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什么(朱棣为什么要派宦官郑和为外交官七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是一位人人称道的雄主,他曾做了一件震烁古今内外的大事。从永乐三年一直到宣德五年,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三十多个国家。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还要早半个多世纪。
(图为郑和下西洋的纪念公园)
前面已经说过,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不仅仅是为了向世界各国展示大明的综合实力,提高大明的国际地位,他更是为了和各国建交一个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国际秩序,真正实现天下大同的梦想。既然下西洋运动如此重要,出使的外交官自然也格外重要,那么朱棣为什么偏偏挑中了一个宦官郑和?难道泱泱大明真的没有人了吗?
(图为郑和下西洋)
第一,郑和综合素质教高。袁忠彻在《古今识鉴》记载道,“身高七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如洪钟。才负经纬,文通孔孟,博辩机敏,长于智略,知兵善战”。说这郑和个子很高,腰围也很粗,国字脸,眉目分明,样貌十分俊美,还动作敏捷,声如洪钟。在我的脑子里,一直觉得太监都是不男不女,阴阳怪气之人,看到郑和外貌的描述,我彻底无语了,开始还产生了对这记载真实性的怀疑。但是仔细一想应该是真的,朱棣如此重视下西洋,如果郑和外貌上不出众,自然不适合当外交官,朱棣自然不会选他了。里面还说郑和知识丰富,博辩机敏,这是外交官必须有的才华和口才,说他长于智略,知兵善战,当时海上还有海盗抢掠,不是很太平,那么郑和深通兵法,具有军事才能,自然也比别人要合适多了。
(图为郑和的画像)
第二,郑和靖难时屡立大功,深得朱棣的信赖。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郑和成年后,跟着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史书上记载,马三保在河北郑州(现今为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战役中,为燕王朱棣立下赫赫战功。他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
第三,郑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郑和从小就从其父亲那里得到有关的航海知识。在郑和担任内宫监太监时,曾经营造宫殿,监造船舶,有一定的造船经验。在郑和下西洋前,郑和还进行了两次较远距离的海上航行,积累了航海经验,提高航海技术,为下西洋远航打下了基础。
(图为郑和下西洋时用的船舶)
第四,郑和下西洋前,便有出使日本的外交经历。郑和熟悉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郑和下西洋前,朱棣曾派郑和出使暹罗、日本等国。特别是永乐二年出使日本,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使得日本国主动出兵清剿在中国沿海的倭寇,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外交上取得的这些成果让明成祖朱棣十分满意。
第五,郑和还有优越的客观条件。郑和宗教信仰很广泛,他出生在伊斯兰世家,信奉伊斯兰教,因此让其出使到很多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自然要比别人方便许多。其次,郑和也信奉佛教,还有佛教的法名,叫福善,出使佛教的国家和地区自然就是一个优势了。还有,郑和对中国传统的保护海上平安的海神妈祖(也叫天妃)也非常尊奉。这又是郑和出使的一个有利的条件。
(图为郑和下西洋起锚的纪念馆)
第六,明朝有派宦官出使的习惯。明太祖把宦官的制度写在祖训里头,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把宦官看成了家里人,比朝臣还近一步,他还怕宦官专权,特地在《皇明祖训》中立了一条规矩,要限制宦官,说宦官这些人不能够重用,只能备撒扫、给使令,最多也就是让他们出使一下而已。在洪武年间,便有很多的宦官担任正使出使。因此,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派宦官郑和出使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郑和有上面六大优势,自然是出使西洋各国的合适人选。历史证明他也没有辜负明成祖朱棣的期望,二年多年间,七下西洋,到达过三十多个国家,并和这些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认为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
-----------------------------------------------------------------------------------------------------------------------------------------------谢谢阅读,欢迎大家收藏订阅。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