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皮杰的故事文字版(换大米的故事文杰)

小猪皮杰的故事文字版(换大米的故事文杰)(1)

九十年代初,一部《换大米》的小品成就了郭达,也成就了郭达在陕西小品界的地位,但其换大米背后的故事和换大米人的酸甜苦辣却是很多人不能体会到的。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长安西片农村,特别是五星东大滦镇一带,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农业生产产品和产量仍然比较低下,农产品依然主要是小麦、玉米,沣峪口一带受沣河祥峪河恩泽,村民吃苦耐劳,各村多少都有些水稻田,生产的水稻作物产量比其他作物产量高一些,农村人自己不舍得吃,而城里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时,想吃大米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两者的需求碰撞,城里人需要大米,农村人需要能吃饱,换大米的行业便应运而生了。

我的家乡南留村是一个地里环境差,经济相对落后,交通特别不发达,是全五星乡最贫穷的村庄,也是一个古老村庄,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元明甚至更古老一点的时期,据记载:从村名看,当属原来未南迁的古留村之一。与其相对应的是秦渡镇北侧的三个羌村。因在羌村之南,故称为南留村。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留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为南留村。在清同治二年(1864)有一支太平军驻扎,领导人叫蓝二顺(蓝二帅),与村中一杨姓女子结婚。当时成为农民起义中心,名噪一时,一度人称蓝留村。记载归记载,现已无从考证,但南留村的地理位置在当时还是比较特殊的,南留村村东为沣河河滩古道湿地,村南有沣峪河祥峪河滩头溢水,西有禹王庙、浮沱两个地势较高一点的村庄阻隔,北有沣镐遗址秦渡古镇,秦镇东临沣河,,镇南以大渠(旧时护城河)相拦,虽处下游,但地势略高,大渠绕过秦镇向西,向北由王五村东流向邱家庄,流向阿底村一路向北古汉灵沼池……

秦镇是沣河中游集战略,集商业于一体的一个重镇,当年武王罚纣就有一只诸侯军队是从秦镇渡河向东而去,汉武帝时周亚夫驻军细柳,也是为了策应河西驻军拱守汉城长安,太平时代,秦镇就成了重要的商业集散地,南来北往,东渡西出,四面八方,成就了秦镇的商业集市,有时逢单日有时逢双日,小集一三五或二四六,大集逢七逢十,南街吃喝北街布,西街多卖农家具,骡马市在北门口外头,一到集市,秦镇人山人海,十分热闹。秦镇不产大米,但秦镇凉皮远近闻名,陕西三大凉皮出产地,秦镇凉皮三分天下有其一,秦镇凉皮很好吃,好就好在辣子上,凉皮筋薄光,辣子油汪香,有钱人上集逛街去秦镇先吃上一碗老杨家的,或老薛家的凉皮临走还要带上两碗给家里人吃,带走的店主会用荷叶包好,回家吃依旧很香,那是候卖凉皮只卖凉皮,稀饭免费,稀汤光水的,不值钱,吃腻汪了凉皮,喝一碗汤,清个口,现在样式多了,有肉夹馍了,有稠酒了,有些还带上了热菜凉菜了,凉皮反倒成小吃了。

那时候的南留村和谐自然,村内各家房屋顺势而建,大小涝池,小河溪流,高低渠岸彼此相连,村子中间学校门口是全村地势最高的地方,下大雨,走泥泞那是常有的事,好在沣河每次涨大水,河堤决口,水漫至村东六队小堡子附近,就再也没有往西再进,村里老人说:南留村有龙王护佑....

那时候的南留村,人多地薄,交通不便,经济来源不足,生活条件差,南留村人有一句自嘲笑的话:户口在长安,粮本在三原,丈母娘在四川,那些年每到青黄不接的日子,就要去富平,三原,泾阳一带买粮食,粮食没有开放,偷着买,村里那家家穷的取不上媳妇,就去或者拖人去四川或者陕北更穷的地方领一个,我有个同学家里条件差,他弟弟当兵在四川,好像是西昌那个地方,复原回村带回来两个四川妹子,一个给自己当媳妇,另一个说是给他哥领回来的。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多少南留村人想办法找门路,发展各种产业,无奈环境不适宜,经济不允许,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南留村的年轻人中有资金,有手艺的跟着秦镇的生意人,去县里,去城里开个开个秦镇凉皮店做生意,那些只能只能靠下苦力,没钱没门路,家里条件偏差一点的,就跟着大伙骑上自行车,后边依架子带上两代大米,劳力壮的带上三袋,大米也不全是本地产,本地产米不多,大都是商贩贩过来的,本地米好吃,没有配菜都能吃,还香,外地米不行,但生意得做,于是就早上5.6点起床,有媳妇的媳妇给做一顿早饭,没娶媳妇的老妈早早起来做,带上两牙子锅盔,东南西北一吆喝,村北口集合,一二十人,浩浩荡荡,穿过秦镇南门,过秦一,过丁字路,过秦三,秦四,出北门,下石板桥,石板桥是由三块并排,长约八百米,桥中间有一会车多加了两块石板,那时秦镇周边几个村子要去河东,要去,长安,去西安的必由之路,那是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架子车,桥窄路不平,掉下桥的大有人在,好在河水不深,涨水的时候是千万不能过的,石板桥西起户县秦镇北门,东至长安沣惠桥头,桥头有几户人家,不多,七八户,记不清是北张村,还是南张村还是贺家村的了,然后便是沣惠,细柳,郭杜,边家村,早上8点左右到边家村就开始分散开,个走个的,开始了换大米的经商生涯,换大米也是一门手艺活,就看个人本事,早完早回家,迟完迟回家,换不完的,在城里随便找个地方,将就一晚,第二天继续……一趟下来,挣个三五十块,辛苦归辛苦,农村人吗,也是一个挣钱门路。

就这样换大米便应运而生了,南留村周边邻村较富,年轻人下不了这份苦,只有南留村的年轻人,才能看上这又苦又累又丢面子的活。

就这样直至市场开放,农村人城里人不愁了吃穿,这个行业自然消失,但就这六七的时光,南留村一部分人,换了新自行车,盖了新房子,儿子取上了媳妇,女子出嫁也体面多了。以至于后来一部分南留村的小伙们外出做建筑工的,经商做生意的,收包谷做饲料加工的,临坊大原打井的,在家乡开办砖瓦窑,水泥预制板厂的,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各行各业都有,改革开放后南留村也敢说一句话,咱有钱了。

那是南留村那一代人的历史,一代人的酸甜苦辣,郭达成就了一个小品,但谁又能懂南留村的那个时代的艰辛和伟大,那条被迫走出来的创业致富之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