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1)

建筑职称

是指从事建筑专业技术水平所达到的程度的技术职务的称谓,即职称。是由当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定期评审的,可以自己申请,单位申报,当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集中评审公示。技术职务可以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

一般先从初级申报,初级可以分技术员和助理工程师;中级就是工程师;而高级可分副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教授级、研究员级)工程师之分。

一、职称类别

一、专业技术资格职称

  1、高级职称(正高级、副高级)

  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高级统计师等

  2、中级职称

  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等

  3、初级职称

  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助理经济师、经济员、助理统计师、统计员等。

  • 建筑勘察设计行业24个专业: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2)

  • 建筑施工、监理、市政工程、质量监督10个专业: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3)

  • 建筑管理、监理、工程造价编制、审核部门2个专业: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4)

  • 城市建设领域9个专业: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5)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6)

二、注册执业资格

  注册建造师、注册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 、注册消防师等

三、项目经理

  三级项目经理不分专业

  一级、二级项目经理分别由一级、二级建造师取代,已经停办。  

四、建筑九大员从业资格

  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试验员、测量员、预算员。(注:造价员由预算员取代,已经停办。)

五、建筑技术工人(133个工种)

防水工、油漆工、抹灰工、钢筋工、架子工、测量工、混凝土工、模板工、木工、砌筑工、镶贴工、石作业工、水电工、瓦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管道工、通风工、低压电工、维修电工、安装电工等。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7)

二、职称作用

1、建筑行业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为用人单位提供保证。

建筑行业职称是资质企业提升的必须条件。建筑行业职称对资质企业来说,职称是企业开业,资质等级评定、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必须条件。所以如果你有了建筑行业的职称,会收到更多企业的青睐,选择多了,路自然就宽广了。

  

2、建筑行业职称可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地位,改善他们的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同时也与职务升迁挂钩,是求职的通行证,同时也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在建筑行业,好工作,升职,加薪,担任中高层领导职务,较高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丰厚的经济收入都与职称密不可分。

  

3、建筑行业职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专业中级职务,并任职满3年才满条件报考注册监理工程师,获得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才可以申报高级工程师。在建筑行业求发展,你不可能到了30岁、40岁底层还是做技术员,想要向上爬,职称就是目标和方向,如果你有了相应的学历和资历,考职称是水到渠成的事儿。而如果你有了职称,你在行业领域内继续发展,晋升,加薪都不再是奢求。很多时候用人单位会依据职称、学历聘用优秀人才。当企业提拔人才时,首先考虑的是职称和个人的工作能力,那时,职称就会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中级或高级职称将带给你事业的另一高点。  

4、建筑行业职称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是社会地位和价值的体现。

建筑行业职称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同时也是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在目前中国的现状下,职称主要代表社会地位,有高职称的人享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福利待遇。

三、职称条件

建筑工程专业职称分三个级别:初级(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以下是各级别建筑工程师职称评审条件:

技术员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8)

申报建筑工程技术员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当年内经考核评审确认;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中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 年以上,经考核评审确认。

助理工程师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9)

申报建筑工程助理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双学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当年内经考核评审确认;

2.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 年以上,经考核评审确认;

3.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3 年以上,取得并被聘任技术员职务 2 年以上;

4.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中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5 年以上,取得并被聘任技术员职务 4 年以上。

工程师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10)

申报建筑工程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当年内经考核评审确认;

2.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双学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3 年以上,取得并被聘任助理工程师工作 3 年以上;

3.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5 年以上,或理工类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7 年以上,取得并被聘任助理工程师工作 4 年以上。

高级工程师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11)

申报建筑工程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并被聘任工程师工作 2 年以上;

2.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8 年以上,取得并被聘任工程师工作 5 年以上;

3.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0 年以上,取得并被聘任工程师工作 5 年以上。

正高级工程师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12)

申报正高级工程师,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7 年以上,取得并被聘任高级工程师工作 5 年以上;

2.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3 年以上,取得并被聘任高级工程师工作 5 年以上;

3.理工类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5 年以上,取得并被聘任高级工程师工作 5 年以上。

四、职称步骤

第一步:申报等级

学员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以及条件来确定自己需要哪一等级职称证书,职称评审是有一定的顺序。

第二步:评审条件

符合条件就可以申报职称了,如果不符合条件,就要尽量去弥补,比如学历不够或者年限不够。

一般来讲,大多数学员都是符合中级职称申报条件的,大专以上学历就可以申报了,但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要多一些并且严格一些。

第三步:准备材料

确定自己可以申报职称之后,就要开始准备职称材料了,初级职称评审需要的材料并不多,但是中高级涉及的材料较多,必须提前7-8个月提前准备。

第四步:职称申报

找职称代理单位评审职称的话,在资料准备完成之后,将由职称申报老师来检查,是否按照要求填写,是否有填写错误的地方,是否有遗漏的资料,是否按照要求装订等等。

第五步:上报资料

在资料检查之后,职称申报老师就要将学员的资料送往人社局进行评审,等待人社局的评审专家的结果。

第六步:名单公示

在专家评审完成之后,对于符合要求的学员会在人社局的官方网站上面进行公示,为期一周,公示期间无异议,就会按照名单打印证书,然后下发给代理单位。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13)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14)

“申报”就“拿证”相信很多才接触职称评审的朋友们以为评审职称也就这两个步骤,只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申报材料,再提交,就坐等拿证了?

其实不然,在申报时,隐藏的步骤还有很多,比如论文查询网站、准备业绩资料等等。职称评审,越往上越难评,除了要求越来越复杂以外,每年通过名额也会是越来越少。

提交职称申报资料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15)

人社局进行审核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16)

初审通过线下提交纸质材料

(不通过退回)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17)

评委会进行专家评审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18)

通过后公示

职称评审手续和流程(职称评审类别作用)(19)

颁发电子版证书

为大家整理了评审时最容易出错的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业绩问题

业绩往往是评审时最容易出错,业绩质量、资料提供是否齐全等等问题都是阻碍的关键。

论文问题

虽然论文没有做评审要求,但实际上提供论文会大大提高自己的评审通过率,所以中级和高级职称评审都是需要提供论文材料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检查:论文发表专业是否和评审专业相符合、发表时间与要求时间是否相符、发表的期刊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等等。

盖章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忽视的问题,不仅评审表需要盖章,还有很多业绩材料也需要盖章签字,评审表上盖章位置不能盖错,最好直接是单位的公章,不能直接盖项目章或者单位人事的章之类的。一定要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来执行,盖章在整理评审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核对好,千万不要出错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