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支付带来哪些产业的变化(支付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白皮书)

数字支付带来哪些产业的变化(支付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白皮书)(1)

供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程维妙)9月23日-24日,第十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京召开。在首日论坛上,协会金融科技专委会发布了《支付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多数机构对数字化转型发展较为重视,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发展应用相对成熟,有超七成受访机构开展了相关技术实践,物联网和5G应用进展相对较慢。

根据《白皮书》,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金融科技专委会在去年11月-12月开展了“支付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问卷调查报告”,收到来自银行、非银支付机构、清算组织在内的243家机构的有效问卷。

调查显示,多数机构对数字化转型发展较为重视,不过支付产业数字化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56.6%的机构还没有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只有27.9%的机构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开展实践。由单位内部相关部门孵化发展相关业务是多数受访机构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式,占比50.8%,其他依次是与外部机构合作发展相关业务、通过集团内兄弟公司或子公司合作开展业务。

63.5%的机构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的主要实践,是优化技术架构体系,完善支付结算系统;其他依次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完善风险监控模型,监测可疑交易以及利用生物识别等技术提升身份认证的准确性和便捷度等。

从技术类别来看,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发展应用相对成熟,分别有76.6%和70.9%的机构开展了大数据和云计算规划和实践,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次之,物联网和5G应用进展较慢。

不同机构类别中,商业银行主要利用生物识别等技术,在提升身份认证的准确性和便捷度方面开展了应用实践,占比79.7%;支付机构主要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技术架构体系,完善支付结算系统,占比55.4%。

“从调查情况看,我国支付产业数字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机构发展战略和落地执行有待加强,数据治理能力有待提升,新技术与机构自身系统的兼容程度、产品业务的融合程度还有待挖掘,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风险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报告称。

支付产业数字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中,还包括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报告指出,一是转型不够充分。多数从业机构缺乏全面数字思维,组织机制、管理体系的转型不够深入彻底,创新响应能力不足,未能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引领作用。二是水平参差不齐。头部机构底蕴深厚,生态体系健全,数字化发展快、水平高,中小机构则受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因素制约,数字化转型动因不足。三是存在竞争失衡。支付生态闭环加剧了“强者愈强、赢家通吃“的网络效应和马太效应,有利于先进入者和头部机构构建竞争优势、搭建竞争壁垒。

对此,报告建议,我国支付产业应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行业协同化发展,提升风险技防能力,发挥数据倍增作用,全面加快数字化发展步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王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