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原型是印度的猴神(孙悟空和华佗是父子俩并且都来自印度)
笔者读了一些书后才知道:原来华佗与孙悟空都来自印度,在印度神话中,他们的前身居然是父子俩!!
印度人笔下的哈奴曼
楚人和秦人所信奉的“风”神,起源于波斯祆教和印度吠陀教的风神伐由(Vayu),这个词在梵语里是风和空气的意思。他早期名字叫“伐陀”(Vāta),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存在,代表诸神的呼吸以及世界的胚芽,而后才逐渐以“伐由”的名义人格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具体形象。
每天黎明时分,飞廉(风神的楚名)乘着神鹿(有时是闪闪发光的神车,由千百匹骏马或神牛牵引)去巡视苍茫大地。有史诗记载,他曾经摧毁世上最高的须弥山顶,令其落入大海,变成斯里兰卡岛(楞伽岛),其神力极为强大。但同时,风神也乐善好施,喜欢赐给献牲者以财富、牛马、荣誉及避难所,并助其消除来自敌人的威胁。他擅长航海,懂得医药,并发明了帆船,心性自由而浪漫。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印度修行者、高僧、医生和艺术家,沿着丝绸之路,穿越广袤的戈壁进入华夏腹地,参与东亚的文化营造,并扮演重要的历史角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鸠摩罗什和达摩般若,就是魏晋时代的神医华佗。
印度风神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影响,并没有因政客的滥杀而中断,他的神猴儿子哈奴曼Hanuman,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可任意飞腾与天空之上,其面容与身躯均可随意变化,更能移山倒海,捕捉行云,其故事被明代文人吴承恩植入《西游记》,令这部奇幻小说大放异彩,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传奇,而且至今仍然是动漫和影视剧的不朽题材。
哈奴曼为印度教神话中风神伐由(Vayu),和母猴安阇那(Anjana)之子。
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一书中率先指出,《罗摩衍那》记载的“楞伽城大战”(Battle of Lanka)中大闹无忧园的情节,被编成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而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哈奴曼,它是佛教东传进入中国的衍生品。他坚持认为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舶来品。
季羡林对此论深表赞同,他宣称:“汉译佛经中的故事内容和‘罗摩衍那’几乎雷同,‘罗摩衍那’内叙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猴神哈努曼,帮助罗摩(主角)打赢胜仗,孙悟空灵感极可能由此而发。”
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的孙悟空
陈寅恪不仅验证孙悟空的原型即《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同时还找出另一部《贤愚经》(卷十二)作为重要佐证。他认为,“大闹天宫”故事源于两个不同的印度民间故事,而在传入中国之后,由“传教士”将其合二而一,最终敷衍成《西游记》样式。此外,还能在《弥沙塞律卷十》、《僧祇律卷二十九》、《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等典籍里,找到孙悟空的原型线索。
所有这些论证都足以证明,风神父子两代,都是影响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角色。
新德里街头 哈奴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