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后感的经典语录(中庸解读系列第十九篇)

中庸读后感的经典语录(中庸解读系列第十九篇)(1)

原文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

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文意解释

孔子说:“武王、周公,他们应该是做到孝了吧! 所谓的孝者,要很好的继承了先祖的志向,按照先祖的意志继续推行先祖的事业。每年修理祖庙,陈列祭器、裳衣以及时令实物进行祭祀时,宗庙的礼仪,被用来昭示死者的爵位等级和次序。按爵位排序,是用以辨别贵贱;按事功排序,是用以辨别是否贤能;但在祭祀之后等级高低不同的人可以同桌吃饭,这是等级高的人对等级低的人的恩惠;这时按照毛发的颜色辨别年龄进行排序。 整个过程所有人都要站到自己的位置上,遵守着对应的礼节,弹奏着对应的音乐,恭敬那所尊重的,敬爱那所亲爱的,事俸死者如同事俸生者一样,事俸亡者如同事俸生存的一样,这是最高的孝了。郊祭与社祭的礼节,用以事俸先帝,宗庙的祭礼,用以祭祀祖先。明白效、社这两种祭礼以及禘与尝的义理,治理国家就如同展示这手掌一样容易了。”

中庸读后感的经典语录(中庸解读系列第十九篇)(2)

闲聊几句

本篇的含义与上一篇基本相同,孔子还是用事例进一步说明中庸的含义。世界本该如此的意思。所有人各具其位,不要有过多的欲望和非分之想,自然就能达到天下太平,达到修身悟道。

解读这一篇的时候,让我突然想起了意大利哲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曾说过的一句话:“今生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超越今生”。很多朋友应该都听过这句话,不过可能不是托马斯·阿奎纳说的,更多人都以为是刑法罗翔老师说的。实际上,只有你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回过头来看《中庸》的第十八和第十九两篇,你才能体味到其中的韵味。

今生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超越今生。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一种回答,两位对话者,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这并不妨碍二者相互印证,也并不妨碍我们通过联系、对比这两句话,对世界进行解读。

实际上《中庸》写到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可写了,本该如此,又何必究竟。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今生的目的必然是超越今生,都是假的还执着于此,就好比沉迷幻觉而无法自拔,如同《盗梦空间》永陷梦境不能超脱。执着于世俗的人,就如同长眠不醒,沉迷梦中景色的人一样。只有超越今生才有醒来的一天。而这个堪破诸相、超越今生的办法,就是不执着于世俗的相,不仅不执着住相,更不能执着于破相,具体的前面已经说了很多,没有理解的可以回看前面的章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