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收视率排名(互联网出品荣耀登顶的另一面)
昨晚,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办的首个重大电视节庆活动。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今年的白玉兰奖不够热闹。整个颁奖过程中,到场嘉宾在观众席中戴着口罩稀稀拉拉地隔座而坐,只有上场领奖时才暂时摘下口罩。
但这依旧是一届令人难忘的白玉兰奖,它或许可以载入史册,在以后的日子里经常被人谈起。
一方面,疫情对影视行业造成了重创,复工复产比较艰难。以行业表彰、业界交流为核心的上海电视节顺利举办,在关键时期起着凝聚共识、提振行业信心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白玉兰奖备受瞩目的中国电视剧单元,三部“重点视频网站首播电视剧”——《破冰行动》《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在10个重要奖项中斩获6个,地位显赫。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意味着网剧正式“登堂入室”了。
“互联网出品内容标志性的一夜”
“我做梦时想过拿这个奖,没想到梦想成真了……感谢白玉兰,感谢你们的胸怀,感谢你们的海纳百川,这是属于互联网出品内容的标志性一夜。”
本届白玉兰奖把最具分量的——最佳中国电视剧奖,颁给了爱奇艺自制剧《破冰行动》,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代表出品方领奖时,激动地讲到。
如果将《暗黑者》《灵魂摆渡》播出的2014年当做“网剧元年”,中国互联网剧集已经拓荒了6年。在过去的6年中,长视频行业对于剧集产业影响深远,不仅提升了剧集的商业价值,也扩散了其文化影响力——或者说,剧集在整个中国流行文化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然而,作为视频网站开疆拓土的排头兵,网剧虽然一直受到主流的监管,却一直未曾获得主流评奖活动的认可。这种蔚然成风的既定事实与身份认同的焦虑感一直存在。今年,以金鹰奖、飞天奖、白玉兰奖为代表的主流电视剧奖项,同时向网剧伸出了橄榄枝。
以白玉兰奖为例,10部“最佳中国电视剧”入围名单中,有4部网剧——《鬓边不是海棠红》《破冰行动》《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除此之外,《鹤唳华亭》《九州缥缈录》两部网剧获得了其他单项奖提名。
最终获奖集中在《破冰行动》《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三部剧集。有意思的是——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各有一部,并且每一部剧各拿到了2个奖项。从作品奖到表演奖到技术奖,皆有斩获。
评委会授予《破冰行动》“最佳中国电视剧”奖项的评语是——“该剧淋漓尽致地再现了缉毒警的勇敢以及国家直面困难的无畏。作为以网络平台首播的电视剧剧集,题材难度较高,突破性较大,直面现实的创作态度值得期待和鼓励。”
《破冰行动》拿头奖着实是步好棋。一方面,弥合了网台两大平台的微妙关系——这是一部网台联动的剧集;另一方面,它也平衡了主旋律创作与类型化叙事的矛盾,并且还为现实主义创作又吆喝了一声。
事实上,另外4个奖项的获奖作品——《小欢喜》《老酒馆》《少年派》也都是现实主义作品。不管是主管部门的监管、行业专家的呼吁,还是平台公司的标榜,在当下的中国,剧集评价体系对现实主义的强调,几乎成为了一种共识。
三种“现实”,两种“短剧”
“现实主义”在中国剧集评价体系中究竟是如何上位的?
“现实主义”话语的形成,是多方意志的合力。仔细琢磨,同样的话,不同的人来讲,其实有微妙的差别。
对于行业专家而言,强调现实主义是对失范的剧集美学体系的一种拨乱反正,某种程度上有种“矫枉过正”的意味——这不代表浪漫主义的美学就落下风。
对于主管部门而言,现实主义更多是“主旋律作品精品化、大众化”的一个包装,它的反面是“政绩化的实用主义”。现在也有“主旋律类型化”的说法,但类型化强调娱乐属性,相比之下,“现实主义”更强调质量。
对于平台公司来讲,强调现实主义相当程度上是向政策靠拢,“求生欲”的表现,它的反面是“商业化的粗制滥造”。这也是与互联网平台共生的剧集新势力摆脱身份认同焦虑,从“亚文化”拥抱主流文化的体现。
近年来,上海电视节设立了互联网影视峰会,每年发布“互联网影视精品排行榜”,专门对网络视听内容给予关注。与白玉兰奖“主竞赛单元”的入围网剧相比,今年的“年度精品网络剧”榜单类型更加多元。
这个榜单由《不完美的她》《长安十二时辰》《重生》《破冰行动》《庆余年》《全职高手》《三生三世枕上书》《唐人街探案》《我在未来等你》《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组成。其中,周迅、雷佳音、曹盾、王倦分别获得了精品网络剧“年度女演员”“年度男演员”“年度导演”“年度编剧”的奖项。
除了“真些、真些、再真些”,本届上海白玉兰奖还强调“短些、短些、再短些”。
一般情况下,业界谈论的“短剧”多指以《隐秘的角落》为代表的12集短剧,但其实还有一种,那就是以《在一起》《功勋》《我们的新时代》为代表,由多个创作组集体完成的“时代报告剧”。
单以艺术形态来看,这几部总局牵头的“时代报告剧”比较类似美剧中的诗选剧——每集都是不同演员表演的不同故事,在整体包装上用一个主题和风格来勾连,典型代表作是《黑镜》《阴阳魔界》。
在电视节期间,抗疫剧《在一起》发布了10分钟的片花。从片花上看,这部制作周期相对紧张的剧集质感不错,值得期待。如果最终播出的成片取得了不错效果,那么也为中国短剧创作打开了另一扇门。
“短剧热”的另一种解读
除了拒绝“注水剧”、追求精品化,视频平台上重新兴起的“短剧潮”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理解。那就是真正意义上引领国剧创新,让网剧在美学体系和表现形态上与传统电视剧形成一定的区分度。
表面上,这届白玉兰奖像是网剧对传统电视剧的一次“降维打击”,但事实可能更接近于:在网剧与传统电视剧的博弈互动过程中,最终还是传统电视剧对网剧进行了“训化”——网剧更像电视剧了,而非电视剧更像网剧。
也就是说,网剧电视剧化后方在主流电视奖加冕。
仔细看优爱腾近期发布的片单,“版权剧”的概念已经消失了。而各大平台的片单也没那么有网感,虽然都有自己独属于互联网的自留地,但真正的大部头剧集其实很难区分台网之别。
比如,爱奇艺的五大内容赛道——“正义观、传奇路、少女心、合家欢、她情感”更多是按受众划分,而非之前的题材划分。
腾讯视频的5大主题——“主旋律现实、古风侠义、都市题材、创新题材、IP系列”,只有后两个才是原教旨主义意义上的网剧。
在网剧发展过程中,网台各有不同的打法。视频平台曾经深度影响了国产电视剧的创作。但在政策监管与资本市场波动之下,视频平台做了不少商业大剧的接盘侠,延宕了既定内容生产战略的实施。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白玉兰论坛中讲到,“爱奇艺早在2017年就开始倡导短剧 季播的内容制播模式,并推出了精品化网剧代表作《河神》《无证之罪》,率先开启了国产短剧集的探索之路。”
2018年是个分水岭。《延禧攻略》《如懿传》在没有电视台的联动下,依然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播出效果。从此之后,“能火即正义”,网剧创新一定程度失去动力。加上电视台财务困难与政策调整,视频网站一度成为大古装剧的最终出口。鸠占鹊巢,“纯网剧”创作一度停滞不前。
而到了2020年,以“迷雾剧场”“悬疑剧场”为代表的短剧突然爆发。一方面,这代表剧集生产从“镀金时代”的粗放式生产转向了“寒冬时期”的集约化生产。另一方面,这也是视频平台在经历了市场与政策的洗礼之后,重新规划内容战略的重要表现。
中国是个发展不平衡的第三世界国家,在这样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把纯网剧的市场做到最大,显然没有将传统电视剧/主流电视剧注入互联网元素,在商业上更具可操作性。
于是乎,各家平台的片单上都出现了不少传统电视剧,姑且将这些剧集称为“修正主义”的网剧,同时每家也有纯粹为互联网用户定制的“自留地”。
如果希望这些纯网剧拒绝圈地自萌,在中国的文娱版图留下一些声响,那么精致化生产的短剧无疑是一种方向,上半年出圈的《隐秘的角落》就是这样一个典范。
但创新总意味着风险,不仅会因外力干扰而突然停滞不前,也会因为多走了半步而让观众“蒙圈”,比如《河神2》。
无论如何,视频网站深度介入中国剧集生产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作为一个行业奖项,以白玉兰为代表的主流电视剧奖项理应“开门迎客”,这是一个新时代的良好开端。
【文/杨文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