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最伟大的诗人(法国诗人雅各泰声音)
法国诗人菲利普·雅各泰,出生于1925年,他在诗歌创作上获得了多个国际大奖,并于2004年入围了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还是享誉欧洲的翻译家。他的诗歌作品形式简洁,内容直达心灵深处,表达着内敛而隐秘的情感。
在诗歌《声音》中,雅各泰的创作风格就很突出。首先是作品形式的简洁,其次是随处可见的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中的暗示,最后是整首诗呈现出来的一副内敛而隐秘的心灵图景。诗人在诗歌中,是一位安静的思考者,是一位耐心的探寻者,一步一步地向更深处走去,慢慢地倾听着内心深处的声音。
谁在那儿歌唱,当万籁俱寂?谁,
用这纯粹、哑默的声音,唱着一支如此美妙的歌?
莫非他在城外,在罗班松,在一座
覆满积雪的公园里?或者他就在身边,
某个人没意识到有人在听?
让我们别那么急着想知道他,
因为白昼并没有特意让这只
看不见的鸟走在前头。但是
我们得安静。一个声音升起来了,像一股三月的
风把力量带给衰老的树林,这声音向我们飘来,
没有眼泪,更多的是笑对死亡。
谁在那儿歌唱,当我们的灯熄灭?
没有人知道。只有那颗心脏能听见——
那颗既不想占有也不追求胜利的心。
前五行诗中,诗人用四个设问,引出了一连串的声音。在第一行诗中,诗人就放置了第一个设问,“谁在那儿歌唱,当万籁俱寂?”让这个“歌唱”的声音在“万籁俱寂”的特定环境下,显得突然而重要,容易引起好奇的心态。
同时,第二个设问紧接而来,“谁,/用这纯粹、哑默的声音,唱着一支如此美妙的歌?”其中“谁”单独放在第一行,突显出了当事人内心的惊讶和好奇,还带有一丝丝的惊喜。而“谁”之后的内容,就从设问中表现出了对这个突然而来的声音的赞美了。歌是美妙的,这是因为唱歌的人有着“纯粹、哑默的声音”。
第三个和第四个设问就是对这位唱歌之人的探寻,“莫非他在城外,在罗班松,在一座/覆满积雪的公园里?或者他就在身边,/某个人没意识到有人在听?”诗人通过设问,来述说自己的猜想,从城外、罗班松、公园再到身边,距离愈来愈近。诗人也由这愈来愈近的猜想,变得愈来愈紧张和激动。
从这四个设问来看,表面上声音是由外部传来,吸引了诗人,他便想去一探究竟。然而,诗人实际上是通过这样的描写,来暗示这是由内而外的,来自于内心的声音。最后一个设问停留在了“身边”,就是很好的证明。这样的解释,也更贴合诗意。
当设问中所营造的紧张氛围不断上升后,诗人突然笔锋一转,让后面的氛围开始舒缓了下来。“让我们别那么急着想知道他,/因为白昼并没有那么急着让这只/看不见的鸟走在前头”。在这里,诗人有意地停止探寻,还给出看似无法反驳的理由,却让人有了一种更想知道声音源头的念头,会忍不住抓耳挠腮。
紧接着,诗人说:“但是/我们得安静”。由单独放置在一行的“但是”,引出带有肯定性和坚定性的话语,让诗意再次上升。这里告诉我们的是,只有安静下来,才能慢慢地倾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是这首诗的核心思想,也是诗歌的诗眼所在。
在安静中,声音就逐渐出现了。“一个声音升了起来,像一股三月的/风把力量带给衰老的树林,这声音向我们飘来,/没有眼泪,更多的是笑对死亡”。先听到的是来自于自然的声音,这是外部的。再听到的是来自于人类内心的声音,这是内部的。两种声音,都蕴含着无尽的深意。
最后,诗人再次用一个设问点题,引出这这一次探寻的结论。“谁在那儿歌唱,当我们的灯熄灭?/没有人知道。只有那颗心能听见——/那颗既不想占有也不追求胜利的心”。这里的设问,呼应了第一行,但不再显得那么突然,而是带有了一种明悟地问。诗人说这个“歌唱”的声音“没有人知道”,“只有那颗心能听见”。显然,这里说明了三点,一是传出声音的并不是某个人;二是这个声音来自于内心;三是不能只用耳朵去听,用心去听才能听到,并且要是一颗纯净的、没有欲望的心。
整首诗中无处不在的暗示和隐喻,将诗意效果不断放大。让人意识到,只有安静下来,用一颗赤子之心,才能倾听到从内心深处传来的美妙的声音。诗人在诗中,除了像一位思考者和探寻者外,更像一位领路的心灵智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