刚开始说的话还比较容忍,翻译说:未经过他的允许占用他的房间是不礼貌的行为。

后来,越说越上头,很自然的就过度到了发飙模式,指着领导的鼻子就是一顿叽里呱啦,吓得旁边的翻译官也噤声了。我们也是一脸懵逼。只傻愣愣的坐在那看着。再看领导,被说的脸黑中带红,还一脸懵。最后,悻悻的出去了,我们见状,也跟着狼狈而出。当晚十二点,老板不但接到了电话无疑又收到了长长的一封邮件。事后,我们算是彻底分开了。

就这样鼓捣了半年,设计出来了,是个模型,请了老板,也叫上了我们,听专家展示成果。是一个全自动的实木门生产线,全世界第一,号称前后只用四个人。仅木材质检一项,就可实现38个质量点自动检测。老板夸好,我们也跟着鼓掌。

又半年过去,该到落地实施了。找了一家天津的有日资背景的电子厂负责制造。费用九百多万,为了节省,只用了一页A4纸签了合同,主要实现自动化控制部分。以及按照专家的要求改造市面上买的着又不是很符合要求的现有设备。

据专家说,这家公司在全国都是最先进的,技术都是最牛逼的公司。后来不知道为啥闹蹦了,我们这个专家也去了美国,买了一台台湾的重型砂光机,现在还在天津人家工厂呢,都放了六年了。买了两台拉丝机,改造好好就瘫痪彻底不能用了,最后,按斤卖了。又买了三台异形砂光机,现在还没有提货。三台雕刻机,自己加了上下料装置,硬是没法工作了。又花了70万整了MES装置,最后剩下几台电视机,作为年终晚会的抽奖礼品了。这些都是后话。

就这样,两年过去了,这专家也跟我们领导和好了。这天,说是整个生产线都制造出来了,要进行初步验收测试。邀请我们去天津。

那我们,指定屁颠屁颠的就去了。到了天津这家电子厂,终于看到真神了。原来是一个台湾的重型砂光机,加上循环输送,翻转,和上下料龙门装置。下料龙门有两个,每个上面装了一个晃瞎眼的扫码摄像装置。专家说这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用的是日本基恩士的3d视觉扫描系统。能检测出来产品的所有不良点。然后一个龙门动作,把不良品吸走下线。合格的产品由另一个龙门吸走,放置在输送皮带上,接着翻转,再进行另一面的砂光。

我们领导张大嘴巴,完全是一副被这么先进的东西震撼到了的模样。还边听边啧啧的表示称赞羡慕。

演示开始了,每台设备旁边站了电子厂的两个技术人员,控制柜是三联的,有个哥们拿着个笔记本电脑在那监控着。wincc显示的是一个调试界面。只见这个哥们在界面上用鼠标点了一个上料按钮。那个上料龙门下面的皮带输送开始动了。站在皮带输送旁的两人抬了一扇事先准备好的门上去。看着门在皮带上往前输送,皮带输送末端有两个光电开关亮了,皮带停了。那哥们有点了一下抓取按钮,龙门吸盘就走到门上方把门吸了起来。………

我们认真的看着每一个动作步骤,完了,领导带头鼓起了掌。我们慢了半拍,也啪啪啪的拍了几下手掌。

接下来是自由活动了。其中一个搞机械的同事,看到了那个龙门,问:“这个龙门承重有多少?”翻译过去,专家回答曰:“十吨”。“十吨?”同事难以置信的脱口而出,“一个门才多重啊?”我们领导听见了,赶紧示意翻译不要翻。转过脸去就很严肃的对同事说:“要放平心态,我们现在是抱着空杯状态来学习的知道不?”同事立即闭了嘴。

就这样,初步验收顺利通过了。

专家的最后一年

验收顺利通过了,接下来的套路肯定是发货安装调试,生产了。不是,专家的最后一年在打官司。跟谁?天津的这家公司。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弄出来的东西不符合专家的预期。专家怒了,有一次指着天津这家公司的老板的鼻子,也是一个日本的专家,像猴一样一跳老高的骂,那个专家也不赖,反过来,像猴似的跳的比他还高进行对骂。最后,两人差点拿武士刀单挑。

最后,我们是原告,各种证据收集,他们也是各种证据收集。

在收集证据的间隙,专家又把之前做的东西申请了七八个专利。就这样,有一晃一年过去了。专家的三年合约到期了。最后专家总结说:你们的,思想的不行。人的不行,我跟你们不能再续约了。就这样,专家去了美国了。那个官司,还在打着。

有一天,我们领导转发给我一封邮件,是专家翻译兼媳妇写给我们领导的。大概意思就是专家在我们公司这三年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仅国家级的专利就弄了七八个。最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直接带动了我们公司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唤醒了全公司的人,从此都有了自动化生产的意识,等等。说了一大圈,最后说专家又在美国一家很著名的公司任职了。希望我们领导给这家公司的领导发一个邮件,说明一下专家的所取得的成绩。

领导把这活交给了我,并要求尽快完成。这家伙,这是个难题啊,半年过去了,我总共才憋出来了七个字。

就这样又过了半年,我的总结还没写好,我们法务部门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跟天津这家公司的官司打赢了。但有一台砂光机还在对方工厂呢,要求我们尽快拉走。否则,按每天2万元收取厂房占用费用。

这个差使我现在的领导不知道为啥,又交给我去办了。大概是想要那台设备吧。我带了一帮人,去他们工厂。与我们对接的对方,提了好多要求:1,不能使用叉车,容易破坏地面;2,不能使用吊车,因为吊车自身的重量也会损坏他们厂区的地面;3,不能在他们厂区内装车,也会损坏地面。4,不能损坏厂房大门。

这家伙,有十几吨重,不用叉车和吊车,从他们车间弄到工厂外面几乎是不可能的。很明显的就是故意的。这活没法干了,我赶紧向领导汇报后就又带人直接回去了。直到现在,那台机器还在他们车间呆着呢。

再说说那个专家研究的成果,随着专家的离去,也就不了了之了。其他的设备,比如,买了两台拉丝机,改造好好就瘫痪彻底不能用了,最后,按斤卖了。又买了三台异形砂光机,现在还没有提货。三台雕刻机,自己加了上下料装置,硬是没法工作了。又花了70万整了MES装置,最后剩下几台电视机,作为年终晚会的抽奖礼品了。

后续

去年,我们公司总部又整了一个新产品,指定在我们这个分工厂落地实施。新设备由总部出钱购买。不知道从哪儿,总部又弄了一个搞真空喷涂的专家,姓高仓的。五十五岁了,未婚,个子很高。一点也不像日本人的那种。英语说的比日语还溜,据说在美国呆了十几年。自己有一项技术很牛逼,奈何在日本被公司申请了专利,但在我们这还没有申请。所以就来我们这里搞分享来了。总部的大老板对这个高仓老师的牛逼技术很感兴趣,以每天2万人民币的价格为期半年的时间聘请他住我们这个分工厂搞技术指导。指导好了,再说那个很牛逼的技术的事。

再说我们这个门型,内里填充发泡胶,外面密度板压合,压合就需要压机。这个高仓又带着一个翻译和几个小弟考察了一圈。说用那种压机比较好。就是上下两排压辊,皮带传送的那种,这样可以实现边压合边输送。机器全长36米,每3米一段,造价200多万。

我们分工厂领导一听,凭自己多年的经验判断这样不行。坚决不同意买这样的。

这个高仓老师也很固执,又给我们总部大老板发了一个长长的邮件。大老板最后拍板,听老师的。

机器买回来了。上产品测试,不行,这头进去了,等从第一段压辊出来后,密度板就张嘴和门坯分开了。刚开始,高仓老师足足一动不动的观察了两天,说是粘接胶不行,那就换。还是不行,那还换。又分析了一下,说环境太干燥。行,搭建保温保湿房,还不行。那咋办?高仓老师组织了一次演讲。足足讲了四个小时,开篇引用曹操的名言曰: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不是他说的咱不清楚)让我们开动脑筋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二天,这个高仓老师就回了日本。一直到今天,再也没见他来过我们分工厂。有消息说现在人在上海被隔离了。

这个高仓老师走后,我们分工厂的领导直接弄了一个冷压机过来,问题就解决了。

这个情况不知道咋被这个高仓老师知道了。又发了一个邮件,说:我们分工厂领导很自大,不听他这个专家建议。没法再继续合作下去了。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