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矮身材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我国儿童矮身材发病率3)

“我们家孩子是早产儿,从小就担心会不会长不好、长不高”7月10日上午,“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走进广州,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简称“广医三院”)举办“健康成长,非你莫‘暑’”健康科普活动,由该院儿童生长发育专家共同普及儿童身高发育科学知识,提供身高管理一对一咨询,并向50个发育较为迟缓的儿童提供免费骨龄检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儿童矮身材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儿童矮身材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我国儿童矮身材发病率3)

儿童矮身材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我们家孩子是早产儿,从小就担心会不会长不好、长不高。”7月10日上午,“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走进广州,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简称“广医三院”)举办“健康成长,非你莫‘暑’”健康科普活动,由该院儿童生长发育专家共同普及儿童身高发育科学知识,提供身高管理一对一咨询,并向50个发育较为迟缓的儿童提供免费骨龄检测。

工作人员为小朋友测量身高

我国儿童矮身材发病率3%,治疗率不足1%

身高对人的影响可以体现在求学、就业、择偶等各个方面,也正是如此,身高发育成为绝大多数父母关注的生长发育问题。

身高发育的黄金期有两个关键时期——生命早期和青春期,广医三院儿童生长发育专科谭慧园介绍,一般来说,婴儿出生一个月后身长超过50厘米,出生第一年增长25厘米,这是身高发育最快的一年;第二年增长10-12厘米,3岁至青春期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长8-12厘米,持续2-3年。

母子带着孩子进行AI智能骨龄仪测试

如果孩子的生长发育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则要警惕可能出现“矮小”。中华医学会儿科内分泌学组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儿童矮身材发病率约为3%,3-15岁需要治疗的生长迟缓儿童约有700万,但因为受传统观念、认知误区和科普宣传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儿童矮身材、性早熟等生长发育疾病的治疗率不足1%。大多数矮小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社交退缩等心理或行为障碍,影响到升学、就业、交际、婚姻等一生的生活质量。

孩子长高要喝汤?错!

身高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如此重要,但家长身高管理的意识、方法却有所欠缺。

据了解,广医三院儿科门诊在义诊和科普过程中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生长发育存在一些误区,例如大量喂养、进食补品、强制孩子摸高等等,反而会带来营养失衡、早熟危害、运动损伤等问题。

“我们发现广东地区很多家长会在饭前给孩子喝汤,其实我们是不建议这么做的。”广医三院儿科教授、主任医师陈耀勇介绍,“饭前喝汤会挤占胃部空间,影响孩子后续进食和营养吸收,反而会带来营养失衡等后果。”

陈耀勇提到,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身高发育存在误区,有的认为孩子早晚都是要长高的,暂时生长缓慢也并不着急;有的家长又急功近利,恨不得孩子“睡一觉就长高”。

“我们在门诊能感觉到家长普遍都很关心孩子的身高,但真正能了解孩子身高发育情况的家长却很少。”谭慧园介绍,十个家长里可能只有1-2个家长会看“儿童生长发育曲线”,能从生长发育曲线中了解孩子在同龄人中的身高发育水平。

活动前,医院儿科团队筛选了身高发育在10%以下的儿童,提供50个免费骨龄检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后续生长发育空间,提供生长发育指导。

建议:动态监测孩子身高发育

儿童的身高60%-70%由遗传决定,但还受到儿童期营养水平、卫生保健状况、家庭生活方式 等多种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科学管理孩子的身高、及时进行干预也有可能让孩子身高“逆袭”。

孩子从受精卵开始到青春期结束整个期间,都在持续长高。广医三院儿科副主任吴繁说道,从孩子出生到孩子骨骼完全闭合前(一般男孩骨龄16岁,女孩骨龄14岁左右),身高管理都是确切有效的。比如某儿童3岁开始身高管理,坚持身高管理,从3岁到14~16岁期间,如果每年科学的身高管理可获益0.5-1cm,那么最终身高获益可达5-10cm,因此身高管理应该贯穿儿童生长发育全过程。

“我们建议从孩子3岁可以开始身高管理,”谭慧园介绍,可到儿童生长发育专科开展身高管理,一般建议频率:

幼儿期~青春前期就诊,一般1~2次/年;

青春期就诊,一般2~4次/年;

生长偏移的情况下,在医生的指引下进行调整和指引,按医嘱定期就诊。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线性生长的,没有回头路,因此推荐早管理,早获益,坚持管理,时间越长,获益越大。

(羊城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