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的真实原因(明朝的灭亡到底是不是崇祯皇帝一手造成的)

这期来说明朝,本文的观点只代表作者个人,只是作者在多年之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读了大量的史料所提炼的精华,咱们砍去多余的枝枝叶叶,只保留主干,争取能让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读懂明朝。

首先,这个朝代的开创是中国唯一的真正的农民起义。中国所有的起义不计其数,但其他起义要么是高层内斗,要么是大土豪发动了农民进行起义,但开国者朱元璋是货真价实的社会最底层平民,是真的差点被饿死当过乞丐而造反成功的皇帝,没有之一。另外说明一点,历史上北伐统一全国的几乎没有成功的,自古以来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因为早期的中原文明发迹于北方,明朝北伐成功算一个,另外一个就是蒋介石的民国也取得了最终胜利。

这也是汉人所建立的最后一个集权制王朝。另外还有个概念要搞清楚,秦朝之前的朝代由于是家族王朝实行的是分封宗法制,是真正的封建王朝,秦之后的王朝严格说起来其实叫中央集权制帝国。说起明朝,很多人都不敢多说话,因为这个朝代的粉丝太多,带有一些浓厚的情感偏见,导致很多作者的文章被明粉们骂成一片,对作者进行了严重的人格攻击,也是让我开了眼界,下面附上一副明粉们制作的明朝版图,我看了后当时就把我逗乐了。

明朝的灭亡的真实原因(明朝的灭亡到底是不是崇祯皇帝一手造成的)(1)

明粉心中的大明帝国

好家伙,仿佛整个亚洲都是中国的,而且明粉们一开口就是喊口号,在各大平台都能看到很多弹幕“终其一朝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实际上明朝的版图基本上有多大呢,再看一张地图。

明朝的灭亡的真实原因(明朝的灭亡到底是不是崇祯皇帝一手造成的)(2)

实际中的明朝版图

实际上,这张地图都是夸大了明朝的实力,南亚的一些国家仅仅被明朝统治了极端的时间,而且后期东北几乎全部丢失,西藏内蒙古也失去了控制权,明朝实际上跟宋朝是差不多的,势力范围被打回了中原。

咱们不说别的皇帝,要是每个皇帝都说那得说几天几夜,搞的枝叶茂盛太复杂反而让读者摸不清头绪,咱们就说最后一个还算是大一统的皇帝吧,崇祯。

首先,这位皇帝是有很多优点的,勤政治国,为国操劳,不近女色,放在太平盛世那绝对是一位中兴之主的牛人。但偏偏崇祯的命不好,到了他接班的时候整个帝国已经是危机四伏破烂不堪。这个时候他的缺点性格多疑刚愎自用就暴露出严重的问题来了,大上一期我就说了集权制的优缺点,尤其是到了封建王朝的尾声明清两朝,皇帝废除了宰相制度集大权于一身,整个帝国的运转跟皇帝一个人有主要的关系。碰上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帝国会飞速的前进扩张,碰到个无才得皇帝反而会加速帝国的衰落。而崇祯恰恰是后者,身为门外汉的他对帝国的军事防御问题频繁的干涉,有句话说的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才会达到最佳效果,可是崇祯不懂这个道理。

明朝的灭亡的真实原因(明朝的灭亡到底是不是崇祯皇帝一手造成的)(3)

崇祯皇帝画像

起初后金势力很小的时候,明朝已经决定要将它扼杀在摇篮之中,并派出三路大军进行围剿,那会整个东北还在明朝的控制之中。但由于用人失误,而且没有统一的指挥官,造成三路大军没有按统一的时间合兵一处,被后金各个击破。大家都知道后金人数虽然极少,但马上民族战斗力却极大,此战导致明帝国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元气大伤,明帝国迅速丢失了东北,势力范围退居到长城附近。

之后,崇祯中了大清的反间计,误杀了能够挽救大明帝国的重量级人物袁崇焕,这个时候后金开始做大了,已经改名大清朝。到了帝国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刻,皇帝应该做的应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能放手一搏赌一把。但是崇祯没有这种能力,从小到大的一些经历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性格多疑刚愎自用的人物,造成整个帝国军事高级将领被杀被流放被降级的不在少数。这只是在军事上,在朝廷中崇祯一朝也是破了个世界纪录,换了19任内阁首辅。

其次是崇祯作为一位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出尔反尔,在保卫京城的战斗中答应给参战百姓每人20两银子用于养家糊口,结果敌人退兵后崇祯觉得安全了没有兑现,降低了皇帝的权威和信誉。到了后来李自成过来的时候,再也没有人肯为他卖命,身边只有王承恩这个大太监陪他殉葬,大臣们再也不来上朝了。

再说说李自成,原本是明朝体制内的公务员,朝廷改制后裁撤了全国的驿站但没有处理好善后事宜,导致李自成失业了。大量人员的失业吃不上饭当然要造反了,那么问题来了,朝廷明知道这是一步险棋,为什么还要冒险执行呢?这就要说说明朝的制度了。明朝并没有完全实行秦朝的郡县制度,而是仿制汉朝的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制度。前面已经说了,分封制王朝是家族势力,这就导致朱元璋死后各个藩王逐渐做大,形成了割据军阀,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独立王国,这也是导致朱棣夺了建文帝皇位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建文帝被推翻的主要原因是太年轻太急切没有管理国家的能力和经验,由于太着急削藩没有实行国家的平稳过度,反而丢了帝位,人也失踪了,下落不明。

下面咱们再来看看明朝的经济。由于各位王爷形成的独立王国,导致大量的钱财没有进入国库,而崇祯皇帝脖子又比较硬,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导致用了最高成本来解决和满人的边疆问题,国家是越来越穷,最后连崇祯的私房钱都花完了,不但没有灭掉大清反而加速了国家的衰落。没有钱只能对百姓加大税收力度,大量民脂民膏的搜刮造成百姓生活更加的艰难,更多的人又加入到农民起义军中,形成了恶性循环。

再来看看郑和七次下西洋,明朝确实是拥有当时世界上最牛的海军,那规模之大那气势之磅礴震撼了世界,最远甚至都到了红海附近。但是没有实际意义,后来的哥伦布凭借几条小破船还发现了新大陆呢,后来又发现了大量的白银矿藏,建立了殖民地。而明朝呢耗尽了国库的资源,只是在到处炫耀天朝上国地大物博,没有对外进行殖民地发展计划,不仅没有产生收益,搞的国库都捉襟见肘,所以后来的皇帝只能停止这一出海活动。

明朝的灭亡的真实原因(明朝的灭亡到底是不是崇祯皇帝一手造成的)(4)

郑和下西洋

蒋介石后来总结了明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明朝虽然没有汉朝卫青霍去病那样的战神人物,但还是有救的,还是有很多军事人才的,一个主要的人物就是洪承畴,打的李自成仅剩17人逃入深山老林。这个时候帝国本来可以一举歼灭然后好好喘口气防御满清了,但崇祯皇帝又开始瞎指挥了,把洪承畴调到了边疆去对付大清,导致李自成死灰复燃,最后杀到京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教材上说崇祯煤山上吊明朝灭亡但其实明朝并没有灭亡,只是亡了一个君主,整个国家的官僚体系完好无损。明朝是唯一一个有两个首都的朝廷,南京作为陪都三省六部制度完好无损,只需要在各位王爷中再选择一人扶植为皇帝,整个帝国继续运转,也就是后来的南明政府。那么问题来了,崇祯为什么没有撤退到南京而非要在北京上吊呢。这又说到崇祯皇帝的性格了,他要面子虚荣的一面又跳出来了。

由于篇幅原因,咱们先说到这里,下期再见。感谢关注评论点赞收藏分享,这篇文章作者写了三个小时,创作不易,你们的支持是作者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啦亲爱的粉丝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