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45分被北航录取的他(高考645分被北航录取的他)

高考645分被北航录取的他(高考645分被北航录取的他)(1)

邢益凡骨瘦如柴,只有18公斤。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郑新洽 摄影

9月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迎来了一名2021级本科新生。他叫邢益凡,在父母的陪伴下,提前入住校园爱心宿舍。

这名新生可不一般,2004年,辗转多家医院,刚6个月大的邢益凡被确诊为LAMA2-相关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渐冻症的一种,全国病友不超过百人),如今18岁的他,只有18公斤重。

但先天不健康的躯体,并没有阻止他学习的步伐,他没有放弃自己,今年高考,他以645分的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科试验班(信息类)录取。他立志要做中国的“霍金”,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世界。

“看哭了”“身体的枷锁关不住一个伟大的灵魂”“我们的困难在他面前一文不值”……面对这样一位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奇迹的小伙子,网友们深受触动,赞叹不已。

因为患病,邢益凡最大运动能力只能独坐,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站立、行走。上课坐一会儿,坚持不住就躺下听。高考前,骨折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在此情况下,凭着能动的手写下答卷,成绩依旧优异。

他向厄运挺起头颅的不屈斗志,令人深受触动。邢家人的想法很简单,邢益凡患了这样严重的疾病,被剥夺了走、跑、跳的权利,不能再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在心智上,他不该被歧视。不学习,他就会成为社会的废人。

现实中,在不少身体健康的人眼中,学习都是一种极大的负担,乃至是一种“苦役”。但对于邢益凡而言,学习却是他最大的乐趣。

一堂课最多能坚持坐着听课30分钟,剩下15分钟只能躺着听课;无法用一只手完成翻书,头也不能转动;上课、做题时只能用下巴撑在桌上支着头……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学习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叹的成绩。

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邢益凡固然应该赢得尊敬,站在他背后一直默默奉献的父母,同样令人肃然起敬。“每一天都是挑战,跟冲锋陷阵似的,如果能成功度过这一天,我们就是胜利”。一边挣钱养家,一边支持儿子的梦想,夫妻俩没一天能好好休息,哪怕是夜晚,也要两个小时醒来一次,为儿子翻身。

高考645分被北航录取的他(高考645分被北航录取的他)(2)

9月2日,北大医院组织的会诊中,父母托着邢益凡的头,帮他减少脊椎压力。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郑新洽 摄影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精心照料孩子是为人父母者的义务和责任。但是,这对直面苦难迎难而上父母,这种感人至深的人伦亲情,依然弥足珍贵。这对平凡而伟大的父母,不仅是邢益凡的依靠,也在鼓励着其他人战胜困难,洗涤着不少人的精神世界。

“折翼”天使之所以能逆风航行,也与外界帮助密切相关。得知消息后,学校不仅为邢益凡提供爱心宿舍,方便妈妈陪读、照顾,还将根据培养计划和实际情况设计专门培养方案,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保证他在大学4年得到很好的教育,帮助他实现梦想。一些学长也主动呼吁更多的人站出来一起为学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太空没重力,我就和别人一样了,可以在太空中自由翱翔”。这句话听着让人难受,但又能体会到这是属于邢益凡的浪漫。

邢益凡即将在北航开启人生崭新的诗篇,希望他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命运最怕勇敢的人,邢益凡用18年的时间诠释了坚强的力量,而身体健康的正常的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又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加油呢?

特约撰稿人 | 胡欣红(教师)

编辑 | 丁慧

实习生 | 耿心玥

校对 | 刘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