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河滩不荒凉(这里的淤泥成良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大肚川村农民李新福,这两天没事就到自家的地里遛遛,筹划着春耕“这地变好了,咱种地更来劲”,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这里的河滩不荒凉?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这里的河滩不荒凉(这里的淤泥成良田)

这里的河滩不荒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大肚川村农民李新福,这两天没事就到自家的地里遛遛,筹划着春耕。“这地变好了,咱种地更来劲。”

大肚川村东侧紧挨着大肚川水库,李新福家玉米地在水库下游河道旁。“原来全是洼地,经常被淹。”66岁的李新福说。如今,站在地头放眼望去,耕地平整,有的地块高出路面近1米。

“都是从库底清出来的淤泥,政府免费给平铺到低洼耕地上。”李新福抓起一把黝黑的土说,“洼地变高地,淹不着啦。土老好了,一亩地还比以前省10多块钱的肥料。”

洼地变良田,源于桦甸市“淤泥还田”的探索。桦甸市有2座中型水库、37座小型水库,多建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年水土流失形成大量淤泥沉积。”桦甸市水利局局长曹辉介绍,2019年,桦甸市启动水库生态修复、清淤扩容和生态防护3项工程,大肚川村水库迎来60多年来的首次清淤,理出约26万立方米淤泥。随后,桦甸市探索“淤泥还田”模式,解决淤泥稳定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

“淤泥能是好土吗?”起初,农民们有顾虑。桦甸市农业部门对库区淤泥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全部符合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且富含有机质、氮、磷等养分。

先检测,再试点,桦甸市鼓励水库周边村民“就地取材”,大肚川村得以率先将淤泥用于水毁土地回填平整、低洼劣质耕地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每亩地少用20多斤肥,还能增产20%。”眼见洼地填平、土壤肥力提升,李新福和村民得到了实打实的收益。

目前,桦甸市清淤扩容工程共新增绿化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清出淤泥450万立方米,去年淤泥还田地块扩大至560多公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