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电影完整免费(长篇小说罪与罚)
文/马家骏
《罪与罚》是暴露文学的伟大作品。它在灰蒙蒙、死沉沉、臭烘烘的城市贫民窟背景上,揭示了专制主义压追下与资本主义剥削下,住在肮脏小胡同和潮湿地下室的小人物们走投无路和被社会吃掉的惨景。马尔美拉多夫一家的遭遇即是城市下层人的缩影。这个贫困的小官吏借酒浇愁,最后被马车压死。他的大女儿索尼亚为了养活弟妹不得不去卖淫。他的妻子最后发了疯。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失学失业,经常挨饿。他的妹妹杜尼亚为了供养哥哥求学而决定嫁有钱人以出卖自己。那些被诬赖的油漆匠、经常怀孕打胎的洗衣妇……陀思妥耶夫斯基怀着痛楚描写了一个任人宰割的俄罗斯,一个赤贫、受凌辱、走到了绝境的市民世界。
小说的主人公罗季昂·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个大学生。他衣衫褛褴、破帽遮颜、没钱吃饭、欠下房钱,深感社会的不公平。这个身材苗条、温文英俊的青年处在走投无路的境地。拉斯柯尔尼科夫离群索居,精神恍惚,整日沉思,孤独自白。这个过分紧张、易受刺激、患了忧郁症的青年从感受不公平出发,内心产生着矛盾:一方面憎恶不公平,有反叛精神,另一方面从个人主义出发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庸时人,另一类是天才超人。伟大人物就是踏过平庸人的尸体和血泊而在历史上作出了贡献。杀人最多的就成了拿破仑、穆罕默德。他自认是不平凡的人,要当拿破仑,就要试试杀人的勇气。而要杀的是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他看老太婆是吸血者,是黑暗剥削社会的一部分,反抗社会而杀死其中一个成员是应该的,是除掉剥削者。老太婆卑微而没有人类价值可言,她不过是虱子,捏死虱子的勇气如果也没有,是不能当拿破仑的。杀人是他对自已理论的验证。而杀人之后(同时还杀了老太婆无辜的异母妹妹),他的内心更不平静。杀了人对谁都没有好处,他良心受到谴责,他的理论破产,他感到杀死的是他自己,杀死的是一个原则——人道主义,他陷入无限痛苦之中,最终在索尼亚的感召下,他向警察局自首。他在狱中从索尼亚的爱情和善良规劝中获得心灵平静与新生,走向流放地。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拉斯柯尔尼科夫作为一个用超人哲学反社会的分子来描写。作为超人思想的提出者尼采,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奉为导师。但是,陀思妥耶大斯基自己在字里行间并不赞成这种超人哲学。他把这种思想加在主人公身上,把主人公作为反叛的知识分子加以否定,并进而让主人公忏博,从而宣传改恶向善的思想。用宗教道德洗涤内心的罪恶,否则将受到自身良心的惩罚。良心的惩罚远比刑罚严酷千万倍。而改恶向善才是克服社会矛盾的途径。陪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改变,作者还写了斯维德里加依洛夫的改恶向善。小说在良心忏悔的敦鼓上,表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十分错误的思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心理现实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他最善于写畸零人、精神病忠者、被损害和被扭曲的人变态或病态心理者的最隐秘的精神世界、最微妙的心理变化,最复杂的思想矛盾、最反常和难以捉摸的古怪念头。如写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心理:在杀人之前,他经过内心不断的冲突,逐步明确要除掉 “虱子”的思想;在杀人之际,像是不由自主的梦游人在行动;在杀人之后,他精神恍惚。都像是罪人在写自己的隐秘。小说写了许多的梦境和遐想:主人公梦见童年时看到一群醉汉乱棍打死一匹马,梦见走进空屋再次用斧乱砍老太婆,和警察局侦查科长波尔菲里谈话后耽心被识破的遐想;斯维德里加依洛夫自杀前梦见花朵,棺材和跳水的少女……都揭示着人物的内在心理的矛盾与变化。作者写人物心理时,在俄国文学史上创造性地使用今日叫做“意识流”的手法。这最突出表现在拉斯柯尔尼科夫杀老太婆之前,从头天夜里没睡好,到缝斧头套,到下楼上街,到拉老太婆家的门铃,人物的潜意识、联想,思考、回忆猜测从未间断,它不停的涌现,使读者洞若观火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复调小说这种叙述体裁。过去的小说都是由统一的叙述人来讲出一切人物的声音,或者说所有人物都经由叙述人用统一声调讲它们的一切,因此它们像是单调齐声歌唱。陀思要耶夫斯基的小说中的人物,虽是作者的创造物,但是人物是客体的,独立于叙述人之外的。每个人物有他的声音,叙述人不过是其中一个声音,于是就形成复调的多声部合唱。在《罪与罚》中,叙述人讲述拉斯柯尔尼科夫活动时,逐步退隐,而由主人公自己单独用其声音而非由叙述人声音向读者表述其内心。人物主要不是被写成什么样子,而是在自己的意识里成为什么样子,小说中长篇述说、对话、争论时,也是人物自己声音在表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是惊心动魄和骇人听闻的人与事,所以小说中常在平凡之中出现出人意料的突转,情节发展中的戏剧性由急转弯的大起大落体现出来。《罪与罚》中有许多的突转:突然索尼亚拿出30卢布,突然马尔拉美多夫被压死,突然卢仁从索尼亚身上搜出钱,突然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了丽扎韦塔……这类起伏跌宕造成紧张的情势,反映生活的动荡、人们情绪思想的不安定。
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悲剧、美与恶、艺术上的描写来说,他是继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之后的巨匠。但他又是一个“恶毒的天才”,他的作品中的反动说教和颓废思想,却是应该剔除的。
(注:本文作者已经授权本头条)
(马家骏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原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原会长、陕西诗词学会原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原常务理事、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独著有《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学史的新阶段》、《诗歌探艺》、《世界文学探究》等12种;与女儿马晓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等4种;主编有《世界文学史》(3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编辑有《欧美现代派文学30讲》等4种;参编合著有《马列文论百题》、《文化学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40多种。
名列《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英文第27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外俄罗斯学专家名录》(俄文版)、《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40余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