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最后反扑战(二战德军仆从国)
对于喜欢二战题材的广大影迷来说,《1944爱沙尼亚》这部影片并不陌生,但相对于商业气息浓厚的好莱坞大制作来说,这部影片更像是一股清流,那么这部影片向人们展现了哪些生动内涵呢,且听峨眉慢慢道来。
话说,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立陶宛同为波罗的海的沿海城市,所以通常被人们称作波罗的海三国,其中爱沙尼亚的领土面积最小,仅为4.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瑞典或者中国甘肃省的十分之一,爱沙尼亚以东紧临俄罗斯,向南便是拉脱维亚,以北则是芬兰的港湾,爱沙尼亚人主要使用爱沙尼亚语,在早期被沙俄吞并以前是瑞典王国的属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沙俄内乱,爱沙尼亚依靠外国实现了短暂独立,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就是1940年的时候,苏联将爱沙尼亚予以吞并,相继超过5万多名爱沙尼亚人被征加入了当时的苏联红军,与此同时希特勒的纳粹铁蹄也于1941年踏入了爱沙尼亚,于是又有7万多爱沙尼亚人征入德军,这样以来爱沙尼亚受制于苏联和德国的双重牵制,随着东欧战场局势的瞬息万变,1944年3月苏联红军开始从爱沙尼亚边境组织大规模反攻。
到了同年8月份,顺利打穿爱沙尼亚边境城市纳尔瓦地区防线,在爱德军节节败退,到了9月份,苏军进入德军主动放弃的首都塔林,随后全面清剿残敌并进攻撒雷马岛,1944年12月索维半岛战役结束,至此爱沙尼亚境内德军占据的最后一个据点被拔除,爱沙尼亚全境解放,就这样直到47年后的1991年苏联解体,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才获得独立。
总得来说,这部由爱沙尼亚电影学院、芬兰戏剧学院、芬兰广播电视公司倾力打造的《1944》影片,以其独特的拍摄视角和叙事手法,给小编峨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心的小伙伴或许不难发现,这部影片上映的年份也非常特殊,没错就是2015年,正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借此纪念爱沙尼亚人民的百年民族史,更是把当年加入苏联红军和加入德国党卫军的爱沙尼亚人在战争冲突中的血泪和无耐展现的淋漓尽致,这应该就是影片导演想要表达的最终要义吧。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精彩内容,感谢小伙伴们听峨眉的这般唠叨,也更加欢迎更多朋友关注加入峨眉大家庭中,就这样我是您们的老朋友,我们下期节目更加精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