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和来历是什么(端午节习俗起源)

小时候就从父母口中得知端午节除了包粽子外,还有赛龙舟的习俗,按照父母的解释似乎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很好理解,是想喂饱了鱼儿,不让其破坏屈原的尸体,但这个龙舟,怎么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在庆祝些什么,和哀悼的主题氛围明显不搭啊!

小时候人微言轻的我,只好将满心的疑惑埋到心底,直到长大了一些,才在寻找“二月二,龙抬头”的起源时,隐约看到赛龙舟由来的影子。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想必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其中的“龙”指的便是东方的苍龙七宿(注释1),其中的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恰好在农历二月二左右从东方升起,从星相上看就宛若抬起龙头,所以才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和来历是什么(端午节习俗起源)(1)

按照这个逻辑,当农历五月初五左右,完整的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恰好暗合了《易经》中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此时的苍龙七宿处在大吉的位置,龙德显扬。人们为了呼应这吉祥的寓意,便在江河之上,以赛龙舟的庆祝。

不过这个说法有些官方,因为赛龙舟能成为后世,乃至如今全国性的假日活动,单单一个苍龙七宿是很难达到这个效果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星宿变化意义,要大于至少也不亚于“飞龙在天”,但关于二月二的纪念活动可不多,影响也要小的多。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找来关于赛龙舟起源的几个传说,其中一种说法是说为了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本为楚国人,因楚王迫害而家破人亡,唯独他一人逃出生天,后来他凭借过人的才干,辅佐吴王大破楚国,而后又几乎灭了越国。但君臣相疑,被夫差刺死。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和来历是什么(端午节习俗起源)(2)

在自刎前,伍子胥对手下人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而死。两年后,越国攻打吴国。八月十八那天,潮水汹涌,江面上鼓乐大作。百姓仿佛看到伍子胥身披战袍,立在潮头,身边还站着四员大将,眼看着吴国兵败覆灭。一炷香后,随着潮水消失。

老百姓都说这是天帝怜伍子胥竭尽忠心却冤死,便封他为钱塘江涛神。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便在端午这一天,挑选精壮的男子,划着龙舟,敲锣打鼓迎接涛神。传说,划到第一的龙舟便能接到涛神,那一方百姓这一年便能太平无事。从此在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便在这一带流传下来。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和来历是什么(端午节习俗起源)(3)

关于赛龙舟的另一个起源传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对比赛龙舟的几个传说由来。会发现起源地都集中长江中下游,包括刚刚提到的吴越之地,以及屈原所投的汨罗江,也是通过洞庭湖与长江水系相连。这片地区水系发达,相比较北方出行靠车马,这里主要依靠舟船。《淮南子·齐俗训》便有这样的记载:

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而参与过或看过赛龙舟的朋友们都知道,划龙舟是一项对组织性和纪律性要求极高的运动,标准的龙舟额定42人,其中36人划桨,其余6人负责击鼓敲锣和指挥掌梢(控制龙舟平衡)。俗语有:

鼓是令,梢是命。

如此配合严密,指挥有序,不仅在古代,即使在现代也是极少见的,估计也只能在军训中看到了。最为关键是赛龙舟是需要提前做很多训练的!没有个把月,都会有翻船的危险。所以关于赛龙舟之所以会在吴越,以及江南等地开展并传承下来,船夫猜测很可能,在最初是作为民间预备役士兵训练,被当时的吴越政权暗中鼓励的民间行为。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和来历是什么(端午节习俗起源)(4)

当然这只是假设和猜想,或许最开始的初衷早已经埋藏进了历史的尘埃当中,只留给后人传承的文化。

注释1:所谓苍龙七宿,源自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对黄道星象的分割,与西方所划分的十二星座不同,中国古代先民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组,产生“ 四象 ”: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在东方的7个星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