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春节习俗(代县传统习俗之除夕)
做隔年饭:把某种饭在年前做好,年后食用,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代县的隔年饭有两种,一种是除夕清早用小米和大来做的捞饭,捞饭有黄有白,是人们心目中“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捞饭上要安一些核桃、红枣之类干果,意为年年有余、子孙满堂另一种隔年饭是中午做的年糕,代县人叫隔年糕,借糕与高的谐音,讨“连年高升”之意隔年饭在接神时就开始食用,其余的隔年饭则在过年后逐日享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灵丘县春节习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灵丘县春节习俗
做隔年饭:把某种饭在年前做好,年后食用,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代县的隔年饭有两种,一种是除夕清早用小米和大来做的捞饭,捞饭有黄有白,是人们心目中“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捞饭上要安一些核桃、红枣之类干果,意为年年有余、子孙满堂。另一种隔年饭是中午做的年糕,代县人叫隔年糕,借糕与高的谐音,讨“连年高升”之意。隔年饭在接神时就开始食用,其余的隔年饭则在过年后逐日享用。
摆供:做供菜、供神祗,代县俗称摆供,是除夕这天几乎家家户户必做的功课。除夕这天一大早,家庭主妇便开始做供品。供品由供菜、捞饭和供馍组成。供菜共八大碗,是用煮熟的白菜、红萝卜、刀豆角、金针菜、海带、豆腐、粉条,以及油炸豆腐、油炸山药等素菜做成的。捞饭是把大米煮熟,捞在一个小碗里成型后,倒扣在小碟里做成的。供馍有四种,天地神前供的是“牛羊大祭”,由古代供三牲演化而来。代县的牛羊大祭是用白面做的,样式是中间扁宽,两头窄长,两端弯回来后安两个红枣,白色的祭体象征牛羊的躯体,两颗红枣代表牛羊的眼睛,是供品的最高制式。菩萨面前供的是“莲花供”——是一种在普通馍上面再装饰一圈莲花瓣的供馍。大仙、财神、灶神前供的是元宝馍馍:一种元宝样式的馍馍。神主前供的是代县俗称“点心”的普通供馍。这些供菜、供馍要在中午前做好后供在各个神祗像前,直供到初一,在中午前才撤下来,供全家人中午食用。
贴对联:除夕贴对联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代县也不例外。多数人家一般在腊月就将对联写好,除夕的上午贴出去。也有的人家讲究贴双日不贴单日,如是腊月三十过年,就在三十上午贴,如是腊月二十九过年,则在腊月二十八就贴出去了。代县的对联除在房柱上和门柱上贴外,凡是与人紧密相关的地方都要贴。羊圈上贴的对联是“大羊日日盛,小羊年年增”;大牲畜圈上的对联是“六畜兴旺,牛羊满圈”;粮仓上的对联是“五谷丰登,粮多囤满”;猪圈上的单联是“猪胖肥多”鸡窝上的单联是“鸡肥蛋大”,树株上的单联是“树大根深”菜窖上的单联是“窖内藏金”。家中的神祗旁也是每年必须贴对联的地方。灶神旁贴的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天地神旁贴的是“清茶敬天地,黄纸表人心”;土地神旁贴的是:“土地门前坐,保佑一家人”而给碾神贴的是“青龙大吉”;给磨神贴的是“百虎大吉”;给井神贴的是“井深水旺”。此外,匠人的家具上,养车人家的车具和耧犁农具上也都要贴上春联,以求平安和吉祥。
垒旺火:垒旺火是代县的传统习俗。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吃人,为此,人们每年过年时都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被年吃掉。有一年,年到一家屋里吃人时,碰倒油灯,燃着了地上的柴草,屋里顿时火焰四起,吓得年赶紧逃跑了。通过这次着火,人们便知道年最怕火焰,于是每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垒一个大旺火,子夜时分一起点着了,由于旺火点着后烟尘滚滚,火光冲天,年便再也不敢出来为害。从此,人们每年都能平平安安度过春节。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代县垒旺火用的是轩岗出产的焦性块炭,代县人俗称旺火炭,因这种炭焦性大,易粘结,火焰旺,就成为代县垒旺火的专用炭。旺火一般在除夕的中午前垒好,垒好后,在顶部立一块贴着“旺气冲天”的长条炭。
守岁:贴好对联,垒好旺火,摆好供菜后,家长便会让人在当院响三个大炮,宣告全家正式进人过年仪程(旧时叫安神)。从这时候开始,出嫁的闺女、外甥就不能再来登门,家人也不能随便外出走动,全家人都要守在家中开始熬年(即守岁)。代县人熬年时不吃年夜饭,而是吃干果、水果之类零食,吃的东西还大有讲究:吃瓜子大豆,祈求一年脆头;吃柿子苹果,祈求四季平安;吃红枣、花生、桂圆,祈求子女早生贵子。入夜后,家里家外要点亮蜡烛、灯笼,各个神祗前要点亮灯碗碗,使整个庭院一派通明。这时,小孩们聚在一起打牌逗乐,大人们边吃零食边谈天说地,主妇们则精心整理全家人的新衣服,让大人小孩在接神后穿戴。
接神:民俗认为,众神在腊月二十三上天后,新年之始又在玉帝的安排下来管理人间,为了让神祗能给本家赐福,各家便用最隆重的礼仪来迎接神祗的到来。接神为新旧年之分野,当夜交子正时,由当家的男子把旺火点着,带壮年们把旺火扇旺,小孩们把鞭炮放响。旺火着旺后,男主人在院里摆好天地桌,摆上供,焚上香,在“钱粮盆”内把黄表纸,金银元宝焚烧之后,便率领全家老小一起行叩拜大礼,庄重地迎接众神降临。接过神后,女主人给供在屋里的各位神祗烧香磕头。男主人给院里的各位神祗烧香磕头,俗话说;一个爷爷一柱香,一个奶奶一盏灯,因过去人家供的神祗很多,男女主人烧香磕头要进行好长一段时间。敬神结束后,女主人会拿出家中逢九年成员的红腰子(布制背心式样)和红裤带,在旺火上烤一下,为逢九的家人接旺气。随后,还要端出一些元宝馍馍在旺火上烧烤一番,希望家中人人都能沾新年的旺气。这时候,屋内灯火通明,庭前火光熊熊,震天的炮竹响成一片,除夕的热闹气氛推演到最高潮。
吃年夜饭:按代县习俗,将接神议程全部进行完后,才开始吃年夜饭。不过,代县旧俗中没有吃年夜饭的说法,而是叫吃接神菜。吃饭前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喝一碗红糖水,认为只有喝了糖水后小孩才算长大一岁,大人才会生活甜蜜。喝过糖水后才吃接神菜。接神菜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锅用白菜、红萝卜、刀豆角、海带、金针菜、油炸豆腐、粉条等做成的素菜;一部分是由除夕做的油炸糕、旺火上烤过的元宝馍馍和糖馍馍组成的主食。吃接神菜时不分在碗里吃,而是全家人围成一圈,大家一起从锅里挟菜吃。带着过年的兴奋,大家团聚而食,过年的和乐气氛达到高潮。
拜年:代县人过年后的第一宗大事便是拜年。拜年分家拜和族拜,家拜在吃过接神菜后便开始,由家中的小辈向长辈拜年。族拜在大年初一吃过早饭后进行,由五服内的晚辈向长辈拜年。拜年时,大人小孩都要穿戴一新,小辈对长辈施拜礼时,不能同时面对两个长辈,也不能两个小辈同时对一个长辈,要一个小辈对一个长辈逐个地拜;拜时要大声呼唤长辈的尊称,边施礼边祝“过了年好!”。长辈听到后,要大声接应“好!”,并给小辈一份压岁钱,以示关怀。
祭祖:民谚云:“先接神,后祭祖”,祭祖是代县大年初一必须举行的仪式。祭祖有几种形式,一种是有宗祠的大家族把所有在家过年的族人集中起来,在祠堂里进行祭祀,没祠堂的人家,有的将祖先牌位摆在在家中进行祭祀,更多的人家选择到墓地进行瞻拜,特别是近几年,墓地祭祀蔚然成风,每年初一和初二的上午,墓地集中的大道上,祭祖的人们穿红挂绿、携儿带女,相拥而至,此时野外的热闹程度胜似街头闹市。
迎喜神:迎喜神是代县老百姓过年时最活跃、最放松的一项活动。一般在年后的第一个庚日或戊日上午进行,届时,村民扶老携幼,撵羊牵驴,相拥着向喜神降临的方向行进。至旷野后,由年长者捏土焚香、摆供敬纸,大家随后磕头行礼,燃放炮竹。有兴致的人还要大吼几声,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如果此时能惊起一只野兔或野鸡,大家一起惊喜呼喊,喜庆气氛便更加浓烈。
接财神:正月初二为接财神日,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接活动。传统的迎接仪式是:初二凌晨太阳出宫之前,在院中央点燃一座柴草旺火,燃放一阵炮竹,然后在财神像前摆供上香,迎接财神的光临。因有人担心自家接迟了财神会被别人家接走,因此会早早起来点火放炮。因人们起床的时间不一致,接财神的时间也就没有除夕接神时那样集中,往往是什么时候起来就什么时候点火放炮,连绵的炮竹声要从后半夜一直响到大天亮。
在如今越来越精简的过年氛围中,我代县人民还最大程度保留了上述仪程,不得不说,在这边过年还是很有年味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