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1)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2)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起初反映气候和农事的节气,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成为中国具有人文色彩的传统节日。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3)

清明与寒食

清明与寒食的渊源,要从一个古老传说讲起。传说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了“寒食节”,因此寒食节 最主要的两个习俗,就是祭扫坟墓和禁火冷食,也就是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寒食节”。这一天仅与清明相差一两天。朝代更替,墓祭风气渐盛,民间也将寒食、清明并举,相沿成习,于是慢慢地,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地位,但寒食节的习俗,如冷食 、蹴鞠 、荡秋千 等却传承下来,并保存于清明节中。清明节也由一个农耕节气,成为重要的传统节日 。

清明◆民俗

祭扫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4)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 》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如今,纸钱已变成了鲜花青松,鞭炮也换成了音乐悼文,植树、系丝带、放飞白鸽、网祭、公祭,越发自然文明的祭扫形式的背后,始终不变的是对故人的思念,是中华民族的辈辈传承的孝道。

踏青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5)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细雨霏霏,和风拂拂、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万物欣欣向荣,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插柳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6)

除了坟前插柳,寄托哀思,古人也会将柳条插在轿上,插在屋檐,或者戴在头上,在那时人们眼中,戴柳可以摆脱毒虫,护佑健康,插柳能够驱鬼辟邪,守护家门。

蹴鞠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7)

蹴鞠,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斗鸡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8)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有诗云:“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睹红罗被十床”。

荡秋千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9)

“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洞,女郎撩乱送秋千。”唐代诗人韦庄的诗作,反映了在陕西地区,女子过清明节流行荡秋千的习俗。如今,荡秋千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之一。

放风筝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10)

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在古代,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清明品美食

青团子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11)

古人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创造了许多食品,各地的清明饮食都各有偏好,比如北方的清明饮食主要是糕饼、冷粥,南方地区主要是一些应时应景的时令食物。上海江浙一带居民有吃青团、吃藕的习惯,四川成都一带会将炒米做成“欢喜团”,泉州人则有吃“润饼菜”的习俗。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馓子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12)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枣糕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13)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清明螺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14)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清明话养生

廿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清明)(15)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与肝相应”,适宜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这时候是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好发的季节,从中医角度上讲,要少食生痰、助火的食物,比如羊肉等,饮食还要以清淡为主。

—END—

丨声明:文章来源于青岛非遗,内容来源于央视网,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