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

【读毛年谱(211)】1940年,毛泽东47岁。


1940年4月4日,毛泽东为“四四”儿童节题词:“天天向上”。(这一篇适合六一节发布)

抗战期间,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

毛泽东非常关心边区儿童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陈列中央苏区时期共产儿童团员使用的值日带和红领巾:

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1)

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2)

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创办了一份石印的4开小报《边区儿童》,目的是为了教育引导孩子们在战争环境中茁壮成长。毛泽东得知后,亲笔为这份儿童小报的创刊题词:

儿童们起来,学习做一个自由解放的中国国民,学习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争取自由解放的方法,把自己变成新时代的主人翁。

1938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柳林村建立“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即延安保育院,毛泽东专门题字两副:

好好的保育儿童。

为教育后代而努力。

毛泽东曾三次专门为“四四”儿童节题词:

1940年4月4日,毛泽东为儿童节题词:“天天向上”;

1941年4月4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举行儿童节庆祝活动,毛泽东题词:“好生保育儿童”;

1942年4月,延安纪念儿童节,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

三次题词,体现出毛泽东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热情关怀和殷切期望。(参见 郑学富:《抗战期间,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人民政协报》2018年5月31日)

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3)

民国儿童节为什么要定在4月4日呢?

关于儿童节来源,得从20世纪初说起。1900年,瑞典教育家艾伦凯发表了一个声讨旧教育的檄文《儿童的世纪》,提出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引爆舆论,欧美“儿童中心主义”开始在这个世纪之初蓬勃发展。

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儿童中心主义”论者杜威来到中国游历演讲,推崇新文化的中国人很快接受了这一新思想。

1921年,以关注儿童幸福和身心发展为目的,世界各国代表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成立了“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事业组织。

1925年,该促进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第一次儿童幸福国际大会,包括中国在内的54个国家700余名代表与会。大会制定了保护儿童的5条原则,各国签字遵行,这就是著名的《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其内容大概是:

允许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对遭受疾病饥饿生活困苦的儿童给予医治救助,对愚钝的儿童进行帮助,对犯罪的儿童施行教化,对孤苦残疾的儿童设法收容;禁止虐待儿童;儿童享有优先保护权及努力培养儿童成为社会栋梁等。

在这种国际形势下,1928年4月4日,具有西方基督教慈善机构背景的中华慈幼协会在上海成立了,理事长是孔祥熙。中华慈幼协会成立后,与美国相关慈幼机构合作,寻求资金救助中国贫穷儿童。

1931年3月7日,中华慈幼协会向上海市社会局提出申请,请求设立4月4日儿童节。国民政府就把这一天作为儿童节。一些大城市,从1932年4月4日开始过上第一个儿童节。随着国民政府颁布了《儿童节纪念办法》,1935年儿童节正式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城乡各小学举行儿童节纪念活动。

新中国改为六一儿童节

1942年6月10日,德国的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140人和全部的婴儿,并把剩下的妇女和90多名儿童押送到集中营,最终侥幸活到被解救的寥寥无几。

1949年11月,为了纪念1942年6月被纳粹德国剿杀的捷克儿童,由苏联牵头的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建议,把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次月(也就是12月23日),中国政府决定把“六一”国际儿童节定为中国的儿童节。至此,旧中国“四四”儿童节废止。

1950年6月1日,是建国后第一个儿童节,毛泽东再次为儿童节题词:“庆祝儿童节”。

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4)

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抗战时期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