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摘抄(暮春同填柳絮词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作词)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摘抄(暮春同填柳絮词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作词)(1)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摘抄(暮春同填柳絮词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作词)(2)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摘抄(暮春同填柳絮词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作词)(3)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摘抄(暮春同填柳絮词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作词)(4)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摘抄(暮春同填柳絮词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作词)(5)

《暮春同填柳絮词》

——中国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

作词:曹雪芹、申卫东

黛玉:

倚高楼望春愁

功课忙躁狂久

社不起共解救

同临帖作业凑

宝玉得知,开心的把书字又搁过一边,仍是照旧游荡。

湘云:《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

卷起半帘香雾,

纤手自拈来,

空使啼燕妒。

且住,且住!

莫使春光别去。

~~~~~~~~~~~

时值暮春百花凋

如梦令湘云解无聊

改样填词众说好

柳花飘啊柳絮飘

美好无奈悲凉了

~~~~~~~~~~~

黛玉听了,偶然兴动,便说:“这话说的极是。我如今便请他们去。”说着,一面吩咐预备了几色果点之类,一面就打发人分头去请众人。这里他二人便拟了柳絮之题,又限出几个调来,写了绾在壁上。

探春:《南柯子》

空挂纤纤缕

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

一任东南北各分离

宝玉:

落去君休惜

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

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黛玉:《唐多令》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求

飘泊亦如人命薄

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

凭尔去,忍淹留

宝琴:《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

隋堤点缀无穷。

三春事业付东风,

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

谁家香雪帘栊?

江南江北一般同,

偏是离人恨重!

宝钗:《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

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摘抄(暮春同填柳絮词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作词)(6)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摘抄(暮春同填柳絮词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作词)(7)

《百花争艳》组歌153首 作词:申卫东

《心爱的玫瑰花》《百花争艳》组歌之113首 作词:申卫东

《钱塘看花人更红》《百花争艳》组歌之139首 作词:申卫东

《跳水中国队梦之花》《百花争艳》组歌之140首 作词:申卫东

《钱三强核弹之父》《百花争艳》组歌之141首 作词:申卫东

《金怡濂巨型计算机之父》《百花争艳》组歌之142首 作词:申卫东

《黄土之父刘东生》《百花争艳》组歌之143首 作词:申卫东

《中国女排牡丹花》《百花争艳》组歌之144首 作词:申卫东

《啊木棉花英雄花》《百花争艳》组歌之145首 作词:申卫东

《吴梦超肝胆外科之父》《百花争艳》组歌之146首 作词:申卫东

《桃花岛上看桃花》《百花争艳》组歌之147首 作词:申卫东

《南国绿树繁花绕》《百花争艳》组歌之148首 作词:申卫东

《远在他乡樱花下》《百花争艳》组歌之149首 作词:申卫东

《啊灯笼花开照小伙》《百花争艳》组歌之150首 作词:申卫东

《鸢尾花开赛马上山坡》《百花争艳》组歌之151首 作词:申卫东

《故乡千里海棠花下》《百花争艳》组歌之152首 作词:申卫东

《啊玉兰花高洁美丽》《百花争艳》组歌之153首 作词:申卫东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摘抄(暮春同填柳絮词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作词)(8)

往期回顾:

中国歌剧红楼梦四部曲歌词目录(新版 第一部、第二部) 作词:曹雪芹、申卫东等

中国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的创作思路和实践 文 : 申卫东

一部红楼曲,唱尽人间情

——听静远原创歌剧《红楼梦》有感

作者:寇立光

第一场《红楼开篇》(新版) 作词:申卫东等

第二场《小玉儿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新版)作词:申卫东

第三场《焦大震怒顽童闹学 贾敬庆寿宁府排宴》(新版)作词:申卫东等

陈波文独舞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读四书宝钗二劝郎》词曲:申卫东 演唱:渠海涛

中国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士隐失女解好了歌》作词 曹雪芹、申卫东

中国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不忍弃父父劝北上》 作词:曹雪芹、申卫东

中国歌剧红楼梦三部曲片段《同饮尴尬心不安》作词:曹雪芹、申卫东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摘抄(暮春同填柳絮词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片段作词)(9)

静远,本名:申卫东,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员,从少年时就酷爱音乐。近十年在大学的教学中喜爱阅读红楼梦,并创作红楼梦歌曲及其他词曲800多首,被海内外媒体转载。创作中国歌剧红楼梦四部曲目录、歌词、歌曲220多首,歌曲中融入了昆曲、豫剧等中国音乐元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