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专业大学生实习(我在林校的求学与就业)
似乎是弹指一挥间,我来林校已经24年有余。一直以来,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可在面对教研室里的90后同事时,猛然发现我已经成了“老教师”。于是,当听到那首《时间都去哪了》的歌曲时,不免感到时光飞逝,“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当记忆的闸门被突然打开,往事便如潮水般向你涌来,那些曾经的点滴也就变得清晰。
我是河南林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洛阳林校)的一员,林校是我的家。在这里的24年,每一天过得都很平凡,然而这平凡的日子却记载了我的青春。
我和林校的往事,当从“求职”说起。1995年以后,国家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去向不再“统一分配”,而是采取“双向选择”。不过,那时的大学生就业仍然是“卖方市场”——毕业生相对于用人单位是供不应求的。我来林校工作可用“顺利”两个字来形容。记得大三暑假回家,和家人说到一年后毕业的求职。因为弟弟还在上学,家里又打算盖新房,父亲委婉地表示了想让我毕业后即就业的想法。爷爷当了一辈子教师,自然希望有人继承他的衣钵。在他看来,女孩子当教师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我读的并非师范院校,能否顺利到学校工作呢?
我是从大学同学马花茹那里知道洛阳林校的,因为她是从林校保送到东北林业大学的。在林业大学,同学中有一个组织叫老乡会。凡是来自同一省的同学,大家都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有事儿找老乡,成了大家的共识。马花茹学会计专业,我学林业经济管理,都是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同为女生,又在同一个年级,我们自然较别的老乡更亲近。她很少叫我老乡,而是喊我“牛”,我则叫她“麻花”(这是她们宿舍同学对她的昵称)。大四的第一学期,花茹准备考研。得知我打算当老师,她建议我到洛阳林校去,并给我提供了林校的通讯地址和人事科的电话。
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忙着投简历,我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在大学时,我们的计算机课很少,学校的机房空间也有限,课余时间如果到机房上机,一个小时交费两元。我有限的生活费和对于学习计算机缺乏热情,使我很少到学校的机房去,计算机操作水平自然很低。我的求职简历是在学校外面的打字室找人制作的。根据个人理解,我先在稿纸上设计了一份求职简历,把需要展示的信息列在上面。用了近一个上午的时间,总算把求职简历的表格做好了。在求职简历的空格处,我认认真真地填上个人信息。此外,把自己在大学里获得的荣誉证书和英语六级证各复印一份,又请魏正蓉同学找她的老乡帮忙,出了一份我在校的学习成绩单,盖上教务处的公章。然后,我就以快件形式邮寄给了林校。
接下来的日子是焦急的等待。随着那封邮件寄走的,是我被林校接纳的愿望。每当看到有同学接到用人单位的回信时,我的心里不免犯嘀咕:我的信邮到林校了吗?会不会半路上弄丢了?半个多月以后,我等来了林校人事科的回信(对照笔迹,那封信应该是李瑞华老师写的)。信中说,学校已经收到我的求职简历,希望我在来年元宵节后到学校面试。
当时,北京大兴新开了一个度假村,面向大学生公开招聘。我们学院有不少同学到北京参加面试。同宿舍的老三回来说,面试中有一个问题是:“你知道瞿秋白吗?请简单讲一下他的事迹”。听到这个问题,她当场就懵了:我来度假村上班,跟瞿秋白有什么关系?最终,她落选了。
鉴于老三的面试经历,对于到林校的面试,我的心中不免紧张。心想:学校的面试会问些什么呢?是考我的专业知识,还是让我试讲?这些不得而知,但又都有可能。
元宵节过后,到了我去林校面试的日子。高中同学王俊玲在洛阳工学院,她们正常开学。我之前没有到过洛阳,便和她一起,当晚住在她的宿舍里。第二天,她陪我一起来林校面试。接待我的是人事科科长姚方老师。姚老师很热情,和我聊了几句后,她从抽屉里拿出我寄给学校的求职简历,把我带到房国华书记的办公室。听了姚老师的介绍后,房书记快速翻看了我的求职简历,说“字写得不错”,然后问我“这上面的信息是你写的吗?”似乎为了验证我的话,他让我在一张纸上签了名。之后,他问我什么时候返校。并告诉我,学校计划招聘新教师,会把我的情况上报给省林业厅。不足二十分钟,困扰我两个多月的面试就结束了。
大四第二学期,同学们在忙于择业的同时,开始准备毕业论文。四月初的一天,我突然接到经济管理学院副书记韩松岭老师的电话,让我到学校招待所参加河南省林业厅的面试。当年,河南省林业厅计划为洛阳林校招聘两名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我们专业有近二十名同学参加面试。河南省林业厅人事教育处去了两人到东北林大招聘,对我面试的是李志峰处长。听了我的自我介绍,他告诉我,“林校已经把你的情况上报到厅里。如果你现在还愿意到林校的话,我们回去后就通知林校和你签合同。”我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很快,我收到了林校寄来的空白合同书。我填写后,到学校盖了章,又以快件寄回。东北林大要求毕业生在五一节前上交个人的用工合同,否则,就需要在九月份后到校改签报到证。眼看着距离五一节越来越近,我还没有收到林校寄给我的劳动合同。中间,我曾给林校人事科打过一次电话,询问合同办理情况,得知劳动合同需到河南省林业厅报备。劳动节前三天,我终于收到林校寄回的合同,一颗悬着的心得以安放。
1997年7月4日,我到洛阳林校人事科报到。至此,我成了林校的一员,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文/牛永超 《绿色中国》2021.9B)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