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新垃圾分类消息(成都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2021年3月1日,成都正式实施《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截至今日,一年过去,成都生活垃圾分类有何变化?还存在哪些问题?接下来,成都将采取哪些新措施?近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成都市城管委固废处相关负责人。
武侯区印月花园,居民正在投放可回收垃圾。
问:过去一年,成都生活垃圾分类有何变化?
答:随着人口增加,成都市生活垃圾的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条例》实施一年来,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进度加快,示范创建工作持续深化,达标小区验收工作创新推进,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6%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70%以上。
与《条例》实施前相比,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四增一降”成效明显:
新增生活垃圾标准化投放点2万余个、同比增长667%以上;
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量约330万吨、同比增长10%以上;
厨余垃圾单独收集量约130万吨,同比增长110%以上;
有害垃圾单独收集量约38吨,同比增长约3%;
成都全市原生生活垃圾填埋焚烧处置量约685万吨,其中其他原生生活垃圾处置量约627万吨,在城市人口增幅大幅提升的前提下仍然实现同比降低7%。
大家可以看到,四类生活垃圾的总量都有所增加,但就占比而言,进入焚烧处置的其他原生生活垃圾有所下降,其他三类均上升,而这正是生活垃圾分类的目标。生活垃圾分类做得越好,其他垃圾的占比就会越小。
问:目前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就整体而言,目前成都正处于由生活垃圾混合处理体系向分类处理体系过渡的阶段。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重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具体来讲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
分类投放设施建设方面,成都全市公共机构及小区铺设四分类容器约36万余个,建成标准化集中投放站(点)2万余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300余个,标准化投放设施占比大幅提升,基本实现了分类投放全覆盖。
分类收运工作方面,成都全市配备四分类收集运输车4800余辆(其中厨余垃圾收集运输车1000余辆,较2019年底增加2.5倍),全市261个镇(街道)均制定了收运线路图和时间表,分类收运逐步规范。但是,与完全实现分类收运相比,目前我市分类收运的设施和车辆、人员等配置仍显不足,有效的分类收运管理体系重构尚未完成。
分类运输
分类处置设施建设方面,成都市目前正常运行的生活垃圾环保发电厂9座,设计处置能力15800万吨/日、实际处理能力达19000万吨/日,基本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成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4个、设计处置能力620吨/日,就地处理设施50余个、设计处置能力456吨/日,社会项目23个、处置能力约1700吨/日;建成有害垃圾暂存点28个。可回收物分拣设施36个,分类处置系统基本建成。但同国内大部分城市一样,目前成都市的厨余垃圾分类处理利用渠道不畅,政府集中处理设施能力短板较为明显,分类处理系统还需进一步完善;现阶段垃圾分类仍面临“分出率无变化”则效果无法显现、分出率提升则分类处理能力跟不上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硬件设施的建设只是生活垃圾分类的一部分。生活垃圾混合投放现象依然存在,一方面需要更细化的制度来约束管理,同时也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而这些都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而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反复。所以持续不断的社会宣传动员必不可少。
青年志愿者在公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服务
问:解决上述问题,成都市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成都市正在研究制定《2022年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提标提质工作方案》《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组织动员实施方案(2022-2024年)》以及《成都市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方案》。
像大家提到的“先分后混”、部分小区出现的四分类垃圾桶当“摆设”等问题,上述四个方案都有涉及。具体来说,在《条例》实施第一年基本实现分类投放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成都市将对投放点进行提档升级,满足“上有顶、下防渗、侧面有围挡,人性化、便民化”等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给大家创造更加良好的分类投放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方便大家分类投放。
另外,虽然《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但大家还是经常会问,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这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
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钢0.9吨,比用矿石治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目前,成都市正在全力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以及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前分不会后混”,这个过程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摸索完善。与此同时,大家改变长期以来的混投习惯,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也绝非易事。首先大家需要改变的是从更关注别人是否分类投放,到更多问自己是否已经做好分类投放。像珍惜水资源一样珍惜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编辑 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