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句(苦吟诗人的文字苦旅)

寻隐者不遇

唐 / 贾岛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句(苦吟诗人的文字苦旅)(1)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童子师傅去往何处?

他回复说师傅进山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处说,就在这山中,

可是林深云密,

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里。

【品读】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句(苦吟诗人的文字苦旅)(2)

所谓隐者,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后,他却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而贾岛,却是隐者对面那个自虐(n ü è )的男子。他在《题李凝幽居》一诗中,因“推”“敲”二字反复琢磨而显扬于世。一个完美主义者注定是痛苦的,在他的诗作《送无可上人》中,为了打造名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曾自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的诗作善雕琢,多凄苦,其为人也孤僻,被称为“诗奴”。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句(苦吟诗人的文字苦旅)(3)

贾岛

凡事须有度,贾岛的诗作过分沉浸在字句的推敲,往往有佳句无佳篇。而这首《寻隐者不遇》却是他精心谋篇构思的一首问答体绝句,一问三答,寓问于答,无佳句而有佳篇。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句(苦吟诗人的文字苦旅)(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士大夫们往往以此明志,表达自己安贫乐道、不同流俗、高洁孤傲之志。在这首诗中,苍松、青山、白云正是贾岛所要寻觅的隐者形象。隐者的超脱,诗人的钦慕,虚实交错,情感跌宕。而更加精妙的是儒释道皆在诗中有所指向:苍松风骨挺立,乃儒家气节;采药养生修身,乃道家逍遥;白云清幽深远,乃佛家仙境。

综上所述,贾岛真是一个煞费苦心的“诗奴”,在几近白描的叙事和对话中,层层追问,层层推进,独具匠心,令人回味无穷。全诗只有二十字,却讲述了诗人寻访隐者而不遇的经历,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还隐含了从焦急、失望、希望、失落的情感起伏,言简义丰,在平淡中见深沉,其奥妙就在于问答体式的运用。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句(苦吟诗人的文字苦旅)(5)

我们先来看看全诗中的反复追问。开篇“松下问童子”,诗人寻访“隐者”,访而不得,急切追问。“言师采药去”,失望之余,仍不甘心,略去了第二问和第三问,直接以答代问。到底去哪里采药?“只在此山中”,复生希望。到底在山前山后山南山北的哪个具体方位?“云深不知处”,无尽的惆怅,无边的想象。随着这三问三答,诗人用简笔写繁情,在虚虚实实中,更见情真意切。

诗人的抒情要通过艺术形象再现,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色彩在诗外,清雅任想象。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们的色调与形象,恰如云山深处隐者的青衣白衫。诗人虽未能见到隐者,却能在画面中读出隐者。苍松挺立,蕴含无限生机;茫茫云海,隐没自然万物。从一株到无限,从形态、色调的变化中烘托出作者情感的转折,从寻访之前的充满希望到寻而不得的愁云满怀,都雕琢在清浅的文字中。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句(苦吟诗人的文字苦旅)(6)

我是谁?童子是何人?隐者又是何方神圣?已然都不重要了,自然中的自由,自由中的自我,自我中的自得,自得中的自乐,这才是真正的追寻吧!

此时,苍松之傲然,隐者之飘然,山峦之邈(m i ǎ o )然,云烟之杳(y ǎ o )然,蓦然回望,都在我们的想象中踏歌而来。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句(苦吟诗人的文字苦旅)(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