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童年(童年撷趣春天)

别样的童年(童年撷趣春天)(1)

文/张福献 图片/来自网络

我喜欢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在那些个贫穷的岁月里,我盼望着春天快快到来,盼望着春回大地,大雁北归的时刻。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我在绵绵的春光下,诵读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暖暖的阳光慵懒地洒在我的身上,和煦的春风亲吻着我嫩嫩的脸颊。“吹面不寒杨柳风”,“二月春风似剪刀”,我沉醉在风光旖旎的阳春三月里,沉醉在春暖花开的三月艳阳天里。

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迎春花披上了金黄的霓裳。布谷声声中,春姑娘乘着东风制成的玉辇,在原野里和村庄上任意涂鸦,原野绿了,村庄也绿了。又是一夜春风,杏花粉红了脸,又白了头,桃花也不甘示弱,绽开了粉色的笑脸,梨花却是带雨的,它缀满枝头,窈窕妩媚。落红点缀着春色,回馈着大地。我们奔跑在春日艳阳下,奔跑在和煦春风中,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或是在乍暖还寒的春夜里,燃烧起一堆堆篝火。火光映红了我汗津津的小脸,火苗在清风中调皮地跳跃——明天,我要跟爹一起去河边捕鱼。

天刚麻麻亮,我就兴奋地从床上爬起来,脱下臃肿的冬衣,换上薄薄的春装。“人配衣裳马配鞍”,站在镜子前的我,立刻清秀了许多。爹早已准备好了绳索和“丝挂子”(1),待我洗漱完毕,我们就向着村外的小河出发了。

晨曦亲吻着大地。麦子绿油油的,小草探出了油亮的脑袋,柳树也披上了碧色的舞衣。燕子从屋檐下飞到了田野中觅食,它们身穿黑色的燕尾服,颇有绅士的派头。天空中掠过一队队北归的大雁,雁鸣阵阵,那是大雁们不甘寂寞,在春光中炫耀它们自认为婉转的歌喉。东方的天空中现出了一抹鱼肚白,晨曦染红了天边的云霞,一轮红日跃出了地平线,在天际冉冉升起。“就在这里吧。”我和爹来到小河边,爹选好地点后,我们就停住了脚步。

别样的童年(童年撷趣春天)(2)

爹把绳子的一端系在岸边的细柳上,然后让我扯着绳子,绕过桥头,到对岸去拉动绳索。绳子牵动着“丝挂子”,“丝挂子”渐渐地从爹的手中“爬”过,它“钻”进了河里,“游”向了对岸。爹也绕过桥头来,帮我把绳子固定在河岸上。

天气还是很冷,岸边仍存留着薄薄的残冰,但大部分冰雪已经融化了。小河在欢快地淙淙东流,河面上不时浮出鲫鱼们墨绿的脊背,水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鱼儿还真不少,”爹跟我嘀咕起来,“看来今天我们要大丰收了。”午餐有鱼吃了!我开心地点着头,咧着小嘴微笑。

半个小时后,爹又回到了原来的岸边,他慢慢地扯动绳子,开始收网。一条条鲫鱼在网中不安地跳动着,爹慢慢地扯着“丝挂子”,把它们一个个地摘下来,扔进身边的鱼桶里。渔网震动得越来越厉害了。“有大鱼!”爹兴奋地嚷了起来。

果然!一条硕大的鲤鱼,鳞光闪闪地暴露在日光下,它不甘被俘的命运,拼命地冲撞着渔网,大有“鱼死网破”之势。爹慢慢地扯动绳子收网,那条鱼在浅水中蹦哒着,几乎要把网扯破。爹脱下鞋子,跳进水中,把它摁在水里。彻骨的寒冷,令爹皱起了眉头,咧起了嘴,但他顾不得许多了。鲤鱼猛烈地扇动着尾巴,几乎要把爹扫进河里去,爹呲着牙,从水中捞起一块鹅卵石,用力地击打着鱼的头部,那条鱼昏了过去。他直起腰,跳上岸来,缓缓地吐了一口气,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足有十五六斤重。”爹告诉我。“爹,你可真厉害!”我扑过去,搂着那条鱼,开心地笑了。

暖暖的阳光抚摸着大地,照耀着河水,河面上波光粼粼,荡起了一层层波痕。小河依旧在淙淙东流,两岸一片翠绿。“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天就在我身边。

“爹,我喜欢春天。”我仰着小脸,告诉父亲。

注:(1)丝挂子,一种网状的捕鱼工具。

别样的童年(童年撷趣春天)(3)

作者简介:张福献,原名张慧峰,山东省成武伯乐一中教师。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南方文学编辑,中语参专栏作家,著有中篇小说《吉祥和他的伙伴们》,有诗歌、散文和小说数百万字,散见于各网络平台。

壹点号 张慧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