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早醒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总在凌晨34点早醒)
今年35岁的林女士最近有些“反常”,在公司开会的时候总是昏昏欲睡,上班的时候也是没精打采的。
身边的同事发现了林女士的异样,关心地问她是不是没睡好?林女士表示,自己每天睡觉的时间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醒来的时间变得异常早:
原本11点左右睡觉,第二天早上67点起床很正常;但现在,总是在凌晨34点早醒,生活节奏都被打乱了。甚至林女士怀疑,自己总在凌晨早醒,说明自己已经开始提前“衰老了”。
总在凌晨3、4点早醒,真的说明“提前衰老”了?
这里面还真有一定的关系:早醒的状态,说白了就是睡眠时间缩短的现象,可以视作“睡眠不稳定”的一种行为。
2022年2月,斯坦福大学的Luis de Lecea教授领导的团队发表了一篇研究:
通过对2组实验鼠的睡眠状态研究对比发现,年老的实验鼠,在睡眠时有明显的“碎片化”现象,老年鼠在睡眠过程中,下丘脑中的Hcrt神经元的活动会变得异常活跃。
而这个Hcrt神经元,简单来说是一种具有更低兴奋性阈值的神经机制。年纪越大,这种神经元的表达越兴奋,睡眠的稳定阈值降低,也就更容易早醒。
所以,总是在凌晨3、4点早醒,或真的可能是Hcrt神经元表达活跃,睡眠状态变得不稳定所致。这篇研究被发表在学术期刊《Science》中。
不过,参与研究的我国著名科学家李世斌博士表示,这项研究只是阐明老龄化和睡眠“碎片化”的其中一个机制。也就是说,并不能说明凌晨早醒,就一定是提前衰老的表现,可能存在一些生活因素,同样需要注意。
经常凌晨早醒?自查有没有这3种习惯
第一种:睡觉时间太早
根据人类普遍的生物钟,大多睡眠时间持续6到8个小时,如果平时没有过度劳累的情况,加上睡眠时间过早,身体在持续6到8个小时睡眠后处于凌晨的时间,同样也会导致早醒的情况出现。
适当推后睡眠,在10点到12点之间,也是调整为正常生物钟的必要方式。
第二种:睡前压力太大
睡眠的时长,很大程度取决于深度睡眠的状态,如果深度睡眠持续时间长,睡眠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但如果睡前的时候,因为工作,生活等缘故压力太大,导致迟迟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处于“浅睡眠”中更易被惊醒,很容易出现凌晨早醒的情况。睡前调整好情绪,养成乐观的心态,提高睡眠质量是根本。
第三种:睡前饮用茶或咖啡
茶和咖啡里含有咖啡因,如果在睡前喝,咖啡因通过血脑障壁和腺苷,对神经造成刺激,神经无法完全休息,睡眠则会保持“浅睡眠”的状态,更容易因外界因素惊醒,出现凌晨早醒的可能性也会更高。
综上所述,凌晨早醒可能是“提前衰老”的现象。但也有可能因为日常习惯导致睡眠生物钟紊乱,尽早改正即可,如果怀疑自己“提前衰老”,则更要在日常习惯的调整上下功夫,尽可能改掉错误的习惯,生活变得健康,衰老的速度才能有所放缓。
另外话说回来,睡眠是健康的一门“大学问”,除了早醒以外,睡眠过程中的一些表现,也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如若出现特殊的情况,警惕潜在的疾病。
睡眠是健康的“晴雨表”,睡眠时出现3种表现,警惕疾病
①频繁起夜——糖尿病或泌尿系统疾病
夜晚起夜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如果起夜次数过多,就要当心了。
一般来说,夜间起夜次数在1到2次都是正常的,若起夜次数达到5次以上,泌尿系统可能存在炎症刺激,如果还伴随尿痛,尿液茶色等情况,则更需警惕。
另一种情况,可能存在糖尿病隐患,因为血糖升高,肾脏渗透压降低,也会导致尿液蓄积的速度加快,造成频繁起夜的情况。
②经常半夜抽筋——低钙或肝功能损伤
身体钙质缺失,会导致肌肉处活性降低,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抽筋的情况出现。
如果半夜经常抽筋,警惕低钙的身体情况表现,适当增加瘦肉,牛奶,鸡蛋等高钙食物摄入。
但是,如果在补钙之后,依旧有半夜抽筋的情况,则可能是缺血的一种表现。肝脏存在一定的关联,警惕肝功能损伤疾病,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③睡觉时皮肤瘙痒难耐——警惕神经炎症
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皮肤各处会有非常明显的痒感,并不一定是皮肤方面的疾病,可能和神经炎症有关。
比如神经性皮炎,迷走神经紊乱等疾病,临床表现为睡眠时阵发性巨痒,伴随皮肤红疹的情况出现。
总而言之,睡眠是一门大学问,总是提前早醒?积极改善日常习惯,早衰和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都能得到不错的改善。健康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基础之一。
参考资料:
[1]. D. N. Neubauer, Sleep problems in the elderly. Am Fam Physician 59, 2551-2558, 2559-2560 (1999).
[2]A. R. Adamantidis, F. Zhang, A. M. Aravanis, K. Deisseroth, L. de Lecea, Neural substrates of awakening probed with optogenetic control of hypocretin neurons. Nature 450, 420-424 (2007).
[3]http://doi.org/10.1126/science.abh30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