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阿拉伯文学插图(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余玉萍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BWW019),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古阿拉伯文学插图?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古阿拉伯文学插图(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研究)

中古阿拉伯文学插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余玉萍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BWW019),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变幻莫测,各国文学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流变,对世界文学大家庭中颇具特色的阿拉伯当代文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研究”以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以降的阿拉伯当代文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阿拉伯当代诗歌、小说话语在这场导致阿拉伯社会巨大转折和思想裂变的历史事件之后的转型与嬗变,分析后殖民和全球化语境下阿拉伯文学为重建文化抵抗空间所付出的努力。该成果将阿拉伯当代文学置于世界文学发展主流的框架下进行观照,在勾勒阿拉伯当代文学全景式画面的背景下,突出问题意识,透视阿拉伯当代文学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经历的复杂性,最终目的是以相对中立、客观的眼光,建构阿拉伯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化批评话语的合理联系。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该成果除绪论、余论、附录及参考文献之外,正文分为上下两篇,共五章。

上篇“阿拉伯文学的现代性转型”分两章探讨诗歌和小说。第一章“阿拉伯诗歌的现代性进程”上溯了二战后阿拉伯文学现代性的滥觞以及阿拉伯新诗围绕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所进行的论争,并指出:阿拉伯诗歌的现代性进程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现代性进程,而阿拉伯诗歌现代性所强调的质疑、反叛和超越精神,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抵抗,它发自阿拉伯知识分子对20世纪下半叶民族文化状况的痛苦省察,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孜孜以求,并以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段做出美学的回应。在具体分析中,第二节探讨叙利亚流亡诗人阿多尼斯诗歌创作的现代性命题,以其先期代表作《大马士革的米赫亚尔之歌》为例,论证该现代性命题是如何以文学———审美为基点,直抵民族文化及其思想的纵深处。第三节以伊拉克诗人白雅帖诗歌创作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来与不来的人》为例,分析诗人如何通过使用面具、锻造神话的现代派创作手法,塑造了一个将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与苏非主义融为一体的革命者形象。第四节尝试在阿拉伯当代诗歌现代性进程的框架下观照巴勒斯坦“抵抗诗人”马哈穆德·达尔维什,通过论述其诗作在内容、思想及创作形式上的流亡特征来体察诗人以艺术自主性为追求的诗歌美学。

第二章“阿拉伯小说现代性进程中的埃及‘六十年代辈’”,以埃及“六十年代辈”作家群为代表,论述阿拉伯当代小说在“六五”战争后的“现代性转向”,即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渐进与转型,包括作者及作品中人物主体意识的崛起、“向内转”的表达方式和现代主义的表现技巧。并剖析该转型的内外因素,指出这是阿拉伯当代文学话语在破碎了的社会现实面前,借助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段,对社会政治层面的悲剧性转型做出的应答。本章着眼于这一“现代性转向”所建构的文化抵抗策略,尤其彰显其中的本土化民族传统特征,将之视为阿拉伯小说现代性进程内部的一种话语表达。在具体分析中,第二节以埃及“六十年代辈”导师之一,并在后期创作中与他们合流的诺奖得主纳吉布·马哈福兹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后期力作《平民史诗》对民间传奇这一阿拉伯传统叙事形式的借鉴,对伊斯兰苏非神秘主义思想的现代阐释,来透视阿拉伯小说的“现代性转向”与民族文化传统的互动关系。第三节尝试在互文性理论的框架下考察杰马勒·黑塔尼的代表作《吉尼·巴尔卡特》,以体认其中深刻的“文本政治”,并从一个新视角诠释阿拉伯当代文学与传统的关系。第四节在简要阐述爱德华·赫拉特所提出的“新感觉派”理论后,着重研读了其代表作《拉玛与龙》,论述作者如何将所谓“新感觉”内化于深刻的象征寓意与浓厚的冥思色彩之中,体现现代派作家用“心灵之眼”观照宇宙和万物的“视界”。第五节以善于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合璧的巴哈·塔希尔为研究对象,研读其荣膺首届“阿拉伯布克奖”的小说《日落绿洲》,分析作者如何以充满对话性的创作手法和文化意识,成功地将主要人物塑造成鲜明的感性个体存在。

下篇“阿拉伯当代‘边缘文学’”分三章探讨当代巴勒斯坦文学、阿拉伯女性写作和跨文化写作。第三章“当代巴勒斯坦文学:流散性、抵抗性与回溯性”揭示“六五”战争以来巴勒斯坦文学鲜明的流散特征,而在“流亡即意味着抵抗”这一后殖民批评理念的观照下,巴勒斯坦文学的抵抗性已经从主题方面的抵抗嬗变为美学的抵抗、记忆的抵抗和“殖民拟仿”的抵抗。在具体分析中,本章第二节通过分析巴勒斯坦作家格桑·卡纳法尼在小说《太阳下的人们》及其《一无所剩》中运用的现代创作手法,说明其超前于时代的文学审美诉求是巴勒斯坦抵抗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抗争表现。第三节尝试从后殖民主义与文化记忆学的有关理论出发,论述诗人马哈穆德·达尔维什的优秀回忆录《为了遗忘的记忆》如何以意识流、互文性等艺术手法,以及在“记忆”与“遗忘”之间谋求积极平衡的思想主题,发展了一种“抵抗美学”。第四节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文本进行评述,纵论以色列巴勒斯坦裔作家们从“居间”的立场出发,所采取的批判与拟仿、反抗与防守并举的抵抗手段。

第四章“当代阿拉伯女性写作:从私人空间迈向公共空间”聚焦当代阿拉伯女性写作与宏大叙事之间的关系嬗变,指出“六五”战争后阿拉伯女性主体身份的建构在反抗父权主义话语的基础上,更与国家追求自由独立的进程平行展开,体现个人身份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交融互动。在具体分析中,第二节结合巴勒斯坦女诗人法德娃·图甘的两部自传及其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意图管窥女性个体自我构建与民族自我构建之间的关系。第三节通过分析黎巴嫩女作家哈南·谢赫的力作《泽赫拉的故事》,力图说明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因与民族主义宏大叙事存在天然联系,使之无法在对抗后者的过程中达到纯粹的超越,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写作的两难处境。第四节解读阿尔及利亚女作家艾赫拉姆·穆斯苔阿妮米的力作《肉体的记忆》,指出其成功之处在于以私人话语消解宏大叙事,在“双性视角”下弘扬了“阴性特质”,为当代阿拉伯女性叙事“去性化”写作树立了正面榜样。第五节通过解读埃及旅英女作家艾赫达芙·苏维夫曾获英国布克奖提名的小说《爱的地图》,揭示其社会政治小说的实质,并在跨文化视野下考察该政治转向背后的后殖民女性主义因素。第六节分析沙特女作家拉嘉·阿莱姆荣膺2011年度“阿拉伯布克奖”的小说《鸽项圈》中多个含义丰富的意象及其深刻的文化符号意义,指出拉嘉·阿莱姆的实验写作与其一贯宣扬的女性解放主题实为相呼应的。

第五章“当代阿拉伯跨文化写作:从边缘走向中心”聚焦近年来日渐引人注目的当代阿拉伯跨文化杂糅写作,考察阿拉伯作家用非母语进行创作,以他者的语言重审和反思自我,重构文化抵抗空间的情况。在具体分析中,第二节以当代黎巴嫩移民文学中反映黎巴嫩内战的英语和法语小说为研究对象,指出:对于黎巴嫩流亡作家而言,写作首先成为他们寻找失落的家园的“小径”,他们的目的是以个人记忆抵抗国家、集体和历史的健忘,以思想者的锐利剖析和鞭挞一切导致内战的因素,在寄托伤痛的同时表达重建美好家园的期冀。本节涉及作家包括埃特尔·阿德南、阿敏·马鲁夫、拉维·哈吉。第三节以马格里布后殖民法语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所面临的语言和文本“窘境”,并指出:马格里布法语作家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间性”生存,他们的抵抗与其说是一种对抗,不如说是一种积极的弥合,在离心、分裂、放逐的同时,更要求打破边界,用杂糅、双重、含混来处理文化差异。本节涉及作家是摩洛哥的塔哈尔·本·杰伦、阿尔及利亚的阿西娅·杰巴尔。

该成果坚持从文学文本的自身出发开展文学研究,将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相并置,以具体的“原典实证”推进文学批评。在进行文本分析时,采取文本细读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兼顾文学的艺术审美性和社会功能性,以克服文化研究的泛政治化倾向。同时,坚持将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并重,将“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相统一,并在具体的文本解读中,将该原则贯彻于从文本的筛选与研读,到分析与评价的全过程,力图以管窥蠡测之力达洞若观火之效。成果的创新之处可概述如下:首先,该成果以文化的“抵抗政治”观照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所涉及文学现象较为驳杂,要求较强的归纳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以文化的“抵抗政治”为观照,既考虑到阿拉伯文学所具有的民族主义倾向,又能涵盖现代性、身份认同、跨界、杂糅、性别政治等话题,它们既是阿拉伯当代文学在转型与嬗变过程中的突出呈现,又是全球当代文学研究的焦点所在,从而有效地将阿拉伯当代文学纳入世界文学的视野。其次,该成果采取灵活、开放的研究视角,根据论证的需要选择具体的分析策略,而不拘泥于任何流派,即便是支撑该成果得以立足的后殖民理论。笔者以为,恰恰是这种“不拘泥”的研究方略带来了杂糅和跨界的优势,也是后殖民批评所倡导的“居间生存”的内化。

该成果无论对于阿拉伯当代文学现代性的探讨,抑或对于当代巴勒斯坦文学、阿拉伯跨文化写作和女性宏大叙事的研究,皆力求观点独立、视角独特,并着力于从阿拉伯文学的特殊性出发,去观照总体文学研究中具有公约性的问题,参与世界文学的话语建构。其重要观点之一是:阿拉伯人的个体“自我”是民族的“自我”,阿拉伯当代文学“现代性转向”对主体性的彰显和“向内转”的表达方式均反映了这一“自我”的建构过程,以形成文化抵抗策略。重要观点之二是:在后殖民语境下,当代巴勒斯坦流散文学、阿拉伯跨文化杂糅写作和女性写作均因其“边缘性”而获得“抵抗”意义,从而与“现代性转向”一起重建阿拉伯当代文学的文化抵抗空间。

三 成果的价值

该成果的主要价值如下:(1)将“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总结为“重建文化抵抗空间”,借此探讨了“抵抗”(resistance)这一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批评中热门词语的内涵,包括身份政治、跨界与杂糅、阶级、种族、性别等问题。(2)将阿拉伯当代文学置于后殖民抵抗的框架下理解,意图弥补20世纪80年代以降后殖民批评因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而导致的局面,即将研究对象局限于前殖民地英语和法语世界,忽视那些用殖民地本土语言(如阿拉伯语)书写的作品。(3)从后殖民批评语境出发,强调阿拉伯当代文学抵抗性的文化政治内涵,以文学为“镜与灯”,彰显文学对于现实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有助于推动当前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潮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