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

宗亲 “袖手旁观”?

香榧树上还能结“老汉”?

请跟随小编“穿越”到千年古村右龙

见识一下那里的奇闻轶事……

正月初一的右龙村大雪纷纷,古村瞬间变“雪村”。银装素裹的山村中,一闪一闪的只有鞭炮和礼花。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1)

大雪覆盖了山村,也断绝了交通。出门打工的年轻人们大多回来了,这是一年中村里最热闹的时候。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2)

村里的喇叭传来村支书张光武的声音,他已经当了二十年村干部,心愿是在卸任前完成振兴右龙村的任务。眼下,他正在“密谋”一件关系到右龙村发展的大事。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3)

文化兴村有“神器” “厉害了”右龙老族谱

右龙村自唐朝末年建村,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右龙村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除了传统种植业,没有别的产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越来越冷清。为了振兴村庄,上级提出了依托古村资源,文化兴村的新目标。最近,张光武很兴奋,因为他觅到了实现目标的“神器”——村里保存的一部老族谱。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4)

族谱一直保存在退休老支书家,18年前老支书去世后,族谱就由儿子张进开保管。张光武希望把老族谱接回村里重新修复整理,想用族谱“吸粉”,把张氏家人和外地游客都吸引过来,其实也是“吸金”。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5)

正月初五举行家谱移交仪式,村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记载着自己根脉的族谱。张氏始祖张挥,传说是轩辕黄帝后裔,十分威武。汉代政治家张良,是张氏第八十一世先祖。唐末,右龙张氏第一代祖先张舟从浙江举家迁到右龙,到公元1948年最后一次修订族谱。族谱已经记述了右龙村近50代繁衍的源流。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6)

但这套家谱是1948年修订的,有70年的时间空白。张光武觉得,要想办法补足空白,并在村里“一本永流传”。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7)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8)

情系水土心念家 常常回家建设家

村里张玉英家开的民宿“茶山人家”,房子大装修好,就是游客不多。她盼着村里的旅游业早日旺起来,自己的民宿也就能火起来了。张大姐认为只有她这个妈妈在家,家才“热乎”。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9)

平日里张大姐忙里忙外很辛苦,儿子张军勇回家的时候,会帮助妈妈分担不少事情。张军勇说自己在外做生意最多一两个月就回一次家,因为特别想家,情系养育自己的这方水土。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10)

张军勇来到张光武家里做客,围着火盆儿聊了起来。张军勇是党员,又对村里的事很热心。张光武说全国九千万张氏族人,哪怕来个三分之一也有三千万,过来寻根总也吃住在此,村子的知名度就也提升了。张军勇十分赞同,也认为重修族谱是大好事。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11)

乡里的书记和乡长都很给力,专门过来协调族谱移交的事情。为了保存族谱,张光武也是拼了,专门到江西瑶里定制了一个樟木箱子。据说用它存放古籍,可以防虫防蛀、驱霉隔潮。好马配好鞍,老张觉得值。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12)

清明,右龙村迎来了第一个收获季,喧闹的采茶工们让村子“热乎”起来。种茶是右龙的传统,也是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村里搞了有机种植,不打药、不施肥,有机茶叶的收益“直上云霄”。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13)

张大姐家也有四亩茶园,每年的收益和民宿差不多,但是茶园面积有限,她还是把致富的希望更多寄托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每年,村民们采的新叶都由张光武义务联系茶商收购。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14)

“召唤”宗亲来“助攻” “受挫”之后再奋起

聋哑人张吨云,研究张氏族谱已经15年。五年前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寻根,就此成为右龙的常客。这次为了刚刚搜集到的右龙张氏族谱,吨云小哥哥专程从平时工作的上海赶来,帮张光武整理讲解。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15)

“天下张氏出清河”,河北清河张氏宗亲总会听说右龙村张氏族谱重现人世,特地“组团”来右龙考察。张光武和村干部们锣鼓喧天地“安排”,古村里的古树、古道和保存完好的老族谱,确实把客人们“震”了。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16)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17)

张光武带领宗亲们参观右龙村,他们走过的青石小径是著名的徽饶古道,始建于唐代。而路旁银杏已有两千多岁,不知何年月,一枝香榧从银杏体内长出。两棵树相互缠绕,共生共荣。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18)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19)

右龙村口还有一块古碑,刻着“误砍荫木勒石示众”,意思是谁砍了古树,名字就要刻在石碑上示众。在石碑的“封印”下,全村留存至今的古树有2000多棵,树龄都在500年以上。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20)

河北清河的宗亲们对这次考察很满意,还纷纷对着族谱拍照。可是高兴之余的张光武却有些遗憾,他本指望宗亲能够给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看来困难还是要自己来克服。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21)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22)

茶油果子轻轻颤 香榧树上现老汉

霜降,漫山茶花海。鸡鸣闻香上山采摘,夕下挑担满载而归。经过筛选、晾晒、初榨,香醇的右龙茶油就诞生了。香榧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不过上树采摘的都是老人。村里的七旬老汉,也能轻松地爬上香榧树冠,村人早就“见怪不怪”。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23)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24)

不过,右龙的茶油虽然品质上佳但知名度不高,村民的收入也有限。香榧树是祖上留下来的,果实小,口感也比不上进口的,摘下来的香榧同样卖不出好价钱。要提高效益必须改良品种,村里开始尝试新品种的嫁接。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25)

张光武认为如果旅游业“起来”了,村里产品的知名度和产业升级自然也就“起来”了。而发展旅游要打文化牌,整理张氏族谱的事必须“快马加鞭”。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26)

寻根问祖路漫漫 重修族谱“烧眉毛”

修谱的事村里大多数人都很积极,按照要求对照族谱查找源流,详细填写自家的信息。张光武带着干部挨家挨户上门,一边说明一边组织填写。跟老族谱不同,右龙修谱要男女平等,女人、女儿也可以入谱。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27)

修谱需要人力和资金,对此县里的文物部门和文化部门都很支持,也强调右龙村不能就家谱来修家谱,还要增强村民的自信心凝聚力,传承好家风和好族风。这让张光武看到了希望。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28)

全村的调查表陆续收上来,新家谱的续写工作也开始了。新版家谱沿袭古族谱的体例,同时补充记录右龙村的时代变迁,为给村人留下一部完整的历史。

70年没有修谱,张光武有“十万个为什么”。村委会的专家们纷纷给了建议,并承诺尽力相助。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29)

张光武发现,全村的600多人即140多户里,还有将近20户族谱中没有找到。这让他感到整理和续修族谱已是火烧眉毛、刻不容缓。老族谱中缺失的和1948年之后中断的信息,都要尽快补充完整。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30)

养殖路上多坎坷 “明星”鸡没“飞走” 鱼苗却“白瞎”了

张大姐的民宿今天来了客人,她也麻利地抓鸡、开火,烧起了乡土美食。后山养的走地鸡是她家的“明星”菜。鸡是自家养的,蔬菜是自家种的,只有当地特产的石斑鱼是买的。今天的客人都是熟人介绍来的,张大姐希望靠他们的口碑吸引来更多的游人。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31)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32)

张光武也在想办法开拓增收渠道。鲜美的石斑鱼颇受游客们欢迎,张光武买了一批石斑鱼苗,在自家鱼池里试养。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在全村推广。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33)

不料第二天,鱼苗就出事了。张光武赶到出售鱼苗的鱼塘,找专家咨询原因。第一次养鱼试验失败了,张光武决定总结经验教训、从头再来。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34)

元宵节红红火火 板凳龙“霸气外漏”

又是一年元宵节,右龙村照例要进行一项重要活动,那就是几乎和村庄一样古老的板凳龙灯。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35)

人丁兴旺、绵延不绝、齐心协力、兴旺发达,板凳龙的寓意契合了贯穿古族谱的文化传承。右龙人祈愿根脉所系的村庄像龙灯一样,红红火火。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36)

元宵日当天,锣鼓铿锵、鞭炮齐鸣,各家小哥哥们穿着统一,扛着板凳龙前往村外新庙集合。月亮婆婆出来后,灯笼内的烛光“醒”了,在田野、在山间、小巷里行走。舞龙队伍敲锣打鼓地祈福,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37)

六百多年古村现状(村庄故事古老族谱)(38)

重修的族谱能否彻底改变“空心村”的面貌?

在张氏族人的努力下

古老的族谱能否焕发出新的光彩?

敬请您持续关注右龙村

和古树一起,见证古村的变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