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断卦资料大全(不要提起周易就想到算卦)
天地之间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学周易之人最大的难点,是修炼自己的心。当你能控制自己的心,常常保持清静时,是可以洞察万物的,那么自然可以规避风险。我们普通人学《易经》,最根本的是,改变自己的固定思维,让脑袋开窍,洞察万事万物的规律,顺应规律做事,逐渐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业做得更好,生活过得更好。《易经》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变化提醒人们:今日异于昨日,明日又将不同,甚至没有任何一刹那不在变动之中。《易经》是中华文化中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著作,为中华文化“三玄”之一。所谓“玄”,既有深刻奥妙之意,也有难以驾驭之意。实际上,这部著作是中华文化中的哲学之作,涵盖了中华民族的先人对天地、自然、万物、生命等运行规律的认识。
“易”字本意是指日月变化,《易经》也就是一门研究变化的学问。比如,周易讲阴阳交感相错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变化的究极本原,古代哲学家对阴阳二气能否氤氲交感十分重视。阴阳的交感相错表达了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人身之阴阳,如同天地之阴阳,既是相互对待和相互藏寓的,又是阴升阳降而维系其协调平衡的。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前提,万物交感是自然宇宙生生不已的不竭动力。总之,“变通”是《周易》的重要思想,也是它强调的一种处事方法。这种变通思想基于其变化观。应该说,几千年前,中华民族能够以这种运动的思维来认识世界,在人类文明中极具超前性。变化与变易,贯穿整个《周易》。告诉我们做事就是要打破僵硬的思维模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没有永恒之法,没有不变之制,没有常兴之朝。无论是个人、团队还是一个民族,必须时刻关注变化,做到居安思危、治而思乱、存而思亡。而这也是我们现代人应该时刻借鉴和学习的。《周易》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变化思想的书。首先,从书名来看,“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孔颖达《周易正义》)程颐说:“《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周易程氏传》)朱熹的解释更加明了:“《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周易本义》)其次,从《周易》的爻、卦及其组合来看,爻和卦是《周易》的主要元素,爻分阴、阳两种,分别以符号“- -”“—”来表示,以三根爻上下排列组合,生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经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事物。将八经卦中的相同或不同的两卦任意上下排列,共可得64别卦,这64别卦分别代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及其变化。“爻者,言乎变者也”,而卦既是爻组合变化的结果,也演绎着变化之意,其中,“变卦”是《周易》预测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同时也表明了卦的变化属性。“易”字本意是指日月变化,《易经》也就是一门研究变化的学问。《易经》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该说,几千年前,中华民族能够以这种运动的思维来认识世界,在人类文明中极具超前性。变易,就是要打破僵硬的思维模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没有永恒之法,没有不变之制,没有常兴之朝。无论是个人、团队还是一个民族,必须时刻关注变化,做到居安思危、治而思乱、存而思亡。总而言之,周易讲变化主要是讲能量变化,这就是易之变化玄机,在动静之间也。什么能量与什么变化呢?比如,一动一静,就是变化。以人为例,人是天地的一份子,自然遵守常理。一个健康的人,自然呼吸的节奏,是一呼一吸,交替进行,以此维持生命。这是生命的能量常态。如果突然某一时刻,只呼不吸或者只吸不呼了,那么,生命就会出现异常或者其他状态。正如那个表述“阳动而阴静,一动一静者,理之常;此静而彼动,一静而百动者,事之变也。”周易讲得的变化看待事情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事物之间,是相互有应的。自己安静下来,才能寻找其中的共性,判断其趋势。《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告诉你同类的东西,会共鸣;异类的东西,会排斥。我们做事可以从这条规律,洞察事态的变化趋势。其实,它即使告诉当你身处逆境或者倒霉时,扭转困局是你唯一的动力,靠自身的意志,永不抱怨,永不妥协,保持淡定,这样的话,就不会把负能量吸引过来,你的四周会充斥着正能量。那么,你也就能迅速走出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易属于哲学,它告诉我们事物都是运动的,有联系的,科学讲,两个物质之间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跟物质的质量和距离有关,没有不相互联系不存在引力的物体。牛顿的宇宙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证明。万物都是运动着的有联系的即存在关联性。此物的运动必然会影响或关联着彼物的运动,其运动的规律是相似的,这是周易在预测方面所依据的又一原理,即关联性原理或者耦合作用。周易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个规律最通俗最本质地说就是生老病死的规律,再简单一点就是从生到死的规律。万事万物都有生有死,没有永恒的生。亦没有永恒的死。生生死死是轮回的,循环的,无穷的。人有生有死,没有不死的人,动物有生有死,没有不死的动物,植物有生有死,没有不死的植物,地球亦有生有死,没有永恒的地球。周易用两种方式揭示和描述了这种规律,一种是以图的形式即太极图标示的,白的为阳,黑的为阴,阳死阴生,阴死阳生,阳盛阴衰,阴盛阳衰,物极必反,循环不失。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一分为二就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用我们祖先的话说就是事物的阴阳两面。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都是由阴阳构成的。同时万事万物又都可以分为阴阳。阴阳是我们祖先对物质世界的抽象的分类和描述,这样简单抽象的描述,随着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祖先们肯定感到很不够。通过进一步观察,按《易经》上讲,我们的祖先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发现了万物类象的规律,即万物按其类基本相象。有的阳的成分多一点,有的阴的成分多一点,有的外阳内阴,有的外阴内阳。《周易》以它特有的表达形式,充分注意到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八卦及六十四卦是构成这一整体的基本框架。《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由于《周易》玄妙幽远、博大精深,浸润着华夏文明的智慧本色,体现着东方文化的思想光辉,一直以来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周易哲学思想仍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周易》集中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传统的最早根源,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对天地宇宙、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从哲学的高度做了精辟的阐述,阐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充满着朴素的唯物辨证法,特别是对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事物转化、新陈代谢、治军作战、婚丧嫁娶、家庭教育、居家旅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等作了普遍规律性的阐述和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这个古代智慧,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深远的影响。阴阳是易学的核心范畴。阴阳之道,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生生不息。阴阳的观点是古代先哲对于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高度抽象的、具有本质意义的辩证认知。阴阳不仅抽象地代表着所有事物,同时它又是观察和分析所有事物的总纲。贯穿于整个《周易》的思想主线是一个“变”字。“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事物发展的穷尽之时,人就应该顺势而变,通过变革,使已穷尽的事物得以新的发展或转变,由此得以长久。《易经》泰卦说:“泰,小往大来,吉亨。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泰,为通达。天和地,乾和坤,阳和阴,本来是对立的两个元素。天和地相交,通而往来,则形成阴阳能量的和谐统一,万物生焉。这条规律,引申到为人处世上,就是要保持通达。比如,你在一个团队中,大家为同一个目标或者事情奋斗,群策群力,但是不见得每个人的观念都一致。这就是要求必须求同存异。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和平共处,和谐统一,大的事情如此,小的事情也是如此。周易就是最好的哲学与处世之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